張成
摘要:本文通過對湖南省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荷花池小學、三里坪小學、城南小學)在校小學生體質的測試所得數據,目的在于了解懷化市芷江侗族地區少數民族小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和發展趨勢。
關鍵詞:青少年;體育運動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采用分層抽樣的方法對芷江侗族自治縣(荷花池小學、三里坪小學、城南小學)三所小學中隨機抽取240名7~12歲侗族在校小學生,分別按性別分兩組、年齡分為6組,共計12組,每組20名。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獻資料法、實驗法、數理統計法。
二、研究結果與需求分析
(一)身體形態
1.身高。調查可知:芷江侗族男女小學生身高各年齡段較國家標準低,男生相差1.30cm~0.40cm,女生相差0.49cm~0.28cm。經統計檢驗無顯著差異(p>0.05),其中男生10歲年齡段相差較大達到1.30cm。從7~12歲身高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7~12歲男生共增長了23.7cm,女生共增長了26.17cm,其中男、女生在7~8歲間增長的比較緩慢。
2.體重。調查可知:芷江侗族小學生體重各年齡段較國家標準體重低相差0.48kg~0.10kg,其中11歲相差較大達0.48kg。經統計檢驗得出無顯著差異(p>0.05),體重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重,從7~12歲間男生的體重一共增長了16.71kg,女生一共增長了14.29kg,其中從差值看出芷江侗族小學生體重發展很穩定。
3.胸圍。調查可知:芷江侗族小學生胸圍各年齡段較國家標準低,相差在0.26cm~0.09cm間,其中男生在12歲年齡段相差較大達0.26cm,經統計檢驗得出無顯著性差異(p>0.05)。從年齡的增長侗族小學生的胸圍也不斷的增大,7~12歲男生共增長了10.39cm,女生共增長了15.16cm,其中男、女生在7~8歲間增長比較緩慢,分別增長0.29cm和1.03cm。男生在10~11歲間、女生11~12歲間出現了快速增長趨勢,分別增長3.06cm和4.50cm。
(二)身體機能
調查可知:芷江侗族自治縣各小學的男女生肺活量與國家同齡標準比較差值都是負數值,表明芷江侗族小學生的肺活量都低于國家的標準,經統計檢驗男生7~11歲間都出現了非常顯著性差異(p<0.001),女生在7歲、10歲段也出現了非常顯著性差異。肺活量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其中男生在11~12歲間出現快速增長趨勢,增長了448.55ml,女生在10~11歲年齡段也出現了快速增長趨勢,增長156.15ml。
(三)身體素質的測試
1.速度素質。整理數據可得: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侗族小學生速度素質都達到國家同齡體質中速度素質的標準。7~9歲間侗族小學生的速度素質比國家同齡標準要高很多,不過女生年齡在10歲間較國家標準低。經統計檢驗男生7~9歲、11~12歲都出現了非常顯著性差異,女生在7歲9歲也出現了非常顯著性差異(p<0.001)。男女生在10歲年齡段較國家標準差距最小,男生為0.12s,女生為0.06s。
2.耐力素質。整理數據可得:芷江侗族小學男生的耐力素質各年齡段較國家標準高,女生在7~8歲年齡段較國家標準低。經統計檢驗男、女生8~11歲年齡段都出現了非常顯著性差異。12歲年齡段都無差異顯示,其中男生在11~12歲顯示快速增長趨勢。
3.力量素質。整理數據可知,芷江侗族小學女生的隨著年齡變大上肢力量素質也越來越好,而從差值和T值清楚的看出年齡在10~12歲間侗族女生的力量大幅度增長,出現了非常顯著性差異。芷江侗族小學生力量素質各年齡段較國家標準好,女生在7~8歲年齡段較國家標準低,經統計檢驗男女生在10~12歲年齡都出現了非常顯著性差異(p<0.001),與國家標準的力量素質女生相差在-4.36~5.16間,男生在5.71~16.11間,其中男女生相差較大分別達5.16(次)、16.11(次)。其中男生在8~9歲間出現了后退的趨勢。在11~12歲增長最大,達3.76(次)。女生11~12歲間也出現了負增長。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 2011年湖南省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侗族小學生的各項身體體質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步提高,但增長的幅度不是很明顯,力量素質高于國家小學生體質標準。10~12歲間增長的幅度很大。
2. 2011年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侗族小學生的身體形態表明:男女生的身體形態沒能達到同齡組的國家標準,侗族女生發育比國家同齡組晚,胸圍在11~12歲階段發展較國家標準小。
3.從肺活量顯示的身體機能看出芷江侗族小學生身體機能略不比同齡組小學生標準好,不過在12歲間都出現了最小,快接近國家同齡組的標準。
4.從速度素質測試表表明:2011年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侗族小學生的身體素質比國家小學生身體素質標準好。
5.從耐力素質測試結果表明2011年湖南省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侗族小學生的耐力素質要比國家標準體質好很多.不過侗族小學生在12歲階段出現停滯狀態。
6.力量素質表明特別是上肢力量明顯比同齡組國家標準高很多,芷江侗族女生在發育階段力量素質變化不大。
(二)建議
1.芷江侗族自治縣的小學不僅要重視體育的積極作用,更應加強對小學生體育鍛煉的科學指導與經費投入,在內容安排上重視選擇具有一定運動負荷,既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又能有效提高學生身體體質的體育項目。
2.小學階段正處于身心健康發展的敏感期,這期間的訓練應以有氧耐力的練習為重點.小學生的心肺功能較弱,不宜進行長距離、高強度的耐力運動,應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段,合理地安排身體素質練習。
3.隨著國家經濟水平的提高,芷江侗族自治縣環境的不斷改善。在此基礎上應注意培養小學生科學的膳食觀,在飲食結構上適當增加蛋白質和淀粉的攝入量。
參考文獻:
[1]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經濟司,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中國民族統計年鑒[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4).
[2]沈伯娟.中學生體育弱勢群體的心理分析與教學策略[J].中國學校體育,2007 (6):43.
(作者單位:西安體育學院研究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