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小楹
摘 要:課程教學作為小學教育的主要渠道,不僅要求教師專業能力和知識儲備的提高,更要求教師具備良好的引導能力,從而真正發揮小學教育應有的奠基作用。語文作為小學教育的重點學科之一,其人文性、工具性和對語言組織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培養都有重要的作用。其基礎性也是我們致力于在小學語文教學領域開展創新教學的因素之一,為了實現新課改要求語文教學開放而富有活力,用于創新的目的,現階段對語文教育的探索也取得了重大進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轉變方式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
當前,與傳統的教學模式比較,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新問題也開始出現,給語文課堂教學帶來了新的挑戰。因為語文這個學科自身涵蓋知識面廣、需要記憶的內容多、和生活實際聯系密切的特征,還因為語文課對培養學生寫作和閱讀水平過程中需要強大的思維邏輯能力,所以,導致大多數的小學生在理解和掌握語文知識方面不理想、學習積極性不高等現象。上面幾個方面在傳統教學任務中自身就是教學重難點,而且這些情況廣泛存在在我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當中。
二、新課改下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
(1)老師應該做好備課環節,認真研究教材
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對于學生而言至關重要,為此,小學語文老師在課堂教學前必須進行充分備課,要保證教學質量;首先,只有保證備課充分了,老師才能夠對教材進行更加深入的了解,然后老師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與教材中的文本知識相互結合,才能夠保證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教學服務。其次,老師還應該對教材內容進行更加深層次的分析,從而挖掘出文章中所表達的思想與內涵,從而做好課堂教學外的外延工作,通過尋找豐富的資料與信息,來實現課堂教學空間與范圍的不斷擴大,這對于豐富學生的學習范圍、提高學生的精神世界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此,老師從學生認知的角度與實際水平出發,才能夠總結出豐富的教學內容與豐富的教學方法。最后,老師的備課不僅僅是挖掘教材,更重要的是要充分結合學生學習現狀,為學生作準備,從而實現學與教的統一。為此,在課前的備課過程中,老師一定要把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中心,保證教學過程中不乏學生所需的資料內容,從而起到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自主探究的習慣,這是保證學生學習效率不斷提高的根本所在。
(2)領學生主動參與,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認識,是將小學語文課堂教育水平提高的關鍵方法。現實情況下,學生作為教學課堂當中的主體,老師只是在課堂教學當中起主導作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將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真正讓學生體會到主角的感受,通過學生自身的體會,發現和提出問題,從而帶給學生更多學習的自信心以及更大的主動學習的動力。學生逐漸的將學習流程中的難點攻克,自我學習水平大幅度提高,增強了自己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3)運用情境教學法
老師要在語文課堂教學當中使用情境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更好的學習語文。第一,在上課開始之前做好課堂導入工作,保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就需要老師在準備課堂教學內容的環節將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充分掌握,創造吸引人的課堂環境將情境導入到課堂當中,這樣就能夠有效的將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激發出來,從而更好的將學生引入進特殊的教學環境當中來,將語文課堂教學活動開展起來。第二,老師在教學流程中利用科學合理的問題情境,幫助學生深入挖掘潛能,老師在課堂上利用可行的方式將問題提出同時將問題解決,可以保證帶動學生快速運轉大腦,而且老師還能夠利用多媒體先進的教學方式來展示設定好的情境,幫助學生處在具有真實感的問題情境當中,從而激發學生提問和解決問題的主動積極性。
(4)教學反思應及時、合理
課后的反思環節是實現高校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保障,所以,及時的教學反思對于增強老師的教學水平、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具有顯著意義。在語文教學中,反思的目的就在于提高老師的自我教學意識,從而提高自我批判能力;而且在教學中,也不能夠受已有經驗的束縛,要結合實際情況對教師、學生、語文教材等三方面進行教學反思,這不僅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保證,同時也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廣大語文教師必須在課后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及時的反思,結合實際情況找出自身教學的優勢與不足之處,并且在保證優勢不斷放大的同時,也適當逐漸減少不足之處,進而保證其成為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習慣動作”。
(5)多媒體教學的靈活應用
多媒體教學對于站在這個時間點已經不為先進,但是有效的使用對媒體教學一直都是一個不為落后的話題,因為確確實實能夠提高學生的興趣,增加學生的教學環境和元素。直接的圖片展示,生動的動畫演示都能夠很直接的調動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也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較為重要的手段。
(6)形式多樣的寫作小練筆,幫助學生樹立“我能行”的信心
寫作一直是學生和教師都比較頭疼的難題。為了攻克這一難題,我們進行了很多的嘗試和探索,從建立學生的自信心入手,讓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清晰、流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在寫作前,根據作文的具體要求,我們可以用幻燈片出示一些相關的提示,比如圖畫、故事、續寫、擴寫等,由淺入深,讓學生突破自己的思維局限,在想象的空間里形成自己的表達語言,從而對寫作不再犯難,下筆如有神助。
(7)全面了解學生,促進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更加注重將學生視為課堂教學中的主體,而開展教學活動也應從以知識為本向以生為本轉變,從而轉變傳統教學活動中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機械學習模式。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前,必須對所教學生進行全面的了解,掌握他們的學習特點、成長背景以及語文知識的掌握情況等,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愛好、生活背景、知識掌握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才能實現因材施教的目的,促進每位小學生的語文能力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楊聞婷.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6年課堂教學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6:2.
[2]劉霞.運用多種方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實踐與思考[J].新絲路(下旬),2016,(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