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峰 江蘇省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開明中學
自從素質教育提倡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以來,德育和體育在我國教育中受重視的程度得到了明顯提高。體育關乎學生的身體素質,尤其是初中生正處于身體發育階段,體育教育尤其重要。教師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優化教學設計,激發初中生的體育興趣是現代體育教學的必由之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此初中生才能鍛煉好身體,為將來的發展打好基礎。
從田徑運動到籃球足球各類運動中,競爭一直體育賽事中的主要一環,我們以競爭促進體育發展,以競爭追求更快、更高、更強以此達到人類追求上進的精神,不斷激發自身活力,促進個體發展。體育課程亦是如此。在體育課上,教師應適當加強競爭性,以此激發學生的體育活力,使學生更熱愛體育,更積極參與到各類項目中。
沒有競爭就沒有進步,這在各行各業中早已得到證明。在體育課上,教師也應踐行競爭精神。比如,可以以積分的形式給學生打分,使學生彼此之間有一個對比性。在課上,教師組織400米賽跑,這種鍛煉應該使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競爭性。比如對前10名到達終點的學生進行加分獎勵;對后10名到達終點的學生進行扣分懲罰。這樣在學生之間會有一定的對比性,容易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們更積極的面對這次400米賽跑而不是應付了事。在各種日常的鍛煉中亦是如此。教師應該著重注意對表現優秀的學生進行表揚,甚至可以讓該學生帶隊,或該學生站到最前面作為模范讓其他同學學習,這樣不僅使表現優秀的學生更有激情、努力的欲望,也可以鼓勵其他同學積極向他們學習,使自己表現更為優秀。在不斷的對比競爭中,每個學生個體都能達到發展的目的,從而使班級整體體育鍛煉水平得到提高,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提高。
惡性的競爭產生矛盾,聰明的競爭加強發展。作為體育課教師一定要在課上充分利用好學生們之間的競爭性,以此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使他們更好地參與到體育的課程中,激發其積極性。
古語云:獨樂樂與眾樂樂,孰樂?在競爭中求合作,在合作中存競爭,這是個體和團體發展的必備手段。教師在體育課的教學中,同樣要重視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生們之間的合作往往能產生一種彼此之間的共鳴,產生一種妙不可言的樂趣。因此,合作能夠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使學生們更好地參與到體育課程中。
班級是一個大的團體,分組合作是教師的最優選擇。比如教師在體育課上組織了投籃比賽。這時,單獨個體依次上前進行投籃往往枯燥乏味,很難使學生投入到投籃比賽中。最好的辦法就是教師將一班的學生分成五到六個小組,每個小組站到一個籃筐前,各個小組內部分成1號到若干號選手,在籃筐前排好隊,教師采用10到20分鐘計時,規定時間內,每小組從1號到若干號依次在籃筐前進投籃,計時結束后,由教師統計哪組學生投進的次數最多。此時,在各個小組間存在一種競爭的關系,而在小組內部的存在一種強烈的合作關系,小組成員必須共同努力,以此通過合作來贏得比賽。小組間的合作,加強了學生參與比賽的樂趣,也能夠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掌握投籃技巧,而樂趣就是興趣的所在,這樣這場比賽才能在鍛煉之余使學生體驗到體育的樂趣。
快樂才是真正激發興趣所在,而合作才能使學生在體育項目中體驗到更多的快樂。在體育課中,教師應該著重注意加強學生們之間的分組合作,使學生將體育課真正當成一種樂趣,這是教師優化教學方法的重要手段。
在我國多年的教學中,無論哪一門課程,似乎教師都是課堂的核心,是課程的主導,其實這是不合理的。尤其是素質教育以來,我們更多的提倡學生的參與,在崇尚自由的體育課上,教師更應該優化教學方法,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成為體育課的主力。
沒有人喜歡被束縛天性。體育課上,只有教師給學生更多的自由,給學生更多發揮的空間,學生才能對這門課有興趣。比如,教師在一堂體育課的教學設計中,教學目的是教會學生太極拳,則教師沒有必要讓每個學生排好隊,根據老師的口令或錄音機從頭到尾一節一節反復練習。這樣枯燥的練習只會使學生厭倦學習,對練習失去興趣。這時,教師正確的方法應該是給學生更多的自由,在學會基本動作后,讓學生自由組隊或自由進行練習,這樣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對每一小節的熟練程度,有針對性地進行練習。而學生們在練習之間,互相的交流,則使動作的練習更加有趣,讓學生們更好地把握好太極拳。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必拘泥于規范的隊形、整體的練習、學生服從教師的口號,這些都只是形式。給學生更多的自由,往往能使他們對所學的東西產生更大的興趣,在做這件事時,獲得更多的樂趣,既然如此,何樂而不為?
更大的自由度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更好地體驗體育的樂趣。加強學生的自由是教師優化教學方法、使體育課更加快樂、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體育課之中的好方法之一。
初中生的體育課不應該是一門枯燥的課程,而應該是釋放天性、鍛煉身體的快樂課程。因此,初中體育教師必須優化教學方法,促進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以此來激發體育課的活力;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讓學生在即刻上獲得更多的快樂;加強學生在體育課上的自由,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獲得獨特的課程體驗。這樣才能使體育課真正達到教學目的,以體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