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滿云
摘 要:語文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各個學科的基礎。在語文教學中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情懷。通過語文教學能夠使學生的視角得到豐富。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學的語言藝術比較重要。良好的語言藝術,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建優(yōu)質(zhì)的課堂教學氛圍。因此,加強小學語文教師語言藝術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合理運用語言藝術。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語言藝術
語言藝術合理應用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便會使課堂教學氛圍更加活躍,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語文知識的魅力和價值。在此,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該注重自身的語言藝術,為學生創(chuàng)建高效的語文教學課堂。本文重點闡釋了小學語文教學中語言藝術的實際運用。
一、背景知識的講解突出“故事性”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好奇心比較強,教師在教學中便要緊緊抓住這一關鍵點。在教學中,教師應該運用教學語言把學習中的知識通過故事的形式為學生呈現(xiàn)。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得到激發(fā)。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講解故事型內(nèi)容,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真正領會語文學習的重要性。比如,教師在講解北師大版小學語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過程中,要對作者的相關信息進行詳細介紹。但是,運用生硬的語言給學生講解作者信息,不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此,教師可以運用故事的方式向?qū)W生呈現(xiàn)魯迅先生的生平以及故事。這樣學生就會對魯迅先生有一個全面的認知,作者便不再是一個冷冰冰的知名人士。這樣有趣的故事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1]。
二、課文內(nèi)容的引入突出“啟發(fā)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學習。針對一篇具體的課文教師應該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跟上教師的步伐。同時,教師也應該在潛移默化之中影響學生的語文學習思維,防止學生產(chǎn)生特定的學習模式。只有運用有效的認知模式,才能夠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問題的引領下積極思考,并且緊跟教師的步伐。我們以《狼牙山五壯士》為教學案例,讓學生針對《狼牙山五壯士》的描寫展開思考,學生通過頭腦風暴的方法展現(xiàn)自己的觀點。教師在教學中不要直接否定學生的意見,應該積極地激發(fā)學生思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便可以設置教學問題。比如“文章中如何描寫狼牙山五壯士,展現(xiàn)了狼牙山五壯士怎樣的品格和特點?”在這些問題的引領下,學生就會更加全面地思考和理解文章。在積極探討的過程中也會收獲頗多。在此,加之教師的引導,便會呈現(xiàn)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2]。
三、課文正文的分析突出“知識性”
在語文課文講解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運用故事性、啟發(fā)性的教學模式。同時,教師還應該堅持適度性的教學原則。在講故事的過程中無意識地把孩子帶入語文知識海洋中才是教師教學的目的。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對課文的分析,讓學生掌握相應的基礎知識。比如,語文教學中的漢字基礎、閱讀和知識技巧以及作文寫作方法都是學生應該重點掌握的。教師必須讓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學習,通過對課文的有效講解,讓學生摘抄具有代表性的語文知識,隨之引導學生進行相應的記錄。比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窮人》的過程中,課文中會涉及環(huán)境描寫。在此,教師應該向?qū)W生講述環(huán)境描寫以及環(huán)境描寫的具體作用。這個時候?qū)W生針對該知識能夠進行透徹的理解。環(huán)境描寫在中學也是重點內(nèi)容,這對以后的學習會產(chǎn)生很大的幫助[3]。
四、正面提示與鼓勵貫穿全程
在教學中被認可,是學生內(nèi)心極度渴望的東西。認可也是教師對學生的一種鼓勵。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經(jīng)常鼓勵學生,那么學生學習便會產(chǎn)生巨大的動力。教師鼓勵的對象既可以是優(yōu)等生,也可以是學困生。一般來說,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教師應該運用語文學科的優(yōu)勢,對學生進行表揚。在表揚之后會使學生更加努力學習。同時,每個學生都有獨特之處,針對不同的學生,教師應該運用不同的表揚方式。在實際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抓住學生的學習特點。針對學習成績偏差的學生,教師應該予以針對性的引導和鼓勵。針對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教師應該在鼓勵中加以批評,不能讓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自滿。這樣,教師在鼓勵的過程中,便要合理運用語言藝術,讓學生能夠接受教師的批評與鼓勵,以此展現(xiàn)出高效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課堂語言藝術尤為重要。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還應該關注自身的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可以運用故事性、啟發(fā)性以及知識性的教學模式,為學生展現(xiàn)出不同的語言特色。同時,教師還應積極鼓勵學生,為學生營造輕松、自由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下真正愛上語文。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漸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徐偉.關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語言藝術探討[J].中華少年,2017(20):33-34.
[2]張琴.試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語言藝術[J].語文天地,2015(24):22.
[3]趙倩.師欲善其教 必先美其言: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J].課外語文,2015(16):1-2.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