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坤
摘 要:新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是按照“情境圖+問題串”的模式設計的。學生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是學習數學的歸宿,解決問題能力的高低關鍵看根據情境圖思考問題能力的高低。因此,培養學生根據情境圖思考問題的能力,對學好數學尤為重要。根據教學實踐探索,從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圖習慣;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創新學生思維;學會等待和集思廣益,鼓勵多樣化的方法等幾方面進行剖析、總結。
關鍵詞:小學生;思考能力;實踐探索
目前,我區小學二年級學生使用的是新北師大版數學教材,其編寫特點是:圖文并茂,生動形象,精心設計“情境圖+問題串”的呈現方式。這種編寫方式考慮到小學低年級學生識字不多,文字理解能力不強等特點,采用情境圖附以簡單文字的形式展現,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數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升自身的數學素養。那么,如何提高二年級學生根據情境圖思考問題的能力呢?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圖習慣
在低年級學段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圖習慣,對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尤為重要。那么,如何培養呢?
1.明確目的
我們在數學課上觀情境圖的目的就是要解決問題。誠然,在引導學生觀情境圖的時候就給學生明確目的,不要做與目的無關的事情。這樣就可以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圖習慣,并且還可以提供獲取數學信息的有效度,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
2.準確獲取有效數學信息
在教材中呈現的情境圖中,避免不了會呈現出少許與解決問題無關的信息,因此,在引導學生觀情境圖之前,要讓學生明白我們解決問題需要哪些信息,然后再讓學生帶著問題從情境圖中收集有效數學信息。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教給學生辨別有效信息與無效信息的能力。
二、努力提升學生的思考力
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是我們的落腳點,理解問題和準確獲取有效信息是我們解決問題的出發點,恰當思考問題則是我們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思考問題就是為解決問題尋找突破口或合適的方法。
1.積極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我們要從低年級開始培養小學生的問題意識,理解問題的意思和問題所考查的知識點是解決問題的突破口。解決問題找到突破口是關鍵,比如,新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第43頁的“買電器”情境圖下的第一個問題:“買1臺洗衣機和1臺電視機一共要花多少元?”,看到這個問題要讓學生能聯想到一年級學習的“誰和誰一共多少”的問題,一看到這樣的問題就知道是要把兩個量和在一起的意思,用加法來解決,找到這個突破口之后,接下來的問題就簡單了,學生可以聯系數數、計數器以及數的意義來解決這個問題。
2.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學生思考力的高低受學生思維品質的影響。學生的思維品質集中體現在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創造性、批判性。那么如何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呢?在教學實踐中我是這樣做的:
(1)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
培根在《論讀書》中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可見讀書對提高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性。
(2)激發興趣,降低難度
興趣是努力的先導。無論做什么事情,只要對這個事情感興趣,就會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盡一切努力做成功。就算是不成功,也是盡心盡力了。我在激發學生興趣方面多采用舉學生身邊且是學生感興趣的例子。另外,在講授一個新知識點時,適當降低難度,采用遷移的方法,平穩過渡,讓學生體驗成就感。
3.創新學生思維
在創新學生思維方面,我除了在課堂教學中訓練,還注重給學生講一些創新思維的小故事。比如,“司馬光砸缸”,常人思維是把人從水中脫離而成功救人。在當時,水缸又是那么大、那么高,司馬光采用逆向思維,想通過使水脫離人的方式救人,想想這個方法很可行,舉一塊石頭把缸砸破,水流出來,水脫離人了,人也就得救了,問題也就成功解決了。
通過這樣的故事,學生感覺收獲很大,好像被禁錮的思維一下子給激活了,發散了。
4.學會等待
全國著名小學數學教育專家吳正憲在2015年的“安徽青年報高端培訓”會上強調:“等待”也是一種品質、也是一種教育。她在講“用字母表示數”這節課時,大屏幕出示一組學生年齡和老師年齡,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學生與老師年齡之間的關系。此時,吳老師特別強調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去觀察、發現和總結。其結果是學生從不同角度總結出學生與老師年齡的關系,效果很好。
從中,我們也要受到啟發,學生思考是需要一個過程的,要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和空間。耐心等待,靜等花開。這樣,學生的思考能力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升。
5.集思廣益,鼓勵方法多樣化
在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時,鼓勵使用多樣化的方法,發散學生的思維,必要時可以采取小組討論的方式,集思廣益,從多種方法中選擇最優的方法。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而且還能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學情境圖呈現的是問題情境,解決問題所需的信息都在情境圖中,在二年級學生識字不多的情況下,情境圖呈現信息比純文本呈現信息要更有助于學生理解題意、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的前提是理解題意,思考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參考文獻:
[1]陶幼明,劉濤.一題多解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J].繼續教育研究,2011(4).
[2]李芬.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小學),2015(3).
[3]黃輝.讓生活問題走進數學課堂,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J].新課程(教研),2011(9).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