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憑 張靜 馬庚富
【摘 要】文章通過對造船營運市場、中小型船舶企業造船模式分析發現,縮短建造周期進行與按合同履約是中小型船舶企業在船舶建造市場脫穎而出與得以生存的有力武器,也是企業“搶訂單,求發展,創文化”的重要因素。合同履約是立信之本,縮短周期是立業之基,兩者相輔相成,共同營造企業良好的經營氛圍,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因此,縮短建造周期,按合同履約,加快企業文化建設,使其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中小型船舶企業在船舶建造行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縮短建造周期;合同履約;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F4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8)02-0238-03
0 背景
縮短建造周期與按合同履約,有利于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率,同時亦有利于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從目前經濟形勢分析,2018年船舶市場需求出現改善,但是新造船價格仍可能持續下跌,全球船廠仍面臨開工嚴重不足的形勢,其中歐洲船廠的發展相對健康,中國一線船廠的經營狀況相對較好,而中國二線船廠、韓國和日本船廠仍然必須為生存而斗爭[1]。
2018年,中小型船舶市場主要是受規范變更、新能源、新技術投入刺激,有一批船舶面臨更新換代,比如LNG、鋰電池推進等一批新能源船舶將會大范圍投入;沿海區域一批老式漁船即將退出歷史舞臺;內河水道不斷改建,運力不斷提升,內河運輸船即將出現一波小高潮;隨著市場環境寬松,現代人對休閑的要求不僅僅停留在陸地,大有向江、湖、水庫發展的態勢,小型、輕型休閑艇將形成休閑主流。由此衍生一批引航、巡邏船、執法船、水上110、救援船、快速醫療救助艇、水上消防船、休閑小艇、游覽觀光船、登陸艇、內河多用途貨船、燈光漁船、拖網漁船、江邊餐飲躉船、碼頭靠泊躉船、水上巴士(渡船)、沿海拖船、碼頭基礎建設等,該類型船舶都具有一個顯著的特點是周期短。這對中小型船舶建造企業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市場競爭無形中必將在中小型船舶行業加劇。降低成本,縮短建造周期,按合同履約,提高經濟效率是企業一項緊迫的任務。否則,中小型船舶企業就會逐步喪失市場競爭力。
中小型船舶企業擬從生產管理、生產準備、建造過程控制3個方面入手,縮短建造周期,實現合同履約。
1 生產管理
生產管理是整個建造過程的中樞,策劃階段綜合考慮合同交船期、進度、技術、物資、人力資源、場地、環境等因素,以提高分段預舾裝率、船體分段裝配平行作業、建造方式串聯、無余量或單面無余量裝配等方式,縮短建造周期,實現合同履約。
1.1 生產組織
生產組織是生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擬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合同中標公示期,立即組織技術部門、物資采購部門、生產施工部門,評估技術風險、物資采購風險、建造風險,形成評估報告,為后期生產計劃提供基礎。要求技術部門對與項目有關船級社、規范適用范圍、掛旗國政府法定要求,以及必須適合的國際公約和規則等進行了解;物資采購部門對設備供貨周期進行進一步摸底,對設備供應商的生產硬/軟實力進行排查,確認設備供應商是否滿足項目的正常供貨;生產施工部門對項目承建過程中各環節需要的場地、人力資源、設備資源進行梳理,確保承建過程受控。
(2)根據前期各部門風險評估及合同交付期,綜合技術、物資、生產、環境因素確定建造大日程計劃;及時跟進項目技術狀態,了解技術、物資最新動態,要求物資部門于合同簽訂后10 d內組織設備訂貨,技術部門根據建造大日程計劃編制確定生產設計大日程計劃及全船供圖計劃,物資部門編制制訂設備納期計劃。
