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摘? ? 要】隨著新課改不斷的深入,語文閱讀教學成為了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語文閱讀是一種積累,教師不能用傳統的標準答案束縛學生的思想,要積極引導學生在語文閱讀中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提出學生自身獨特的見解。
【關鍵詞】新時期?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8.019
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的閱讀教學,其作用是為了增強學生的語言認識能力,提升學生的語言閱讀能力。因此,加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發展,需要明確語文閱讀教學的目標,對現有的語文閱讀教學方式方式加以改善,讓學生感受到語言魅力,并提升語言閱讀能力。
筆者就新時期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實現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體系的完善,為學生的語文學習奠定了扎實的語言能力基礎。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分析
目前,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主要表現了兩個方面,其一為語言閱讀訓練為中心,通過語言閱讀內容把握文章的情感內涵;其二是以語言閱讀教學為切入點,通過閱讀文章內容引發情感共鳴,促使學生運用想象感受文章的語言魅力。但是在日常的語言教學中,語文閱讀課堂教學取得的效果不甚理想,所以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總結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解決[1]。
(一)課程教學理論體系不健全
傳統的語文教學中,重視基礎語文知識教學,忽視了語文閱讀教學。一直以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理論體系十分的不完善,隨著新課改的實施,上述現象尤為的明顯。雖然已經加強了語文閱讀教學方式的改革,但是取得的成效較小。究其原因,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沒有形成科學合理的閱讀教學理論體系。由此導致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活動時,所采取的教學方式有所不同,并沒有形成一定的規范,影響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
(二)小學閱讀教學目標體系不完善
課程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為教學目標的設設定。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目標的設計主要由教師決定,教師是整個閱讀教學活動進度的掌握者。但是經常發生由教師閱讀教學目標制定不當影響了閱讀教學質量。同時,教師未按照教學目標實施教學活動,導致了閱讀教學目標形同虛設。教師在閱讀教學活動中,則是按照文章的內容所進行的,并沒有形成完整的閱讀教學框架,影響了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降低了語文閱讀教學活動教學質量[2]。
(三)忽視了學生主體性
在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都是主體,但是在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中,主要依靠于教師的教學,以教師為中心實施閱讀教學活動。致使學生在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性得不到凸顯,只能被動的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而且教師所采用的閱讀教學方式較為匱乏單一,使得學生喪失閱讀的興趣,造成了語文閱讀教學質量不高。
二、改善新時期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對策
(一)完善閱讀教學體系
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活動時,應注重語文閱讀教學方法體系的改革,改變傳統教學方法中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特點和興趣設置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首先,可以在閱讀教學的方法上引入情景教學法,引導學生進行興趣閱讀、快樂閱讀。教師根據閱讀內容設置情景氛圍,可以讓學生更好更快的融入到文章的內容中,從而實現語文閱讀內容情景式教學[3]。其次,加強閱讀和寫作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其可以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教師在實施閱讀教學活動時,可以引導學生有意識、有目的整理提煉其中的修辭手法和寫作文風等寫作手法,教師設置一些與閱讀文章內容的寫作題目給予學生,讓學生進行寫作練習。從而實現閱讀與寫作教學方法的相結合。
(二)做好語文閱讀教學的課前準備活動
在建立完善的語文閱讀教學課程體系時,需要做好閱讀教學活動的課前準備工作。但是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忽視了課前準備的重要性,導致語文閱讀教學課程體系不完善。因此需要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活動前,應在分析教學閱讀內容和語文教學整體目標的基礎上,對語文閱讀教學目標的設定,制定完整的語文閱讀教學目標計劃,根據語文閱讀教學內容進行備課。而且,語文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為學生設置預留閱讀內容,促使學生提前預習語文閱讀課程,為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基良好的基礎。針對于現階段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目標的設定模糊問題來說,為了提升語文閱讀教學活動質量,需要積極地進行閱讀教學活動課前準備工作,改善了教學目標設定流于形式的問題[4]。
(三)語文閱讀教學評估機制的健全
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的評價機制較為單一,僅僅是在閱讀課堂中進行語言評價,對學生起到的鼓勵效果較小,未能實現閱讀教學活動質量的提升。因此,為了提升教學活動質量,不僅僅需要改變教師的自主意識,還要建立科學合理的評估機制。先將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的各個指標內容進行量化,根據閱讀教學體系設置嚴格的教學評估指標體系,并且根據評估標準對閱讀教學活動的情況進行評分,且與教師的績效相掛鉤,借助于此實現督促教師改善閱讀教學活動的質量提升[5]。
三、結論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大背景下,越來越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在傳統語文教學中,忽視了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因此,筆者在此背景下,分析了語文閱讀教學活動在現階段存在的問題,貼合筆者自身的教學經驗,找出了有針對性的改善對策,并且將這些對策落實到日常的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從而在根本上改善當前的語文閱讀教學活動質量,提升語文教師的教學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樹智.淺析新時期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我見[J].未來英才,2016(2):115-115.
[2]劉福英.淺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J].中國科技投資,2017(4).
[3]李亞茜.淺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設計[J].社會科學:引文版,2017(12):00154-00154.
[4]倪海洪.淺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相關問題[J].讀寫算:教師版,2017(34):279-279.
[5]沈映生.淺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創新模式[J].新課程(上),2016(7):14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