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
摘 要:企業需要對折舊的含義,以及其計算方式背后的含義有深刻的理解,并結合企業的經營的實際狀況,對固定資產折舊方式進行選擇,使得折舊方法與企業經營相匹配,以發揮固定資產的經濟效益和追求企業經濟利益。
關鍵詞: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因素
固定資產是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必定涉及到,無論是收入與費用配比原則下還是權責發生制原則下,固定資產計提折舊都是企業會計包含的必須內容。固定資產在企業資產中所占的比例一般較大,在企業經營活動中的地位不容忽視,因此,固定資產選擇何種方式計提折舊,對企業的經營也有著影響。企業需要對折舊的含義,以及其計算方式背后的含義有深刻的理解,并結合企業的經營的實際狀況,對固定資產折舊方式進行選擇,使得折舊方法與企業經營相匹配,以發揮固定資產的經濟效益和追求企業經濟利益。
一、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理解
(1)直線法
直線法是以固定資產的使用時間或者工作量作為標準計提折舊的方法,是在實際中最為常用的方法。其主要的三點因素是:平均計算,按使用時間,按完成的工作量。因此。直線法也被稱作平均折舊法,其可以分為年限平均法與工作量法。
(2)加速折舊法
加速折舊法是相比較于平均折舊法而言的,是指在固定資產的使用期內,前期計提較多折舊,后期計提折舊相對較少,主要包括年數總和法與雙倍余額遞減法。
可以將直線法看做一條從原點出發的直線,固定資產使用期內,勻速計提折舊,也就是說每期計提的計提折舊額是相同的。加速折舊法可以看做是一條從原點出發的折線,折線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代表了折舊的速度。第一階段,折線最陡,此時的折舊數額最大,速度是三個階段中最快的;第二階段,相較于第一階段更為平緩一些,折舊數額也更小同時速度放緩;第三階段是計提折舊的最后一期,在縱軸上的差距是最小的。
二、折舊方法的選擇對企業的影響
(1)對企業所得稅的影響
在企業所得稅的繳納方面,直線法相對加速折舊法在節稅效果方面表現的相對弱一些,加速折舊法更能體現出節稅效果,其中最為突出的是雙倍余額遞減法其次是年數總和法。其原因主要在于直線法是將折舊總額平均的分攤到各個期間,固定資產在使用后期生產能力有大幅下降,但仍舊需要承擔和期初相對的折舊額,也就是說在直線法下對所得稅的影響,每年都是相同的。在使用折線法計提折舊時,因為在固定資產的使用初期,企業生產產品數量較大也相對穩定。加速折舊方法更多的折舊時在固定資產的使用初期進行計提,因此計入成本費的折舊額比較多,企業的利潤就相對減少,使得企業應納稅額能夠減少。
(2)對投資者以及利潤分配的影響
選擇不同的折舊方法會使得折舊費用不同,計入成本費用的數額也就不同,使得企業在同一經營期內,因折舊方法不同,經營收益存在差異,同時也影響到企業利潤的分配。如果選擇能夠使折舊費用增加的折舊方法,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企業的可供分配利潤會減少。在企業的初創期,經營上升比較緩慢,對資金需求比較,籌資方式減少的情況下,采用加速折舊方法能夠為企業節約一部分資金。
三、企業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需要考慮的因素
(1)固定資產使用壽命調整因素
具體使用環境,經濟環境和科技技術環境是固定資產確定使用壽命需要綜合進行考慮得一些因素。在固定資產的使用期間,可能存在實際使用強度遠超過預計強度,資產設備磨損消耗程度過快,從而使得固定資產的實際壽命有大幅度縮減;或者在技術性能上,固定資產受到技術更新的影響,使得存在無形損耗,固定資產使用壽命縮減等,這些都是先前的估計基礎發生了變化。面對這種情況,企業需要對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進行重新的評估判斷,調整相對應的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如果不進行調整,那么就存在固定資產在企業的實際能夠使用并提供經濟服務的年限與固定資產原估計壽命有差異的問題,使得企業的會計信息失去真實性,會計信息使用者無法根據會計信息作出正確的判斷。
(2)固定資產折舊方法調整因素
固定資產能夠給企業帶來的經濟利益,在其使用的過程中,是無法完全確定下來的。在固定資產進行折舊的計提時是需要選擇具體的折舊方法的,在此存在一個假設,即是固定資產以何種方式實現經濟利益是可以被確定的,同時其為企業帶來的經濟利益流入,是能夠有效的進行預估的。在一些情況下,在固定資產的實際使用過程當中,這樣的假設會發生變化。例如,企業在方法上選用了直線法,在固定資產投入使用的初期進行折舊的計提,隨著時間推移,后期的資產評估中有了新的發現,企業的實際購買能力受到經濟形勢影響,通過膨脹加劇使得企業的實際購買能力被削弱,為實現固定資產的再投入,滿足企業再生產的需求,企業需要花更多的現實貨幣才能實現固定資產的重置。面對這種情形,企業為規避通貨膨脹給自身帶來的風險,可以改用加速折舊的方法計提固定資產折舊,加速固定資產折舊并縮短回收期,可以使企業投資收益得到增加,將被動轉變為主動,消除通貨膨脹對企業的不利影響,并有機會從中獲利。相反,企業如果不重新選擇折舊方法,越到固定資產使用后期,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與實際價值相差越大,企業收到的經濟損失也越大,會計信息對于通貨膨脹對固定資產的影響無法這是反應,將對會計信息使用者的經濟決策產生不利影響。所以,企業應該加強對固定資產的管理,定期評估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對于固定資產所提供經濟利益的方式已經發生重大改變的情況,需要及時對折舊方法進行變更。
四、總結
固定資產是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必定涉及到,無論是收入與費用配比原則下還是權責發生制原則下,固定資產計提折舊都是企業會計包含的必須內容。固定資產在企業資產中所占的比例一般較大,在企業經營活動中的地位不容忽視,因此,固定資產選擇何種方式計提折舊,對企業的經營也有著影響。本文在本文就固定資產的方法以及相關的影響因素進行討論,以求加深企業對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理解以及對相關影響因素的重視。
參考文獻
[1]孫詩美.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企業所得稅政策評估[D].山東大學,2017.
[2]李洪慧.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理解及相關因素分析[J].財會學習,2017(03):85-87+91.
[3]王勇,趙利清.考慮貨幣時間價值因素下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改進[J].商業會計,2015(24):108-109.
[4]李壯志.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及其影響[J].企業家天地,2012(05):8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