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恒
【摘? ? 要】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對于小學體育教學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當前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小組活動重形式而缺乏實質合作;學生的參與度不均衡;學生間合作不夠主動;評價和獎勵重整體,輕個體小組。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體育教學? 方法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8.163
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就是在學生參加體育活動時,將學生進行分組,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配合、相互幫助來完成體育活動內容,從而完成相應的小學體育教學目標。本文將立足于當前小學體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相應問題,針對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希望可以幫助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更好的開展,提高小學體育的教學水平,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隨著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教學方式被創(chuàng)造出來,對于提高教學水平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其中表現(xiàn)較為突出的就是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團隊意識,還可以營造一種互幫互助、互相促進的體育學習氛圍。
一、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1.學生的參與度不均衡。小組合作學習可以調動班級學生的體育參與積極性,但是在參與過程中肯定會出現(xiàn)表現(xiàn)好和表現(xiàn)一般的學生,這就造成在一些活動中表現(xiàn)好的學生會得到更多的參與機會,而其他學生則成為了旁觀者,直接從表現(xiàn)好的學生中獲得信息,自己深入?yún)⒓雍吞剿鞯闹鲃有越档?。老師只關注小組的學習結果,不關注學習過程和個人的學習情況,則是形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
2.評價和獎勵重整體,輕個體小組。當下小學體育教學對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教學評價不科學,在評價過程中更多的是對于整體進行評價和獎勵,對于一些表現(xiàn)出色的個體小組缺乏鼓勵性的評價,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
二、解決問題的策略
1.精心設計,合理組織。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是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者、調控者,又是活動的直接參與者。為此,老師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始之前要對課堂內容進行精心的設計和合理的組織。首先,體育老師要立足于教材內容,結合教材內容要求,進行課堂教學內容的設計。其次,根據(jù)自己所處教學階段的教學目標,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充分征求學生的意見,進行小組成員的搭配。要根據(jù)教材的特點和學習內容,靈活地運用分組。讓學生有廣泛的合作、接觸、交流機會。此外,體育老師在活動開始之前,要制定明確的小組活動規(guī)則,可以通過哨音的方式,對學生進行開始和停止的管理:第一聲哨音,學生停止練習,站好隊伍;第二聲哨音,由組長領頭成一路縱隊跑到指定地點;第三聲哨音,在新的地點整好隊,并開始練習等等。第四,在課前認真做好小組長的培訓工作。組教學的“領頭人”,他(她)的能力發(fā)揮與否不但直接影響到課堂的效果和質量。
2.優(yōu)化評價,激發(fā)興趣優(yōu)化對學生的評價方式,鼓動學生創(chuàng)新。小學體育老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方式,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一方面對于學生的體育學習評價不能“唯結果論”,要充分注重學生在整個體育活動中的表現(xiàn),對于學生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表現(xiàn)進行打分,這樣可以使得評價更加科學合理,也可以更好的調動學生的體育活動積極性。另一方面對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的教學評價,不能只注重對于整體的評價,輕視個體小組,這樣對于一些表現(xiàn)出色的小組是不公平的,體育老師要對于表現(xiàn)出色的小組成員,給予更多的獎勵,以他們?yōu)榘駱?,從而激發(fā)整個班級學生的激情和動力。小學體育老師在傳授體育技能的同時不忘在合作學習中融入德育,通過體育技能和思想品德教育的融合,使得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進步、發(fā)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可以更好的發(fā)揚體育精神,互幫互助,具有團隊意識,對于對手也給予足夠的尊重,真正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完成體育教學的最終目標。
3.合理分組。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要求老師首先要做到合理分組,體育老師可以根據(jù)班級學生的整體身心特點以及體育運動能力,進行均勻合理的搭配,使得每個小組之間的實力水平相對均衡,這樣可以在接下來的體育活動中更加具有公平性。小組人數(shù)以四人一組最為合適,也可以根據(jù)班級學生人數(shù)進行適當調整,但是盡量不要超過六人,小組人數(shù)太多的話,不利于小組成員發(fā)揮自己的作用。小組成員應該進行工作分配,需要有一個組長,組長輪流擔任,然后還需要有資料員、記錄員、報告員,讓每一個小組成員都有屬于自己的任務,都可以積極的參與到小組活動中來。
4.教師主導,確定目標。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小組學習模式在小學體育中的應用,離不開老師的主導作用,老師要對每節(jié)課的小組活動進行明確的目標制定,從而使得學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完成目標,增強學生的目標感,提高學生的活動效率。這就要求小學體育老師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導作用,科學合理的把控學生小組活動的節(jié)奏,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建立小組合作規(guī)則,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有序性和有效性。
綜上所述,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對于小學體育教學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當前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小組活動重形式而缺乏實質合作;學生的參與度不均衡;學生間合作不夠主動;評價和獎勵重整體,輕個體小組。針對問題,不斷創(chuàng)新完善,大膽實踐,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對策:合理分組,根據(jù)班級學生的整體身心特點以及體育運動能力進行均勻合理的搭配;老師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確定教學活動目標;精心設計,合理組織;優(yōu)化評價,激發(fā)興趣優(yōu)化對學生的評價方式,鼓動學生創(chuàng)新,從而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水平,提高學生的體育素質。
參考文獻
[1]韓桂鳳.小學體育合作學習中師生互動行為的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7.
[2]孫杰.小學語文課堂合作學習中的師生互動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
[3]余俊明.大學體育課堂教學師生互動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1.
[4]郎園園.小學課堂師生互動的空間差異及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5.
[5]潘馨蘭.小學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方式的實踐探索——基于蘇州市城西中心小學語、數(shù)、英課堂中師生互動方式有效性的實踐研究[D].蘇州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