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德
摘 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教師的教學方法有密切相關,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體育興趣的重要目的是提高學生參加體育課的積極性。因此教師應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興趣。
關鍵詞:引導;激發;培養;興趣
依據新課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和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應做到互相幫助,樂于參與同伴的活動,愿意將自己的所學教給同伴,向同伴展示,愉快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發展。
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新課改體育課堂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那么,如何在體育教學實踐中通過教師的引導,提高學生的體育興趣呢?
一、巧妙布局及時引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的教不能代替學生的學,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激發他們學習的求知欲望,把被動的要我學,變為主動的我要學。這就需要教師根據教材的內容,學生的實際、精心地設計組織教法。
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語言的引導和激勵,使學生以飽滿的情緒,強烈的參與意識投入到活動中,真真切切感受學習的樂趣。
如我在進行《投擲》教學時,通過學生嘗試各種投擲方法—集體交流—指名示范—教師糾正示范—學生總結—學生投擲比賽,學生一堂課下來技能掌握情況良好,更重要的是通過貼近生活實際的體育課教學,讓學生嘗試了合作交流,投擲動作的歸納總結,并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同時,在練習的器材上貼上靶心和卡通大灰狼圖片,并調整了投準目標的遠近,這樣學生的練習興趣始終不減。
結束部分也體現了一種同伴合作的良好氛圍。看到漂亮的毽子飛向不同的方向,學生們紛紛快速找到本組的毽子依據老師的圖形提示,在最短的時間內快速組成相應的圖形,學生的身心都得到了放松和愉悅。共同體驗體育活動中與他人合作帶來的快樂,最大限度地發揮教材的潛能,體現師生創造性地發展。
二、注重教學情景的創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快樂學習教師發揮語言引導的作用,以學生熟悉而樂于接受的故事情境入手,讓學生在做中學,玩中學,在故事情境中達到知識的牢固掌握,并使知識掌握得以升華。充分發揮器材一物多用的作用并貫穿始終,同時器材如沙包、紙團等還可以根據學校情況靈活變換使用。在《投擲》教學中,為了能夠達到最佳的練習效果,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考慮學生的個性差異,在教學中我特別設計了一個圓形的投擲練習場地,巧用毽子進行各種有趣的投擲練習內容,并且貫穿始終通過描述渲染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趣味性與知識性。
教學活動中我總是以商量的口氣和學生交流,“你們想快樂嗎?”,“老師能和你們一起練習嗎?”。語言的改變使我和學生拉近了距離,教學效果不言而喻。在教學上設計幾中有梯度的不同練習方法,由易到難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有所提高,快速建立學生的學習信心和興趣。在平時的教學中注意一邊鼓勵學生創新思維,一邊及時設疑,讓學生進入一種主動探究學習的過程,促使學生在練習中思考、體驗、交流、爭論,最后達成目標、共識。這樣持之以恒,教學效果不斷得到提升。 教學過程中,教師力求目標分層化、組織游戲化、學生個性化,給學生創設一定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盡情玩耍,享受其中的樂趣。教師盡量激發學生學習的靈感,讓學生有選擇的練習,自我風采展示,學生的自主得到了充分發揮。
三、多給學生練習的空間,提高課堂學習效果教學活動中打破傳統的單調、機械的準備活動方式,以學生熟悉而樂于接受的故事情境入手,孩子們在音樂的伴奏下,自由、歡快地進行各種模仿動作,學生積極活躍的參與使學生消除了緊張情緒,以愉快的心理狀態進入本課的學習內容。如我在教學《跳短繩》時,根據不同水平的學生制定不同的練習內容。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讓他們想怎么跳就怎么跳,我只是對怎么也跳不會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對于中年級的學生,在花樣、數量上明確要求,而且還要安排與跳繩有關的活動,豐富練習的內容,提高學生的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當學生經過嘗試練習、糾正模仿練習、鞏固提高練習后,學生的練習熱情已經開始下降,這時安排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游戲進行比賽,學生的練習興趣一下又被調動起來。因此教師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時間,靈活掌控課堂結構,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
四、教學方法要興趣化,教學手段要多樣化。低年級的學生就是好動,愛新鮮,厭煩過多的重復練習。因此,教學方法和練習手段要多變,才能提高學生的興趣,推遲疲勞的出現。如走步練習比較枯燥,可采用拍手走、兩臂加動作的走、前腳掌著地的走、聽音樂走等多種形式,來完成走步的教學任務。又如在游戲換物賽跑中,也不是千篇一律的重復,對每次練習可提出不同的要求。如第一次提出不犯規為勝,第二次加上誰的隊伍排得好為勝,第三次再加上誰跑得快為勝,不斷提出新的要求來吸引學生完成游戲任務。同樣在跳繩、拍皮球活動中,當學生拿到繩子或球時,多么想自由地活動。教師可以在完成規定的任務后,給學生1-2分鐘時間去發揮各自的才能(各種各樣的跳法或拍法)。學生正當的欲望得到滿足,就能集中思想和精力很好地學習下一項內容。
五、讓學生參與課的設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形式要有開放性,課堂問題設計要有開放性,虛心地聽取學生的意見,這樣有利于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利于學生自覺、積極地參與體育學習。通過教學情景設計,加強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情感的體驗和合作意識的培養,使學生能在教學活動中體驗到運動的樂趣,成功的快樂,從而形成學生自覺鍛煉身體的好習慣。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讓學生根據教學內容自己創編準備活動,教師只提出創編的要求,提供活動的器材。例如在上五年級《過障礙》一課中,我讓學生利用體操墊設計幾種有關跑、跳、繞、爬相結合的游戲方法,學生們互相合作,互相商討,創造出了搬運接力、跳過立墊、繞過立墊、鉆過"地道(豎起兩張墊子,再在上面鋪上一張墊子)"等方法。正是因為他們嘗試著自己設計的游戲,進行著自己喜歡的體育活動,才不再出現心不在焉的學生。練習、比賽中,學生們個個磨拳擦掌,奮勇爭先,將教學推向高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實踐證明,通過不斷地改進和更新教學方法,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選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良好語言藝術的應用,把握好教材的重點難點,建立完善、形式多樣的評價制度,是提高學生上體育課的有效方法。讓學生在活潑愉快的教學氛圍中享受體育運動的樂趣,掌握體育運動技能,從內心體會到學習的愉快。
(作者單位:西藏軍區拉薩八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