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廷江
摘要:在當前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家族企業的傳統管理模式呈現出新的變革。本文分析了家族管理模式及其具體變化對企業績效產生的影響,從制度保障、公平機制與激勵手段等三方面,針對如何優化家族企業管理模式提出了相關建議,以供借鑒。
關鍵詞:家族企業;管理模式;企業績效
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家族企業所遵循的舊有管理模式的弊端得以顯著暴露,如何把握其管理模式的特點、探尋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值得我們進行深入的探討。
一、家族企業管理模式及其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分析
(一)家族企業管理模式分析
其一是家長式管理模式,企業管理者為家中長輩,負責決定企業資源分配與公司發展方向,基層員工無法參與到企業發展決策環節。其二是放任式管理模式,基層員工需與管理者達成一致,輔助其完成工作,以獲取管理者的認可,初步獲得決策權利。其三是參與式管理模式,基層員工被分配到不同團隊中完成工作,獲取到管理者的信任,參與到工作決策中[1]。
(二)家族企業管理模式變化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分析
1.親情化管理模式
親情化管理模式在許多中小型家族企業中應用最為廣泛,帶有顯著的家族企業經營管理特色。這類家族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受到親緣關系的影響與限制,企業的內部管理人員與最高領導者之間帶有密切的親緣關系,共同完成企業管理結構的調整與經營決策的制定。在親情化管理模式下,企業的凝聚力得到空前的高漲,管理者可以有效帶動基層員工創造績效,引導工作人員秉持著認真敬業的工作態度與責任心,對于企業經營管理方略產生強烈的認同感,從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但在此模式下,企業所負擔的內耗顯著提升。管理者的各項決策與舉措缺乏有效制約與審核,導致部分管理者產生謀求私利想法,這些不正當利益只能夠通過縮減企業經營效益這一途徑獲得,致使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獲得的利益與付出資金呈現出反比。在此情況下,其他基層員工會對于管理者與企業產生不滿,產生消極的工作態度,不利于良好工作氛圍的塑造,進而使工作效率難以提高,企業績效相應降低,最終使得家族企業陷入制度無法推行、權權交織混亂的經營發展窘境。
2.溫情化管理模式
鑒于親情化管理模式所帶來的諸多弊端,部分大型家族企業創造了溫情化管理模式,帶有一定進步色彩。在此模式下,雖然企業內部管理層依然主要由家族成員構成,但管理層會將決策方式進行創新,允許基層員工參與到決策過程中,彰顯出企業內部決策的民主性。在溫情化管理模式下,加強了基層員工對于企業決策的參與感與融入感,營造了公平、舒適的工作氛圍,大大提高了員工對于企業的歸屬感。但在此模式下仍存在一定管理弊端,部分管理者過于包庇其下屬員工,當員工出現錯誤時盲目諒解寬恕,違背了企業的經營管理原則,導致企業管理模式的具體實施遭到動搖。員工在無組織紀律約束的工作環境中會產生散漫、消極的工作態度與心理,進而使自身工作效率難以提高,造成企業總體效益的下降。
3.制度化管理模式的實行難度
嚴密的企業管理制度建設是現代企業經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依靠科學管理模式與完善管理制度的相互配合、互為依托,才能夠為企業經營效益的提高做出保障。然而在當前絕大部分家族企業中,現代企業管理模式的制度化實行難度較大。部分管理人員依靠家族親緣關系占據主要管理地位,但也同樣由于親緣關系的限制,導致領導層無法有效應用制度對管理者進行約束,致使部分管理人員出現包庇下屬員工、以權謀私等不正當行為。長此以往,企業制度化管理模式的推行受到阻礙,只能夠應用于基層員工的管理中,這種有失公平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基層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滋長了員工的負面情緒,對于企業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同時,無論實施親情化管理模式還是溫情化管理模式,都缺乏制度保障與理性約束,當家族企業的領導層進行變革時,相應領導風格與管理模式也會隨之而改變,對于企業的經營管理會造成不利影響,甚至動搖到企業發展根基。
二、優化家族企業管理模式的相關建議
(一)以制度保障約束管理模式
要想切實減輕權權交替與經營管理模式變革對于家族企業造成的影響,應當從根源上推動管理模式的改革,建立嚴格的現代企業經營管理制度。在制度的保障下,無論企業的領導層如何更迭,企業都保持著科學嚴謹的制度體系與文化氛圍,有效約束管理層與員工之間的工作關系,以管理制度為依據判斷對基層員工決策權的賦予。同時,在企業內部上至管理層、下至基層員工,都要嚴格遵循、服從管理制度標準,企業內部的管理不再依靠親緣與情感關系,一定程度上加強了企業各項決策制定與工作實行的科學色彩與理性保障。依靠嚴格的企業管理制度,使內部員工的職位晉升機制與工作獎懲機制得以明確化,即使企業領導層出現變更,也不會動搖企業整體管理結構,仍能夠對員工的工作行為與態度產生良好的約束性。在透明化管理制度的實施下,員工擁有了更加平等的職業環境與工作機遇,有助于提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塑造積極向上、樂觀進取的工作氛圍,進而促進工作效率與企業績效的雙重提高。
(二)以公平機制規范管理路徑
要想切實提高家族企業的經營績效,應當充分吸取以往經營管理模式中的教訓,借助現代優秀企業管理制度的經驗,樹立公平公正的管理機制,致力于實現家族企業的長足發展。家族企業的領導層應當立足于企業現狀,由下至上調查企業整體管理狀態,整理員工對于企業現存管理模式所提出的意見與建議,結合企業經營發展的戰略布局,建立公平合理的職位晉升機制,拓展員工的晉升空間,有效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三)以激勵手段提升管理效果
家族企業要想確保得以持續發展與壯大,高效激勵機制的建立成為達到目標的重要手段,有效彌補企業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還應當注重提升企業文化塑造意識,從領導者與管理者自身角度出發,提升綜合素質、學習管理經驗、塑造良好形象,解決家族成員之間存在的內部沖突,為家族企業的長久運作提供保障。同時,還應當創建合理的員工業績衡量體系,推進企業人力資本管理和人才引進計劃的落實,使企業目標管理和人本管理雙管齊下[2]。結合企業經營管理目標完善激勵機制,與基層員工建立有效溝通對接,針對員工的工作貢獻與業績提升給予一定獎勵回報,彰顯出家族企業的人文關懷,促進顯性與隱性激勵的雙重發揮,進一步提高員工的工作熱情與積極性,為企業績效的上升提供源源不斷的驅動力。
三、結論
總而言之,應充分審視家族企業管理模式的變化特點及其利弊關系,將管理模式中的優勢予以充分利用,采取有效措施彌補其中短板,運用科學合理的企業管理制度提高企業績效,促進家族企業的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雋,譚云.企業管理模式的變化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分析——以家族企業為例[J].商情,2016,(33).
[2]張敏.上市家族企業治理結構對經營績效的影響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