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蜜
摘 要:閱讀是語文學習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需要不斷的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尤其是對于小學生而言,閱讀能力直接影響到整體的語文成績,但是,就目前我國高年級小學生閱讀能力情況來看并不樂觀,這與教師教學方法存在密切的聯系。PBL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其注重學生發散性思維與創造思維的培養,是一種符合現代要求的教學模式。本文對培養小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并探討PBL教學模式的運用。
關鍵詞:高年級;語文;閱讀能力
閱讀是語文教學中核心內容,教師也意識到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為此,在教學工作中將閱讀劃為教學的重點內容。但是,我國大部分教學所采用的教學方法無法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導致高年級學生在閱讀上丟分嚴重。PBL教學方式新穎獨特,以學生為中心,有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一、培養小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斷推行,我國教學模式發生率很大的抓變,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常常以提高學生語文知識量作為教學的中心,對學生價值觀的培養不予重視,學生長時間處于該狀態下學習,閱讀能力根本無法得到提高。閱讀作為語文教學中的核心內容,現如今,我國大部分教師已經認識到閱讀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將閱讀劃分為語文教學重點內容[1]。現如今,我國語文新課程準當中也明確餓指出“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所以語文教學的中心應該放在對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上,而不是過分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由此可見,我國語文教學理念發展了很大的變化,對學生實踐能力給予了高度重視,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該認識到語文不僅僅是一門學科,而且作為一種交際工具,甚至是人類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要注重語文實踐這一塊內容。閱讀是語文實踐的基礎,學生若是閱讀能力較差,尤其是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而言,缺乏閱讀能力,將無法自行進行語文學習,甚至是在教師的指導下,語文學習也是十分困難的。為此,教師必須要對閱讀能力給予重視,采用有效的方法提升學生閱讀能力。
二、PLB教學模式的運用
(1)做好課前計劃
開展PLB教學模式,對教師課前準備工作有較高的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之前,必須要進行充分的課前準備工作,明確教學的主體,PLB教學以教學活動為主線,并對學生進行引導。為此,教師在確定教學主體時,必須要經過慎重的考慮,否者會影響到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2]。教學主體確定,第一要與教學任務相互復合,其次,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心理、興趣愛好,和學生的生活相互聯系,學生才能夠快速融入到教學活動當中,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在開展主體閱讀活動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僅能夠體驗到教學活動樂趣,更重要的是能夠從中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對閱讀內容留下深刻的影響。例如,在《青藏高原一株柳》的教學中,首先教師進行教學主體的確定,然后學生可以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說出自己對課文的意見,并查閱相關的資料,在課堂上相互交流,教師參與到學生的討論當中,掌握學生對課文的見解,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有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精選內容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對高年級學生的要求比較高,閱讀量相應增大,此時,教師必須要學會精選內容,在備課時,注重重點知識,為上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精選教學內容要求所選出來的知識點必須要具有代表性,而且具有教育意義。由于語文教材綜合性比較強,設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內容知識,每一篇閱讀所表達出來的感情都不相同,這就需要教師將內容細化,進行處理,正確指導學生,并做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全面的分析,掌握學生基本的閱讀能力情況,并采用精選的內容給予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訓練。教師對教材的掌握程度與理解程度,是否可良好的處理,直接影響到課堂的效率,在新課改下,要求課堂那內容要具有深度,例如,在《美麗的小興安嶺》的課堂上,教師對興安嶺一年四季的景色進行描繪,通過視頻或是圖片向學生介紹興安嶺的美景,讓學生細細品嘗文中的優美句子,在帶領學生進入課文當中[3]。教師要對教材進行深入的研究,除了要切身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之外,還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采用正確的方法展開教學工作,并布置語言方面的練習,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并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例如,教師可展開知識競賽、閱讀速度比賽等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學生都會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這樣便能達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
(3)及時進行評價
在PBL在教學模式中,成績評價是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教學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完整的課堂教學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參與學生的參與。PBL總結了教學模式的過程,提出了教學活動的先進性。在評價的基礎上,通過評價和調整教學思路,找出問題,教學新思維[4]。在評價結果時,老師可以仔細檢查。在PBL在教學模式下,學生的思維表現與學生的發現語文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及群體協作問題,如何調整課堂,同時分析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表演等PBL教學模式更有效。在北師大教學中《夜間工作》教學結束后,教師要對整個教學環節的效果進行評價,并對課堂教學進行評價。像整個教學環節一樣,實現教學計劃情境、時間節奏的把握、學生的參與PBL教學模式過程中的思維發現“綜合活動“是否進行順利進行。作為一項綜合性的活動,學生們需要排練演出,老師可以帶領學生,用課本上的內容進行現場排練,分析文章中的一些單詞和短語,如果當你不理解的時候,學生可以馬上提問,這樣他們就能解決教學問題,并且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5]。
PLB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將其運用到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有效豐富了閱讀教學的趣味性,使閱讀課變得生動有趣,更能吸引學生,讓學生體驗到閱讀的魅力,從而愛上閱讀。教師在采用PBL教學模式時,重點把握三大部分——課前準備、精選內容、及時評價,才能夠使PLB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發揮作用。
參考文獻
[1]陳雪.PBL模式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
[2]盛彬榮.試論PBL模式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6(12):158-159.
[3]湯生蓮.芻議PBL模式在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語文天地,2017(03):77.
[4]吳靜娟.PBL模式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7(04):38.
[5]錢旺.PBL模式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6(1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