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紅琳
摘要:針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其問題突出表現在語文閱讀教學程式化,語文閱讀教學形式化及語文閱讀延伸性不足等方面,且提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以期能夠使學生靈活掌握閱讀的技巧,感受閱讀的樂趣,體會語文的豐富魅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初中學生
語文閱讀是一種交流、溝通的方式,語言閱讀能力指的是處理文字的能力、接收信息的能力。在實際生活中,人們若想獲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內容,多以閱讀的方式獲取,例如看報紙、看書或者是微博閱讀等等。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閱讀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初中語言閱讀教學期間,需要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性格特點予以教學設計,關注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但是結合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實際情況而言,多存在著低效的問題,有必要實施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分析。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分析
縱觀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實際情況,其問題突出表現在語文閱讀教學程式化,語文閱讀教學形式化及語文閱讀延伸性不足等方面。
(一)語文閱讀教學程式化
當前很多學校在展開語文閱讀教學期間,教學程式化問題突出,僅僅是在指導學生自主閱讀,而后對問題進行解答,對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培養的關注程度不足,也會直接影響初中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興趣。
比如在講解朱自清《背影》這一篇內容期間,則存在著只是將文章劃分為若干個自然段,而后將一些重點知識書寫在黑板上,組織學生自主予以記錄,未能夠對課文中重點的內容進行詳細講解,學生對文章背后的時代特點、作者的思想情感等掌握不足。在這種情況影響下,則會直接影響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興趣,致使學生對閱讀的內容掌握不夠透徹,僅僅學習到一些表面性的內容。
(二)語文閱讀教學形式化
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語文教學的方式也在逐步發生著轉變[1]。傳統的板書式語文教學方法逐漸被多媒體教學方法取代,一些教師僅僅借助多媒體實施教學指導,將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放在觀看上,對學生語文內容的指導不足。在這種情況影響下,則難以幫助學生深入的理解語文知識,影響著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有效性。
(三)語文閱讀延伸性不足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很多教師在課前缺乏前期準備,未能夠對學生的學習目標進行科學制定,致使學生在語文閱讀學習期間,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并不夠充分,僅僅粗略的理解文章內容,但是對其深層次的文章內涵掌握不足。
初中語文教師在閱讀指導期間,需要引導學生實施適當的課外知識延伸,使學生能夠更加全面的了解文章創作的背景,作者的思想情感等,培養學生的閱讀想象能力,保持學生的語文閱讀積極性。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期間,可以通過創設閱讀教學情境,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展開合作競爭模式,積極參與閱讀活動及注重閱讀習慣培養,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等方式,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創設閱讀教學情境,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期間,教學可以巧妙應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創設閱讀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保持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2]。在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下,能夠使學生以觀看視頻、傾聽音樂等方式,了解文章的創作背景,對學生閱讀內容的深層次理解能夠奠定良好基礎。
以《變色龍》一課為例,教師則可以在課前應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變色龍相關的視頻、圖片等,使學生了解大致的情況,帶著客觀印象去學習、去閱讀,使學生能夠了解到變色龍之所以會變色,是因為保護自己。
(二)展開合作競爭模式,積極參與閱讀活動
常規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期間,僅僅關注學生的閱讀成績,閱讀后問題解答能力,但是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關注不足,在“灌輸式”教學方式下,忽視了學生的個體發展[3]。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期間,可以通過合作競爭的方式,創新閱讀教學的方法,使學生在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過程中,真正體會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比如在指導學生閱讀《背影》期間,教師則可以組織學生以合作的方式展開閱讀學習活動。3-6人為一個學習小組,為學生布置合作學習的任務。課前學生需要按照小組內成員學習任務的安排,查找相關的資料,標注相關的生字、生詞等等。在課堂學習期間實施內容的匯總,一同進行討論。在學生課堂討論后,教師可以通過“‘于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寫父親心里輕松與寫父親艱難地過鐵道為兒買橘是否矛盾?為什么?”等問題,檢驗學生的合作學習情況。
(三)注重閱讀習慣培養,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閱讀教學期間,教師需要關注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收集好句好段,增加學生的語文知識積累量[4]。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實施文章結尾的擴寫等等,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在此基礎上,教師還需要關注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對課程的內容適當予以拓展。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孔乙己》期間,則可以根據課文內容組織學生續寫,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教師還可以為學生講解當時的時代背景、社會現實等。
三、結束語
“讀書使人益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期間,很多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下,會直接影響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興趣,也不利于學生語文閱讀習慣的培養。教師需要在明確當前影響初中學生語文閱讀學習效果的基礎上,以創設閱讀教學情境,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展開合作競爭模式,積極參與閱讀活動及注重閱讀習慣培養,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等方式,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使初中學生能夠徜徉在語文閱讀的世界中,感受文字的魅力。
參考文獻:
[1]劉曉宇.新課改背景下如何借助互動方式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4):150+152.
[2]陸亞明.“微寫作”大文章——“微寫作”嵌入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初探[J].語文知識,2015(01):81-83.
[3]馬麗娟.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指導策略研究——以克拉瑪依中學語文教學為例[J].克拉瑪依學刊,2015,5(01):16-20.
[4]岳惺菡.運用人本主義心理學教育理論指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4,28(12):111-11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