(3)管理人員必須深入施工現場,了解生產進度,聽取施工人員及施工管理人員的合理化建議,超前掌握可能影響生產進度或產品質量的因素,并通過想對策和進行各部門間的協調消除這些不利因素。要有預見性,對可能出現的重要問題,提前報告有關公司的領導;主動關心生產設計進程,及時發現設計工作中有無不符合或高于建造合同和技術規格書之處。掌握設備、材料訂貨錯訂、漏訂或少訂等現象,與生產計劃大節點有無失調之處[2]。
(4)對于船東提出的優化項目,組織船東、經營、技術、物資、質量召開協調會,雙方形成會議備忘,并經雙方代表簽字,涉及加賬、工期變更的項目,由經營部門與船東協調,嚴格按建造合同中有關“修改、變動或加減賬”條款的規定執行。
2 生產準備
“凡事預則立,備而無患”,生產技術準備工作,主要是生產要素的準備,既是生產的保證條件,又是左右生產計劃能否順利實施的關鍵環節。技術和物資兩大要素猶如一輛車的兩個輪子,不僅缺一不可,而且要同步協調推進。因此,對生產技術準備工作必須給予高度重視,形成具有企業特色的管理模式[3]。
2.1 技術
生產設計是源頭,是提高造船質量、縮短造船周期和降低成本的重要環節,是集設計、工藝和管理為一體的設計方法,預舾裝是重要環節的關鍵,目前在中小型船舶企業預舾裝率還相對比較低,深化生產設計還需走很長的路。如何提高設計質量、縮短設計周期,是“十三五”期間面臨且必須解決的問題。外部輸入不完整、設備資料不齊全、設計周期短、人力資源不充分四大問題是制約縮短生產設計周期的瓶頸。
(1)外部輸入不完整或者沒有外部輸入是導致生產設計不能開展的主要原因。技術部門應該積極應對這個現實,這也是所有船廠都面臨的現實,不能坐以待斃,更不能以逸待勞,在投標階段就必須介入,主動作為,聯系技術設計單位,了解技術狀態,做好應對措施,減少過程中涌現大量問題。
(2)設備資料不齊全是導致設計進度受阻的關鍵因素。作為設計主管,不能因為沒有設備資料就停滯,必須催物資部門、設備廠家或采用替代法。策劃過程中的風險管理,先識別,再制定防控措施。
(3)設計周期長短是相對概念,設計未開始前,需在數據庫上下功夫,完善數據庫建設,生產設計過程中,可以大量提取數據庫,減少建模時間,平時多積累典型案例,多借鑒,少走彎路,有效避免重復做工,出圖嚴把質量關,降低錯誤發生的概率。
(4)在人力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充分統籌人力資源,化零為整,集中力量完成設計任務,強化設計人員協調技術的能力,減少管理性工作協調,設立專人對外溝通協調,保證外部輸入持續有效;現場工程師增強理論學習和看圖時間,發生任何問題先思考,超出范圍再向上一級技術人員通報;更新或更換軟件,實現軟件全覆蓋,管理人員實時掌握技術狀態,施工現場扭轉少量滿足施工的圖紙,有效防止作廢圖紙非預期使用。
2.2 物資
“開工看材料,上船臺看設備,下水看舾裝,交船看質量”,物資供應和管理對于縮短建造周期有著重要作用。超前做工作是解決難題的有效途徑,準備工作突出“早”字和過程控制可以起到一勞永逸的效果。擬從以下幾個方面完善物資準備。
(1)投標階段提前介入,對材料和設備初步價格、周期掌握清楚,中標通知下達后,立即與技術部門商討材料訂貨事宜,同時進入詢價階段,待經營部門通知,隨時可啟動材料訂貨和設備訂貨,減少詢價時間。
(2)設備訂貨按技術規格書要求,責令、催促設備供應商按簽署的時間,提供設備認可資料,催促技術部門對設備技術狀態進行確認,并將確認意見反饋給設備供應商,保證設備供應商排產,確保供貨納期滿足生產需求。
(3)供貨納期施行動態跟蹤,對多次不能按計劃供貨,又無技術確認原因導致供貨不及時,影響生產進度、造成不良影響的,在合格供方名錄中予以調整。
3 建造過程
3.1 下料
下料是組織生產的先行部分,效率高低直接影響后續工作的進展情況。關于如何高下料效率,有如下3點意見。
(1)升級數控切割機,增加開坡口功能與噴粉功能。制約數控下料效率的并不是數控機的切割速度,而是工人寫字、劃線和收料耗費的時間。升級數控切割機增加噴粉功能有效地減少劃線的時間,提高劃線準確率。增加開坡口功能,可以讓甲板板從下料間轉運分段,讓壁板直接從下料間轉運小組立拼板,減少了壁板、甲板板轉運至冷加車間刨邊的環節。壁板、甲板板都屬于較大的零件,減少刨邊環節可以提高冷加車間空間使用效率,方便材料的分類。
