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湘
【摘 要】課堂教學是高中英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目前我國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存在著各種不可忽視的問題,因此,老師需要不斷根據學生的情況調整教學方法和教學進度,以便更好的幫助學生進行高中英語的學習。同時,老師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儲備,更好地為學生答疑解惑。
【關鍵詞】高中英語 課堂教學 提高效率 有效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7.163
一、目前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現狀
英國語言學家威爾金斯曾經說過:“沒有語法,人們表達的事物就寥寥無幾,而沒有詞匯,人們則無法表達任何事物?!蔽覀儾坏貌怀姓J的是,無論是詞匯教學還是語法教學,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一些弊端和漏洞。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普遍存在著“詞匯之難難于上青天”的現狀。由于學生的學習態度、習慣、興趣、記憶力、注意等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及學校、教師、家庭等外界因素的影響,學生在詞匯學習方面存在很多問題和弊端。因為學生學習英語的習慣較差,沒有適合自己的科學有效的詞匯學習方法和策略,或脫離語言環境孤立記憶單詞;或疲于聽寫、修改、更正單詞的書寫;或只記憶單詞的常見含義,忽略特殊含義;或主次不分、逃避對待,導致學生見詞不會讀,聽音不會寫,單詞拼寫錯誤百出,遺忘率高,單詞缺乏系統性,不能學以致用。
語法是語言的構建規則,是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高中語法教學過程中,因為《英語新課程標準》的制定與實施,以及對其誤讀和解讀得不夠深入,部分英語教師開始走向一種教學極端:只培養學生的語感,忽視英語語法的教學。盡管部分英語教師已經開始意識到語法對于語用的重要地位,但是因為缺乏科學的理論作為指導,先前又沒有科學有效的教學實踐,使得他們只好“穿新鞋走老路”,使語法教學再次陷入“講解規則、舉例說明、練習印證”的刻板教學模式中,從而造成了語法教學的尷尬地位。因為高中英語教學內容逐漸增多,句法結構更加復雜,如果教師再不重視英語語法教學,將會使學生對復雜的英語書面語產生混沌之感,進而影響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二、進行情景化教學
我們在課堂上要善于創造情景,通過情景化的教學向學生展示語文知識,并讓他們在一定的語境中加以運用,培養其語言能力。如講close單詞時,教師先做出關門的動作,然后再讓學生學習該單詞,由于形象、直觀,他們很快便能接受。再如:教句型would like to do sth時,教師先拿出準備好的蛋糕并說:I’m hungry. I would like to eat a cake,然后講解句型,利用實物進行示范操練,學生邊理解邊模仿。最后,教師提供圖片或描述情景,學生根據此內容,用學過的句型進行交際練習。這樣一來,學生便能牢牢掌握would like to do sth的用法及特點,由此完成了該句型的教學活動。情景教學的途徑很多,可利用電教手段、實物、簡筆畫等展示情景,也可通過學生參與來模擬情景。還有可借助多媒體的優化組合,運用音樂、圖畫、動畫、影視等手段強化感知,加深學生對情景的內心體驗。情景教學應力求形象、生動,因為形象、生動的情景有助于學生組織思維、理解具體情景中所傳遞的信息及語言材料,同時有助于調動其多方面的感知活動,使他們置身于語言環境中,將死的知識轉化為活的語言,以增強理解程度和運用語言的能力,減少焦慮感及畏難情緒,從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
三、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
師生關系要注意以下幾點:
1.應盡量發掘后進生的閃光點。他們熱愛老師,關心集體,愛護同學,有責任感。
2.平等對待優等生和學困生。如果老師偏愛學習好的學生,冷落后進生,時間長了,會形成兩種極端。過分寵愛會導致學生優越感太強,容易目中無人,遇到挫折時不易適應。過分冷落會使學生失去自信心。
3.備課時,要備教材,備教學方法,備學生。針對不同的教學對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傳授不同的知識層面。面向全體學生,要以中、下等成績學生為主要備課對象,知道他們哪些方面薄弱,應重點講解。
4.課堂提問要面向全體。對成績好的學生,提問要有一定的難度;中、下等成績的學生可能會出現思維障礙,可提問啟發、誘導式問題。注意問題設計的坡度,使好、中、差生都能回答上來,使他們都有成就感并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此外,教師還要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策略,實現其學習能力的提高,讓學生學會學習。
四、改變新課導入方式
在課堂教學中,有效的、有趣的、引人注意的導入能夠使學生快速、直接地進入學習狀態,能夠聚集思維思考問題。課堂導入的方法多種多樣,下面,筆者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出如下幾種導入方法。
(一)復習導入方法
溫故而知新,復習是對上節課內容的鞏固,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課堂教學開始時必要的復習,即使得學生復習了以往的知識點,也順利引出新知識的教學內容。這時需要教師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注意復習的方式和舊知識與新知識之間的聯系,循序漸進地進行知識引導,使得學生學習知識能夠系統化,能夠相互聯系相互印證。增強知識點之間的邏輯性,便于學生記憶。
(二)背景知識導入方法
教學過程中,遇到的關于歷史題材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在課堂前要求學生對相關歷史的背景進行提前了解,在課堂教學中以歷史背景作為起點,增強學生的互動性,將知識點引入到具體的語境中,增強應用能力,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興趣。
(三)視聽導入方法
隨著科技的發展,多媒體教學模式已經在教學活動中普及,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應用現代科技進行教學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進行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歌曲或者電影中的情節,提出相關的思考,引導學生進行互動。
參考文獻
[1]姚建.提高高中英語課堂有效性教學的實踐[J].考試周刊.
[2]崔利霞.淺談高中英語課堂有效性教學的實踐[J].神州(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