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麗君
【摘 要】當今社會,在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人們逐漸認識到加強精神活動的重要性,思想品德作為個人素質的重要體現,受到人們的重視與關注。小學思品教學中,老師往往遇到各類問題,探索小學思品教學的有效途徑對于社會進步,個人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小學 思品教育 學生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6.058
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德育教育很重要,甚至可以決定他的性格和品行的形成。對于偏遠落后的地區,學生的德育發展顯得尤為重要。《品德與社會》的總目標是:“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它表明了課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不容忽視的。現在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無視奉獻、不會謙讓、不去關心集體、關心別人,這些是值得我們思考并需要去解決的問題。思品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徑,它對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養成文明的行為習慣等起著重要的作用,對學生道德、行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及思想政治素質的培養有重要的導向作用。
一、理論教學,聯系生活
阻礙小學思品教學質量提升的一大難題,就是這門課中過于枯燥乏味的理論,在不能感受到那些理論對自己有益的情況下,學生對教師的講解只感到枯燥乏味,這也導致他們對思品課程的不重視。教師先要拉近思品教學與學生的距離,讓他們明白,思品的理論就存在于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他們,和他們身邊的其他人。
就拿《我與小動物》這一課來說,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看一部日本老電影《忠犬八公》該片改編自一個真實的故事,講述在大學做教授的主人公上野秀次郎意外接到友人饋贈的一條小狗,并因為種種原因將它留在家中,取名阿八,阿八很感激教授,每天早晚和教授一起搭車,風雨無阻地接送教授上班回家,后來教授因腦溢血意外死亡,阿八流浪于野外,卻依舊每天下午去車站等教授,最終在永恒的等待中結束它的一生。八公對主人的忠誠無疑是讓人感動的,學生看完電影,就會深刻體會到,為什么人要與小動物和諧相處?因為它們也有生命,有愛,甚至也知感恩,懂人情冷暖。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小動物帶給了我們什么?乳牛帶來了牛奶,蜜蜂帶來了蜂蜜,貓頭鷹會抓田鼠,青蛙會保護莊稼,只有人與自然,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才能保證生物鏈的正常循環。學生明白了與小動物和諧相處對自己,對生活的意義,他們內心深處自然會產生愛心,并將其滲透到生活中。
二、品質培養,趣味科普
思品教學的展開,重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個人素質,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讓他們對思品知識的理論本身產生興趣,只有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他們才會愿意自覺投入到學習中,讓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教師可以通過在日常生活中收集的科學知識,社會信息,人物趣聞,將思品理論融入其中,達到對學生的吸引。例如《伸出我的手》這一課中,教師就可以用“李素麗”的事跡來進行科普:李素麗只是一個公交車售票員,“李素麗服務熱線”便是以她的名字命名,她只是一個普通人,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也是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過程中,真正因平凡而變得偉大的人,為了能幫助更多人,她自學英語、手語,鉆研心理學、語言學,她被譽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群眾的貼心人。
通過這個事例,教師要讓學生理解,李素麗這個名字或許很普通,在公交車已經開始自覺投幣的今天,售票員這個職業已經漸漸被淘汰,但是人們依舊記得李素麗,這是為什么?學生聯系過往學習的知識,經過思考就能夠明白,因為她對工作擁有熱情,對群眾擁有愛心,因為她樂意幫助他人的品格,也讓她獲得人們的尊敬。教師同時也要告訴學生,李素麗身上體現出的愛心、素質、品格,對這個時代來說都是至關重要。冷漠的社會現狀是要靠優秀的個人品質來重新建立人與人、人與社會的信任,才能在長久的時間中慢慢去改變,學生明白了擁有良好個人品質對社會的責任與對個人的重要性,他們就會將這一點牢牢記在心中,并在生活中用以提醒和約束自己的個人行為。
三、豐富活動,學玩結合
要做好小學的思品教學,學玩結合也是方法之一,貪玩是學生天性,與其一味批評打壓,不如將這種天性運用在學習中。在學習《我們的民風民俗》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提前做好教具準備。現今由于外來務工等原因,學校的學生多來自全國各地,教師可以通過這個條件展開討論活動,你們的家鄉在哪里,家鄉都有哪些民俗?南方的學生可能會說,廣東人民重視傳統,他們從外面遷居回家都要祭祖,對傳統節日如清明節等都十分重視;北方的學生可能會說,河北由于天冷,人們多愛面食,新年時一大特色是各種冰雕。這時教師通過PPT等教具來展示中國各地的風貌,比如傣族的潑水節,人們穿上傳統服裝,靠互相潑水來表達祝福和喜悅。壯族的銅鼓節,人們靠擊鼓來表達歡樂的情緒。
教師要讓學生明白,泱泱中華,地大物博,每一個地方都擁有從古代繼承下來的不同傳統,民俗民風只有通過互相尊重,才能在未來獲得更好的延續和傳承。通過對展示的觀看,學生也會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和中華大地的包羅萬象產生無比的向往和興趣,同時也會明白,尊重他人的習俗也是對自我修養的保證。
思品課中的教學方法還有很多,對于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教學內容要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一個教師要不斷加強學習,不斷地進行知識更新才能適應當前改革的需要。憑我們原有的知識和經驗很難令學生滿意的接受,要把自己當作是一個學習者,在與學習合作交流中共同學習、共同受教育、共同陶冶情操。
參考文獻
[1]李志清.淺談小學思品課活動教學[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2.
[2]王紅軍.淺談小學思品教學[J].網絡導報.在線教育.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