(2)采取分段套料方式。下料、加工、小組立、火工工序近似于流水線作業,只有采取分段套料的方式才能讓工序之間快速地流動起來。例如,采用整船套料的方式,只能等全部材料下完后,冷加工序才能真正地加工完,加工完后小組立才能開始制作。采取分段套料的方式,下料完一個分段,就可以完整加工一個分段,小組立可以提前開始制作。
(3)小組立“T”形件火工校正工序前移,打磨完后進行校正,減少轉運、重復上托盤的時間。轉入下一道工序進行壁板安裝、肋骨框架制作,減少了轉運內場校正,重復上托盤的環節,也可以有效地減少火工勞動力。
3.2 制作總裝
制作總裝是建造過程的重要環節,也是縮短建造周期、合同履約的關鍵崗位,以及生產組織、生產準備的最終服務對象。擬從以下4個方面落實制作總裝工作。
(1)施工前,必須確定施工人員。施工人員必須使用正確的圖紙及技術文件,必須對圖紙信息進行全面解讀,每道工序做到心中有數,開始工作前停頓5 s,整個流程閃現一遍,不能做到哪里問到哪里。
(2)針對單船特點,組織工藝工法研究。組織裝配工藝、軸系及主機安裝工藝、舵機安裝工藝、船體焊接工藝及脫胎前的余量修割等工藝研究,建立分段制作工藝、軸系及主機安裝工藝、舵機安裝工藝等數據庫,把合理的工藝工法普及推廣。同時,采取“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借鑒國內外成功經驗,積極推進工藝技術進步,建造過程中積極采用已經試驗成功的新工藝、新技術,例如高效焊接技術等。
(3)重視培訓工作。培訓不僅要提高職工的技能水平,還必須提高職工的思想認識,兩者結合提高職工的素質,而職工的素質決定建造進度是否受控。企業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職工培訓,使職工隊伍迅速掌握先進的技術知識,同時能夠一專多能,一崗多責。生產過程中,企業通過企業文化建設,不斷提高職工思想認識,使職工認識到企業的發展與自己是息息相關的,只有企業發展好了,自己才能獲得更多的回報,從而提高計劃執行力和企業的凝聚力。
(4)重視計劃,認真對待計劃。計劃是企業根據建造合同下達的生產指令,是保證建造過程順利實施的指向標,是合同履約的奠基石,沒有計劃就沒有目的性,各自為政,生產調度和協調工作就會處于比較被動的局面。各級生產部門需以企業下達的生產指令為主線導向,分解梳理部門生產計劃,生產管理部門負責協調、監督計劃的實施是否偏離主線,若偏離主線必須組織相關施工部門及時糾正,使生產圍繞計劃持續推進。
3.3 質量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也是縮短建造周期相關的重要因素之一。只要擁有良好的質量保障體系,就能造出滿足客戶需要的高質量產品。正確處理好質量和進度的關系,是縮短建造周期的重要保證。因此,檢查員需參與到施工過程中,提前介入生產,加強巡查,增加與施工部門信息交流,對質量問題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有效遏制“廢返”的現象,減少重復施工造成的工期、材料、工時的浪費。
4 結論
當前,中小型船舶企業既面臨機遇也面臨挑戰,自身有一定實力,同時也存在各種問題[4]。但是,市場不會因為中小型船舶企業曾經的業績而降低自己的要求,市場的要求會不斷提高,需要企業砥礪奮進,縮短建造周期,按合同履約,不斷適應市場的要求,才能在中小型船舶市場得以生存,渡過造船業寒冬。
參 考 文 獻
[1]中國船舶網.MSI分析:2018年全球船廠走勢[EB/OL].
http://www.cnshipnet.com/news/13/63233.html,2017-
08-09.
[2]蔣鎖忠.談談船舶履行合同管理[J].中國經貿,2013
(12):92-94.
[3]張賢中.最新縮短船舶建造周期的優化管理與技術設計及區域新造船模式[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4]王莉萍,曹娜娜.基于SWTO-AHP的安徽省小型企業戰略選擇研究[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6(9):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