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清娟
摘 要:為了改變目前語文閱讀教學少慢差費的問題,學者及一線教師們探索出了群文閱讀教學。在實踐中看到了它具有很大的價值但仍存在不少問題。而在“互聯網”背景下興起的閱讀教學完全顛覆傳統教學模式,因其優化了課堂時間、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等優勢成為當今教育的一種趨勢。“群文閱讀”是近幾年出現的一種與傳統語文課堂教學不同的、全新的閱讀教學方式。面對這一新的課題,遇到過許多認識上的困惑與實際操作過程中的困難。然而,信息技術為研究帶來便利,為“群文閱讀”這一課題的研究工作提供幫助。
關鍵詞:信息技術;群文閱讀;研究
關于群文閱讀的概念,綜合學者們的定義就是從單一文本走向了多文本的教學實踐,群文閱讀打破了以“單元整合”的傳統閱讀教學,教學文本不僅是課內,也可以是課外。因此“1+X”群文閱讀教學模式逐漸形成。這是基于課內課文教學展開的群文閱讀,“其‘1指教材內制定的一篇課文,也可以指這篇課文的一個典型特征(即‘議題),這個‘議題可以是內容角度、可能是表達的特點、故事中的人物特點、作者、觀點……。”這種組文方式因其線索豐富、邏輯性強,能發揮出閱讀策略指導的優勢,還能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因此本文所指的“群文閱讀”即“1+X”的群文閱讀教學。群文閱讀的理念強調:強化學生主體性,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合作探究精神和思辨能力;回歸真實閱讀情景,提高閱讀效率;增加閱讀量實現課內外銜接等。可見,群文閱讀若能合理應用于語文閱讀教學,對提高閱讀教學質量有重要的作用。
“群文閱讀”是近幾年出現的一種與傳統語文課堂教學不同的全新的閱讀教學方式。群文閱讀教學就是把一組文章,以一定的議題組合在一起,指導學生閱讀,并在閱讀中發展出自己的觀點,進而提升閱讀力和思考力。一般在一節課里呈現三四篇甚至七八篇文章。面對這一新的研究課題,我們遇到過許多認識上的困惑與實際操作過程中的困難。然而,信息技術為我們的研究帶來了便利,為“群文閱讀”這一課題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幫助。但是,目前關于“群文閱讀”的研究還有待深入,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不少問題。如:群文閱讀教學目標不明確;現行群文閱讀模式不能兼顧語文教學的人文性與工具性;現行群文閱讀實施過程中對學生的主體性的關照還不夠;群文閱讀的評價體系還不夠完善,阻礙其長遠發展等問題。因此,群文閱讀教學模式還需借鑒先進的教學理念進行調整。
一、獲取網絡信息,提供“群文閱讀”研究的理論支撐
“群文閱讀”作為一個嶄新的研究課題,尚屬探索階段,需要海量的理論資源。由于沒有“群文閱讀”這一研究相關的書籍,實驗教師無法準確地把握這一課題的研究方向及研究內容。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就需要通過網絡獲取當前國內在這一方面研究的理論和實踐成果的資料,為課題的順利研究提供理論支撐。
二、發揮網絡優勢,搭建“群文閱讀”研究的交流平臺
1.創建專題博客,發布研究成果。課題組組長注冊“小學高年級群文閱讀策略的研究”專題博客,在博客上發布課題實施方案、階段性研究計劃、實驗教師的論文等內容,借助網絡,達到研究成果交流共享的目的。
2.建立BBS論壇,開展網絡研討。在校園網開辟了BBS論壇,及時發布討論主題,實驗教師發表自己的觀點,展開理論的探討。借助網絡優勢,實驗教師在理論探討中,碰撞出了思維的火花,推進了課題研究的進程。
3.創建工作QQ群,溝通日常工作。建立“群文閱讀課題研究QQ群”,及時發布工作動態,使網絡的便捷性和時效性在課題研究中得以最好的發揮。
4.創建學生網站,展現學生風采。“群文閱讀”的研究,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課題組通過學校網站,開辟“學生天地”專欄,及時發布學生的優秀作文,既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又為其他同學搭建了學習的平臺。
三、打破版本界限,重組“群文閱讀”教學的閱讀文章
“群文閱讀”研究的過程中,最大的難題就是“議題”的確定和“群文”的選擇。“議題”是關聯一組文章的一個話題。確定了“議題”后,就要選擇幾篇文章才能開展教學。而“群文”的選擇過程中,網絡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1.從各個版本中按“議題”搜集、重組教材。學生閱讀的“群文”一定要選擇那些名家名篇,而這些文章,分布到各個版本的教材中。而教師和學生都沒有其他版本的教材。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教師根據“議題”,通過網絡,從其他版本的電子教材中獲取需要的文章,供學生在上課時閱讀。
2.從電子讀物中按“議題”搜集、重組教材。有一些文章是其他版本的教材中沒有的。而電子讀物就成為獲取這些文章最好的來源。
四、整合優質資源,打造“群文閱讀”教學的高效課堂
1.運用多媒體導入新課,激發學趣。導入新課是一堂課中提供給學生的第一感知,通過多媒體課件中的音樂、圖片、動畫、影視,提供多樣化的外部刺激,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使他們耳濡目染地進入課文所描述的情境。
2.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促進感悟。用多媒體將聲、像、動畫等多種手段融合起來,營造強烈的氣氛,可以觸動內心,使人身臨其境,產生共鳴。在閱讀教學中成功地激發學生的情感,可以讓學生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自覺與作者進行心靈的交流,從中受到熏陶和啟發。
3.運用多媒體呈現資源,突破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恰如其分地運用多媒體手段,將有助于化解學生認識活動中的難點。備課時要找準信息技術的最佳作用點,恰當地選擇信息技術來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深化學生的情感活動,實現課堂教學的結構優化,提高語文教與學的效率,改善教與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方,馮華.群文閱讀中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結合策略研究[J].新課程(上),2017(1).
[2]吳亞瑞.當PIRLS理念遇見語文閱讀策略:以《唯一的聽眾》為例[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6(10).
[3]李爽,王朔.從“作者之死”談“群文閱讀”:“群文閱讀”中的文本、學生及教師關系解讀[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26).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