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巧
【摘? ?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進一步完善,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再是風聲大雨點小,而是有目的、有步驟的全面實施。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如何組織和設計好每一堂課,努力提高生物教學質量,是每一位生物教師在新課程理念下必須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生物教學? 組織和設計? 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8.179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是深化素質教育,促進每一個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的全面發展。所以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包括生物學科教學在內的每個學科的重要性,認識到學習不僅僅是為了升學考試,更重要的是為將來的終身學習和生活打基礎,是為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和思想素質,提高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以更好地服務于國家和社會。
一、優化課堂教學設計,靈活組織課堂教學過程
課堂教學是教學環節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課堂教學的優化設計和靈活組織是上好每一節課的關鍵。在鄉鎮中學的生物教學中,我們應根據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和基本階段,同時根據學校現狀及學生的來源狀況和特點,對課堂教學進行優化設計和靈活組織,盡一切可能切實完成新課程標準的教學要求。在生物課堂教學中采用“三步走”的教學,效果比較好。
1.在上新課前引導學生對新內容做初步的認識和了解。引導得好與壞是影響課堂教學進行的一個關鍵。在鄉鎮中學中,由于大部分學生在學習生物時沒有預習的習慣,且也極少復習,只是上課時能記多少就算多少。因此,上新課前,教師根據新內容的特點,在相關的舊知識的基礎上,提出一些與新內容相關的問題,給學生一定時間,引導學生閱讀新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對新內容有初步的認識,從而使新內容的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因此,在生物教學中,引導學生閱讀新內容是必要的,也是可取的。
2.在學生對新內容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后,教師根據新內容的結構特點以及舊知識的相互聯系,由易到難幫助學生理解新的內容。學生帶著教師提出的問題閱讀新內容后,已對新內容有了初步的認識。這時,對于一些淺易的知識,教師只要適當引導學生就容易理解,而對于一些難點或理論性較強的知識,教師再采用適當的教學手段,如掛圖、實物、標本和版圖等。使學生淺易而直觀地理解新的知識,從而加強學生對新知識的理性認識。
3.在學生對新內容具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后,教師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提出一些與新內容相關的且具普遍性和典型性的自然現象或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引導學生用新的知識來加以討論、分析。這樣,既鞏固了新知識又提高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同時也使學生切身體會到學有所用,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并且也對學生起到了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教育作用。
二、轉變教學觀念
在現行課程教育教學狀況下,學生的靈活性很差,為貫徹新課程標準的教學思想,我們必須轉變教學觀念,要從思想深處真正認識到,教師的主要作用是從傳道解惑轉變為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要明白在教學中所處主導地位的同時,要知道自己應該如何處理好教學中的一些矛盾和關系。結合生物教學的實際,在轉變教學觀念方面,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在課堂教學中,雖然我們一直在說“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并且將課堂教學比作是演戲,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但實際上,教師做了導演還不過癮,干脆連戲也自己演了,學生成了觀眾。教師在課堂中的作用究竟是什么,有一位著名的設計師,當問起他的最得意之作是什么時,他說是在人民大會堂的觀禮臺,因為觀禮臺很重要,但又不能太顯眼,設計的結果完全起到了預期的目的。教師的作用就應該是這個觀禮臺,而不能是大會堂或廣場。
2.滿堂灌無利于完成教學任務。很多教師都說,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很難完成教學任務,不如講解來得的快。實際上,從學生來講,每天平均6—7節課坐在教室里,像開會一樣,十分疲勞,在滿堂灌的條件下,每節課能聽上20~30分鐘就不錯了,再說教師只是憑自己的直覺去分析,認為學生不易解決的問題,從教學雙方來看,教的任務完成了,但學生學的任務沒有完成。說到底,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對于老師來說,省時省力,只要內容熟悉,一講到底就行了,中間再加上一些問話,表示一下這節課是有啟發式的,一節課就這么上完了,所以,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是較為落后的教學方法,但應用是最廣泛的,原因是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所以,不丟掉這種教學模式,教學就不會有進步。
3.滿堂問是不是啟發式?既然滿堂灌不好,許多教師上課就會來個滿堂問,既然是滿堂問,那么問的問題就很多,絕不是老師精心設計的,而是隨心所欲,即興發揮的。這樣的問題肯定不會有多少啟發性和思考性,否則就不可能問那么多的問題。事實上,每節課能解決一到兩個問題就不錯了,有時,教育專家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問題提得那么多,假如學生很多問題都答不出來,這是學生的水平低,還是教師問的水平低?假如學生都能亂哄哄地回答出來,這到底是學生的水平高,還是教師問的水平低?所以,課堂教學中,提出什么樣的問題,如何提出問題,很值得研究。
總之,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在教學中培養創新能力是中學生物學教學的重要任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練學娟.如何構建初中生物高效課堂[J].中學教學參考,2017,(8):115.
[2]練學娟.如何構建初中生物高效課堂[J].中學教學參考,2017,(8):115.
[3]練學娟.如何構建初中生物高效課堂[J].中學教學參考,2017,(8).
[4]周璇.小議初中生物高效課堂構建方法[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50):129-129.
[5]馬麗.談初中生物高效課堂的構建[J].中學教學參考,2016,(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