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賢華
【摘? ?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上面開始統一整合,使之成為具有實效性的教學,這一直以來都是學校和教師的追求,為此,學校和教師都對小學數學教學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實效性?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4.177
新時代教育觀念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是指教師采用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用有限的教學時間,實現切實設定的教學目標,是全面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表現。就目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來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雖然受到現代教育觀念的沖擊,但由于長期以來所采用的傳統教育方式,使得教師難以擺脫傳統理念的禁錮,從而大膽創新出新的教學方式。為此,小學數學教師更不能以傳統之見來看待今天的教學,作為一名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教師有必要使自己的教學觀念得到轉變,從而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以更能幫助學生提高學生成績和學習能力的方法去教學,推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提高。本文根據目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對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方式做出了如下的研究。
一、重視學生思考過程
教師在教學時要注重對學生的引導,不要只注重教學結果而不注重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是學生在學習時所思考的過程,關系著好的教學結果的形成。同時,想要得到一個好的結果,就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小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樹立小學生數學學習的自主意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引導學生去自主思考,通過教師引出思考話題,再由大家對話題的積極思考和討論,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將自己融入到小學生的思維世界中,與小學生一起追問“為什么?”和“怎么做?”。同時,教師不能因為小學生的想法比較奇怪和沒有依據就阻止學生思維的發散,相反,我們要允許并鼓勵質疑和不一樣的想法出現。因為小學生的世界是非常靈動和跳脫而沒有受過外界影響的,他們的很多想法比教師以及成人都更加大膽和奇特,這種思維如果得到鼓勵和培養,對于小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把握教學重點
教師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是教學環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與教師有很大的關系,只有教師在組織教學時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性才能推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為了幫助小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對數學學習有方向和目標,教師在講課前就要整合整本數學教材,知道每堂新課中需要重點講解的知識,并在講課時重點講述。另外,這些重點很有可能就是學生考試中的考點,教師不僅要進行重點講述還要叮囑學生做好重點知識的筆記,方便學生在復習時有目標和方向,不至于“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三、注重小學生動手實踐教學
隨著時代的發展,給當今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幫助,對于小學數學來說,也有了很好的資源輔助,尤其是在教具方面十分的豐富,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優良的教學資源,來推動教學質量的提高。比如,在學習小學數學“認識圖形”這一課時,如果教師單憑口頭講述可能太過于抽象,不適合小學生的理解,為此,教師就要充分抓住小學生喜歡顏色豐富的事物的特點,在課前收集或讓學生自帶與本堂課程有關的教具。有了這些圖形教具,教師可以將理論教學與實踐結合起來,學到有關三角形這部分內容時,就讓學生拿出三角形的圖形紙板,學到圓形就讓學生拿出圓形的紙板,教具與理論相對照,能夠幫助學生形成具體的印象,知識記憶將會更加的牢固。
四、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
小學生年齡小,天性活潑好動,他們不喜歡約束和死板的教學方式,如果強行讓學生一言不發的坐在座位上可能會起到不好的效果。當今時代下的教育觀念一直提倡以學生為主體,一切教學行為要從學生的個體特點和實際需求出發,為了體現新的教學觀念,我們數學教師要充分反省自己的教學方式是否是學生喜歡的,是否能夠切實提高教學效率的。為此,教師要站在小學生的角度,為小學生創設一個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改變傳統數學教學嚴謹的模式,教師與學生以更加平等的方式進行學習和交流,將整個數學課堂教學變得更加民主和有趣。
五、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良好的教學情境是推動學生更好地融入教學的方法,是一種直觀形象的教學體現,根據小學生的個體特征,為了使數學教學更加貼近我們的日常生活,教師在組織數學教學時也可以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引發學生的共鳴。我們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內容在很大一方面都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關聯,為我們教師創設教學情境帶來了契機。比如,我們在學習“長度單位”這課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有關于日常生活中到市場買賣東西的視頻,通過引導學生對買賣東西時用秤稱東西這一行為的關注,來引出“單位”這節內容的學習。另外,為了能夠讓小學生切身體驗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教師還可以準備電子秤和所稱物品等道具,帶領學生親自實踐和感受,對小學生學習數學單位具有很大的幫助。
六、教師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具有實效性的小學數學教學離不開教師和學生的高度配合,尤其是在當今教育觀念中提倡民主教學的條件下,為了加深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默契度,教師和學生需要建立和諧的關系。考慮到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性格特征,教師在與學生交流期間不能只依據自己的想法,也不能向學生強行灌輸自己的思想,而要將自己放在與學生同等的高度去交流。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人格魅力,盡最大的努力讓學生喜歡上自己,并喜歡上數學,激發小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究的欲望。只有建立了好的師生關系,才能帶動課堂教學的氛圍,促使小學生配合教師的教學,最終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
七、結束語
小學數學實現其有效性教學的目的與教師教學方法的設計和學生的配合都緊密相關,且一切的教學手段都要符合現代教育觀念,符合此階段的教學要求,從而體現出小學數學教學的專業性和科學性。另外,小學數學教學的大多數內容都與學生的生活有很大的聯系,是學生日常生活的延伸,也是為了幫助學生將來更好地生活,所以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傾注足夠的心血,要對教學內容有科學的研讀,對自己的學生也有充分的了解,從而設計出能夠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