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國際局勢、經濟結構變化等條件的影響,我國經濟正呈現新常態,即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了高質量發展的階段。一方面,在外貿產業轉型升級、網絡貿易的興起與發展的背景下,高職商貿類專業的發展面臨著新的機遇。另一方面,經濟新常態的形成,促使跨境電子商務飛速發展。在此背景下,高職院校商貿專業人才培養如何對接外貿產業鏈,構建高職商貿專業群、專業群,如何調整課程體系以培養適應新形勢市場需求的人才,成為商貿專業群亟須解決的問題。無錫旅游商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在對接職業崗位群、建設高職商貿專業群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根據“階段式”“底層共享、中層分立、高層互選”的模式,構建專業群課程體系,培養適應外貿產業轉型升級的商貿人才。
1.課程體系的構建理念。在架構課程體系時,無錫旅游商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高職商貿專業根據現有的理論分析,結合院校層面專業群的構建原則,確定了專業群課程體系的構建理念。
(1)以行業面向為主導構建專業群課程體系。電子商務、商務英語、國際商務、商務管理四個專業面向商貿行業,在人才培養方向有著較高的相似度,同屬商貿類學科體系,專業背景與學科基礎有一定的重合。在設置課程體系時,可以結合各專業共性課程,在設置群平臺課程,優化課程結構,整合教學資源。
(2)以職業崗位為依據構建專業群課程體系。不同專業的課程體系與其面向的就業崗位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在設置專業群課程體系時,應分析職業崗位能力,根據崗位需求開設專業群相關課程。
2.課程體系的建設流程。在專業群課程體系的構建理念的引領下,學校專業群課程體系建設流程體現為:人才需求調研、畢業生跟蹤調查、主要職業崗位群、具體工作任務群、崗位群典型工作任務、完成典型工作任務所需職業能力、專業知識職業技能、課程體系。
(1)分析專業崗位群,確立核心職業能力。無錫地處長三角經濟發展的中心,中小型商貿流通企業較為成熟。隨著經濟新常態的出現,無錫區域經濟的轉型升級,電子商務產業發展迅速,跨境電商技能型人才供不應求。因此,確立以電子商務為核心,由電子商務、商務英語、國際商務和商務管理四大專業組成的商貿專業群,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專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根據調研結果來看,這四大專業的就業崗位相互滲透,互為補充。其中,國際商務專業與進出口貿易對接,主要培養進出口企業和其他商貿企業的貨運代理員、商務銷售代表、跨境電子商務專員。商務英語專業與上、中、下游的國際商務服務對接,面向外貿企業培養商務助理、外貿業務員。商務管理專業對接下游產業鏈中的客戶服務與供應鏈環節,主要是培養客戶服務專員、商務經紀代理;電子商務專業與進出口貿易和國內貿易對接,主要培養網絡營銷、網絡編輯人員、跨境電子商務專員。如表1。

表1 主要崗位群

圖1 “階段式”“底層共享,中層分立,高層互選”課程體系
在緊密跟蹤產業發展狀況、進行專業群建設調研后,學校及時把握商貿行業的崗位能力需求變化。如外貿業務員的工作任務為:熟悉基本外貿操作流程,掌握常用的商貿縮寫詞和符號;能獨立處理各種外貿單證;能夠配合經理進行商務洽談并參與對外貿易實務交易過程。其對應的職業能力為:語言表達能力與人際溝通能力;國際貿易業務能力;英語聽說及讀寫能力等。跨境電商專員的工作任務為:國際市場調查與預測;跨境網絡推廣方案制定、實施;國際網上洽談;搜集、匯總、發布產品市場信息等。其對應的職業能力為能進行國際網絡市場調研;能利用速賣通等第三方平臺進行跨境網絡零售;能進行網店宣傳、推廣和經營管理;能制定實施企業網站推廣方案等。
(2)推行“階段式”的“底層共享,中層分立,高層互選”的課程體系。高職商貿專業群各專業對應的崗位群雖然有所交叉重合,但在不同的崗位能力要求下,核心課程不盡相同。為了提升商貿專業集群的教學效果,打造核心崗位群,需要對不同學期的課程進行科學的設置,確保專業群既有符合共性要求的“平臺”課程,也有實現不同專業(方向)人才分類培養的“模塊”課程。針對高職商貿專業群的崗位群對相應職業能力和核心技能的要求及未來發展動向,試行“階段式”的“底層共享、中層分立、高層互選”課程體系(如圖1,P31)。
該課程體系結合模塊課程、實訓課程的要求,“階段式”打造復合型的國際商務人才。該課程體系具體內容:第一階段為通識教育模塊。該階段屬于底層共享平臺,主要為公共基礎課程,使學生具備基本的職業素養;第二階段為專業群平臺模塊。該階段屬于底層共享平臺。不同于第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主要是使專業群學生具備基本的商務認知;第三個階段為專業獨立模塊。該階段屬于中層分立平臺。在這個階段,課程分為專業平臺課與專業方向課及專業的部分實訓課程。專業平臺課旨在幫助學生學習不同專業的通識課程。專業方向課旨在幫助學生根據專業細分的不同,有目的地學習具體崗位群的專業知識技能,強化其專業素養;第四個階段為職業拓展互選模塊。該階段屬于高層互選平臺。在這個階段,專業群學生在掌握扎實的崗位群知識技能的前提下,根據各人職業目標及興趣愛好的不同,有針對性地選學相應的職業課程,提升專業技能。同時,開設專業共享的限選實訓課,更好地學習實操技能。
1.提升高職商貿專業群服務區域經濟發展能力。在組建專業群前,各專業各自為政、學科分裂、教學資源不能有效整合。通過對接外貿產業鏈,加強商貿專業群課程體系的構建,促進了資源整合,提供了專業的產業適應性,能有效提升商貿專業群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能力。
2.深化商貿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隨著經濟新常態的出現,商貿行業呈現出“互聯網+”的發展態勢,即跨境電商與傳統商貿共同發展。加強以電子商務專業為核心的商貿專業群建設,促進了產業發展與專業發展的高度融合,形成了校企共贏的良性局面。一方面,網絡零售的高速發展使外貿電商面臨巨大挑戰,企業對熟悉跨境電商的復合型人才要求提升。另一方面,跨境電商業務操作靈活、客戶開發相對簡單,學生上手較快,這為商貿類專業學生的工學結合提供了機遇。專業群通過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能有效對接新型外貿產業鏈。
綜上所述,“階段式”“底層共享、中層分立、高層互選”的商貿專業群課程體系允許學生根據個人的興趣和職業期待選擇專業方向,堅持“寬基礎、強技能”的原則,將有利于培養能廣泛適應就業需要的復合型商貿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