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潔
摘要:現如今,學校體育課要注重學生運動興趣的培養,而業余田徑訓練中激發學生的興趣是同樣重要的。針對小學生業余田徑訓練的現狀,要吸引學生主動參與,提高學生訓練的積極性;要激發他們的內在需要,讓學生更好地完成訓練;使得小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田徑訓練中來,是一個值得我們體育教師去探究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生;田徑訓練;興趣
田徑是我們體育運動的“重頭戲”,舉辦的田徑運動會也很多,這使得我們的田徑訓練變得尤為重要,但是以往學生能堅持訓練的寥寥無幾。主要原因有:一是田徑運動本身特點就是單調、枯燥、艱苦;二是教師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也比較單一。然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夠充分地激發學生運動的熱情,也有助于學生在田徑訓練的過程中更好地發揮出自己的潛能,同樣興趣也可以克服學生在田徑訓練中產生的怕吃苦的思想。要激發學生的訓練熱情,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創新田徑運動的教學方式
現在的小孩子因為都是獨生子女的關系,所以都比較的嬌氣,吃不起苦。但是田徑運動恰恰需要的就是孩子們不怕苦、不怕累并且需要很大的毅力堅持下來的體育運動。從而會導致一些孩子會去躲避訓練,經常是“一天打漁兩天曬網”。所以我們教師在訓練過程中要適當的改變一些訓練方法。比如今天想要練習的內容是學生的腿部頻率的,以往呢都是以高抬腿的形式組織學生進行練習,這一次改變方法:在地上放上一排等距離的沙包,沙包取名為“地雷”,學生要做的就是以高抬腿的形式向前進,但是要求盡量不踩到地上的“地雷”,要想不踩到地雷的辦法就是頻率要快,并且不低頭看地上。用了這個小游戲的方法后,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提高了。由于教師訓練的是小學生,所以我們在力量訓練上基本不要采用蹲杠鈴或推杠鈴的形式來增加學生的力量,而且這種形式的訓練方法也比較枯燥乏味,并且比較艱苦。于是我想到讓學生拖著大輪胎來進行短距離的快速接力跑,從而發展學生的腿部力量和手臂力量。這樣的形式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增強學生的運動興趣,而且還是學生的訓練強度得到了保障,在競爭中進行的訓練會讓學生覺得更加有勁。每當進行快速跑的訓練時,學生會以各種理由不盡力地去完成訓練內容,于是再一次的改變練習方式,用接力跑的形式改變以往單調的快速跑方式,使得學生的每一次練習的強度都能達到。我認為:田徑的練習次數可以適當減少,但是每一次的練習強度都要達到。
二、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改變
小學生處于生長的黃金期,教師要根據學生生理和心理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這個時期的小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很難集中。針對這種情況呢,教師應該改變教學方式,靈活的采取游戲、比賽的形式來達到教學的目的。要把耐力訓練項目穿插進去,而不是單純的一味的叫學生跑。要讓學生對這個項目有興趣,自己主動的去練習項目,這樣的訓練方式會事半功倍。在對小學生進行訓練時,不能有過大的強度,以防對學生的生長發育有影響。當然,教師也可以適當的以一些小禮物作為獎品。讓學生在辛苦的訓練中也感受到了一絲絲的甜。
三、在訓練中加強師生互動
在學校里,學生最喜歡的就是模仿老師,不管是言行舉止,還是興趣愛好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們。我一直認為教師的滿腔熱血是可以感染學生的。在田徑訓練中,教師應該多以鼓勵為主,這樣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在田徑訓練中,教師的示范極其重要,教師示范動作越好,越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教師的參與也會大大地提高學生的參與,與學生一起跑、一起跳、一起投,讓學生有一個可以奮斗的目標,同時也可以增強學生的表現欲,從而就會對田徑訓練產生興趣。
四、要有正確的人才觀
當學生對田徑訓練有興趣時,有些家長認為訓練會影響學生的文化課成績,從而阻止學生繼續進行訓練,教師應當與家長多溝通讓家長樹立起正確的觀念,讓他們正確的看待訓練和文化學習之間是不存在矛盾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有身體好了學習才會好,家長們要從孩子的長遠發展著想,做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與家長進行分析:1.從理論和實踐方面說明適度的訓練能達到勞逸結合;2.訓練的時間主要是在放學后所以在訓練時間上是不會影響文化課;3.舉例說明體育成績優秀的運動員可以獲得更多學校的喜愛;4.練習田徑可以讓孩子的身體得到更好的鍛煉,增強學生的體質。從而打消家長的顧慮。
五、總結
小學中蘊藏很多后備人才,抓好小學生的田徑訓練可以為國家培養和輸送體育人才,將來為國爭光。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是小學生學習運動技能技術的前提。現他們有了運動興趣,才會經常參與體育鍛煉,養成體育鍛煉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