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霞
【摘 要】隨著中國的綜合實力越來越強,我國越來越重視中華文化的傳承。因此對小學語文的教學也提高了重視。加強對唐詩宋詞等的學習,這不僅僅有利于中華文化的傳承,更多的是對學生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教學 語文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9.062
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學習中華文化,中華民族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為中華兒女,我們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又怎么能落后于其他國家?因此,從小學時代就要開始培養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識。但是小學生好動、活潑的本性給教師的教學造成了一定的難度,也帶來一定的好處,結合小學生活潑好動的身心發展特點,制定出適合小學語文教學的方法。
一、生動活潑的課堂
小學生的注意力沒有中學生或者高中生那么持久,對于他們的語文教學必須要生動活潑,這樣他們才會把注意力更久的放到課堂上,不然的話,一點小的插曲就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導致課堂效果不高,甚至課堂無法進行下去。所以要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我們老師就要提前做好課堂準備,比如說講到龜兔賽跑,老師就可以提前布置給學生任務,讓他們以話劇的形式來學習這一課。老師需要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參與,并且要讓參與的學生說出自己的心得,讓他們站在烏龜和兔子的角度去解析自己的角色,這樣他才能更深刻理解這篇文章的寓意。沒有參與話劇的學生老師可以讓他們講一下自己最喜歡的角色,并且說出為什么,這樣老師才能更好地傳授自己的心得。而且小學生想象力很豐富,他們有千奇百怪的想法,會提出更多與課文不一樣的見解,老師在這個過程中還會有更多不可思議的收獲。由此可見,要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生動活潑的課堂是前提條件。
二、聯系生活
語文來源于生活,生活深化了語文。要想學好語文就要聯系生活實際,小學生覺得課本學習很枯燥,相反,他們會更熱愛投身于生活實踐,比如寫一篇作文,相比于讓學生自己先看一篇優秀作文,然后再模仿這篇文章寫出一篇好的作文來,小學生更喜歡自己先去大自然中找素材,然后再進行創作。再比如學習《三字經》的時候,老師就不要只是籠統地講一下什么是三字經或者每句話的意思,而是可以根據生活中遇到的相關實例講清楚每一個字的意義。
比如“孟母三遷”的故事,老師可以把孟母說成是自己的母親,學生對于生活中遇到實例的記憶遠比對課文學習到的東西記憶力更強。而且很多小學生由于剛進入學校會對課程產生抵觸情緒,所以如果聯系生活實際他們會覺得上課其實也很有趣,并不像他們想象的那么枯燥無聊,他們的抵觸情緒就會慢慢的減少,直至消失,而且聯系生活實際也可以鞏固教師的上課方法,不斷創新出新的教育方法。所以要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聯系生活是基礎。
三、設置朗讀活動
大家都知道語文是一門語言學科,對于語言學科就要多讀。所以遠遠只有早自習是不夠的,而且對于小學生來說,大部分小學都沒有設置早自習,所以老師就要設置讀書朗讀活動。每周設置一次或者兩次朗讀活動,一方面幫助學生說出來,另一方面增強學生對課文的識記能力,同時學生可以在朗讀活動中向優秀的學生討教,優秀的學生的學習方法也能影響到一部分學生,從而拉動整個班級體學習。并且在朗讀活動中,老師可以糾正學生的普通話,作為一名中國人,普通話是尤為重要的。普通話的養成也要從小學開始,有的學生由于害羞覺得講普通話會被別人嘲笑,從小學開始鍛煉學生講普通話的能力,會對他們將來進入社會養成良好的習慣做鋪墊,并且在進行朗讀日活動的時候,老師可以設置獎項對學生們進行獎勵。如設置朗讀活動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對獲得名次的學生,老師可以推薦學生去學校參加朗讀活動,這樣一來,學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提高,他們也就更加愿意進行朗讀活動,對于語文學習也有一定的好處。
四、讀書日活動
讀書日和朗讀日不同,朗讀日是讓學生大聲的朗讀課文,讓其記住課文以及幫其糾正讀音。而讀書日則是老師要去給學生推薦不同的課外讀物,學生書讀得多了,見得廣了,文化意識也就自然上去了。同時小學生還可以在書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這些知識都是平時課程中學習不到的,同時老師可以設置班級讀書墻,可以把學生們自己有的課外書帶到班級的讀書墻里面大家互相借閱,這樣就可以實行資源共享,學生也就不用多花錢把每一本書都買來,而且還可以看看同學們平時都讀的是什么書。另外,還可以設置讀書進程表,把每一個學生這個月讀了哪些書寫出來,讓學生們互相激勵,讀更多的書。
五、啟發式學習
對于小學生的語文教學,教師教他們學習不如啟發他們學習。那么何為啟發?比如一個問題,老師點到為止,不要把答案完全說出來,要讓學生根據他們的創新思維想出答案,并且我們都知道語文的答案是不固定的,學生這樣一來可以各抒己見,答案越多,學生的見解也就越多,對于學生的學習啟發性也就越強。比如“孟母三遷”的故事,老師可以講一下孟子的母親到底遷到了哪些地方,但是不要告訴學生,孟母三遷是為了什么。老師這時候可以啟發學生,引導他們去找到孟母三遷的原因,這樣一來學生自己找出的道理,他們就會銘記在心,比起老師直接教給他們這些道理記憶的更長久。啟發他們學習比強制他們學習要有效率,原因是因為小學生比中學生更加想要表現自己,他們更想要得到父母和老師的認可,當老師啟發他們得到某些道理的時候,老師和父母對他們的夸贊會讓他們更加想要學習,想要更透徹的懂得某些道理以及想要更深刻的知道一些道理,好得到老師和父母更高程度的贊揚。活潑好動是小學生的天性,他們對未知世界都充滿了各種好奇,同時也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某些道理,這個時候他們認為家長和老師所說的都是對的,所以老師要充分的利用這個特征,啟發他們學習,通過贊揚的手段,讓他們得到更好地知識,并且通過贊揚讓他們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
學好語文,并非一朝一夕的工夫,需要老師和學生長時間共同努力,同時老師不應該壓制學生的天性,而更應該培養學生活潑好問的性格。解決的問題多了,知識也就自然增長了,課堂效率也就逐漸提高了,然而無論是設置讀書日或者是朗讀日,都只是輔助學生學習的手段,最關鍵的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還是得靠老師和學生合作,俗話說得好,團結就是力量,只有學生和老師團結一心朝著一個目標共同奮斗,那么教學才會變得容易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