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沐香 政和縣石屯中心小學
在這里所提及的“目標教學”方式,具體來說,就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借助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最終將教學目標落到實處的一種教學方法。在這一教學方式中,不僅融合進了國外的一些先進的教學理念,更是將傳統教學中的精髓部分恰到好處的應用了進去,進而使得這一教學方式在課程教學中得到普及。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采用此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使小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將教學目標很好的實現,更能夠在這一過程中充分的將學生的積極性以及自主性激發出來,從而使得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發展。接下來,將從應用目標教學方式進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原因入手,探討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該如何應用“目標教學”方式來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目前正在實施新課改,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使他們的積極性以及自主性能夠得到充分的調動,由此多種教學方式應運而生,“目標教學”方式便是其中的一種。將此種方式應用進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有多種原因。其一,便是以往的教學理念過于陳舊,導致學生喪失對學習體育的興趣。而目標教學方式則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改善,既融入了新的東西,又保留了原模式的精髓。其實在現在的小學體育課堂中,存在的問題不少,最多的還是因為部分教師自身的素質水平就比較低,而且本身的教學經驗也比較缺乏,這就使得他們的教學理念還是傳承著老一套理論。此種教學理念的后果,便是使得學生在小學體育課堂上沒辦法有效使用體育器械。在實際課程開設中,許多的學生以上體育課便想著解散之后應該怎樣玩,而教師也只管只要不讓學生受傷即可,其他的都不會太在意。小學生天性好玩,但是教師為了避免麻煩,一般都不會讓學生去觸摸體育器械,硬生生將體育實訓課程變成了理論講解課程,或者是純粹的玩耍課程。這樣便導致體育教學的效率不高,進而使得整個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低下。其二,便是以往的一些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對體育教學的進步造成阻礙。說的直白一點,便是教師與家長的想法,都對這一課程教學帶來困難。現在的教學中,雖說是在從多角度提高學生的能力,使學生能夠得到綜合性的發展。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家長與教師還是圍繞著學生的成績打轉。許多的家長會給學生報興趣班,類似于什么“奧數、書法、趣味英語”等琴棋書畫都囊括進去了,唯獨對體育方面甚少關懷。這樣一種傳統的教學理念也會對小學生的心理造成影響,使得他們也認為體育訓練沒什么作用,只要將分數提高就行,從而導致學生也對體育課程教學產生無所謂的念頭。
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課程的時候,需要明確這樣一點,即“體育教學的目的并不只是增長學生的體育知識,而是需要使學生的運用水平得到提升,使其能夠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從而讓學生得到綜合性的發展”。由此,教師在教學體育課程時,需要對教學目標進行合理化設計,要懂得培養學生的體育參與興趣。不論是天生對體育運動不感興趣,或者是后天培養出來的對體育的不喜,都需要使其改善。教師在對教學目標進行設計的時候,最好的方式,便是對學生的身體以及心理狀況加以分析,因為小學生的身體素質不一,所以在設計教學目標的時候需要采用差異化策略,將教學目標制定為激發學生參與興趣即可,以此來使得學生對參與體育運動充滿熱情。
例如,以“障礙跑”這個體育活動為例。教師在設計這個體育活動的教學目標時,將其設置為使學生能夠掌握相關的技巧性動作即可。讓學生懂得在障礙跑的過程中,要及時的邁開腿跨越障礙,讓學生懂得應該在靠近障礙物之前就需要做好躲避的或者是跨越的準備動作。學生在掌握了跨越技巧之后,便會對這個項目產生出興趣。當然,為了能夠使學生的興趣被更大的激發出來,教師還可以聯系體育課代表,讓他在上體育課之前,選個時間將國家運動健兒“障礙跑”的視頻播放給學生觀看,讓學生能夠熟悉其中的一些動作,并且還能夠使學生對其中運動健兒的拼搏精神有所體會。經過這樣的渲染后,再加上后期技巧性的培養,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也隨之提高。
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應用“目標教學”方式,需要明確其中的教學重點,這一點就是需要是教師明白應該如何來引導學生展開有效的實踐教學活動。在此種教學方式中,教師不能夠只是豐富學生的知識,還需要使學生的運動技巧得到提升。所以在展開“目標教學”的時候,既需要具有針對性,又需要具有技巧性。這樣在推動整個教學目標不斷前進的時候,才能夠使小學生對這個教學活動產生興趣。而最好的教學實踐活動,便是游戲教學方式。借助游戲教學方式自身具有的趣味性,來使教學目標得以實現。
例如,以“25*8往返跑”為例。教師在教學中,主要的教學目標是為了訓練學生的短跑能力,以及在跑步過程中的反應能力。所以結合這一教學目標,教師需要精心設計游戲內容。教師可以先將學生按照身體素質水平分成若干小組,然后讓每個小組兩兩對決,以競賽的形式,來完成這個游戲。在游戲最后,決勝的前三名可以獲得相應的獎勵。對于小學生來說,一旦涉及到競賽,他們的勝負欲便會被激發出來,而在整個競賽過程中,學生也會更加努力朝著獎品進發。此外,因為“25*8往返跑”是團隊性的活動,在這個活動過程中,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也會得到培養。借助這樣一種游戲方式,來使得這個內容的教學目標得以實現,而在這樣的游戲過程中,整個課堂的氛圍也會變得更加有活力一些,進而使得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被激發出來。
將“目標教學”方式應用進小學體育教學中,需要注意這樣一個環節,那便是“教學評價”環節。在這個環節中,如果開展得當,那么最終的教學目標也會更好的被落實。所以,教師在完成一節課程后,需要對這個課程教學過程進行評價,然后在經過分析與總結,找到其中的不足之處,進而對其進行糾正與完善,以此來使得整個體育課程教學的質量得到提升。
例如,以耐久跑“800米跑或者是1000米跑”為例。在這個課程教學中,主要教學目標是為了鍛煉學生的耐久跑能力,但是最為重要的還是為了鍛煉學生堅持不懈的意志力。對于現在的小學生來說,他們在家中基本上就是一群“小公主、小王子”,得到不少的寵愛,而且現今的交通水平發達,不少家里都有私家車,或者是出門直接打出租或者是滴滴。這樣一來便導致學生很少得到身體素質鍛煉,使得他們的耐跑能力不強。教師在開展“800米跑或者是1000米跑”這個教學內容時,不僅要對學生的最終成績進行評價,還需要對學生在跑步過程中的表現進行評價。看看有哪些學生是在不懈努力堅持之后,完成跑步目標,那些學生實在沒辦法堅持才放棄,又或者是那些學生在一開始還沒怎么嘗試的情況下,便放棄的。通過結合學生的實際表現,來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考量。如此,教師便能夠了解到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而針對這些問題改進教學方式,從而對學生綜合性能力的發展起推動作用。
總的來說,將“目標教學”方式應用進小學體育教學之中,最為本質的目的是為了對學生的身體以及心理狀況進行鍛煉,從而為他們以后的發展奠定一個健康的心理和身體基礎。所以教師在應用“目標教學”方式的時候,需要采用有效的策略,來引導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體育習慣,進而使得整個體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