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宗蘭
摘 要: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當中,所需要做的不僅僅是規范班級的秩序,更為重要的是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德育滲透,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德育素質,從而促進與保障學生的長遠發展。基于作者自身的實際工作經驗與學習認識,主要對如何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當中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德育滲透提出了部分探討性建議,以期能為教育工作的實踐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德育滲透
一個人的德育素質能力如何,直接影響著其一生的長遠發展。從幼兒階段進入小學之后,學生的認知、閱歷開始變得越來越豐富,身心發育也更加快速,這個時候其精神思想、人格品質、道德意識以及審美觀念等都將加速形成,甚至是完全的“固化”,而且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為此,作為班主任必須要在班級管理工作當中,對學生做好德育方面的滲透教育,引導其形成良好的德育素質,這樣才能對學生的長遠發展起到促進與保障作用。
一、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下,班主任必須要在班級管理工作當中認清自己角色的轉變,將學生擺在與自己對等的地位上來,尊重學生、認可學生的主體地位,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不能再以高于學生的姿態,采用制度來強制性地約束學生,這樣的做法對學生良好德育素質的形成其實無益。
例如,在實際的班級管理工作當中,班主任必須要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對班級管理工作的一些看法和建議,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班主任對他們的尊重和重視,對于學生合理的建議,班主任必須要認真地采納,對班級管理工作進行改進,這樣一來學生就會對班主任產生一種信賴、親近的好感,對于班主任的教育、引導也會更加積極接受,進而自覺約束自身的思想、行為,形成良好的德育素質。
二、組織學生進行自主班級管理
為了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德育素質,班主任不妨組織學生進行自主班級管理,即讓學生自己作為管理者,去對班級實施管理,這極大地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能夠強化他們的自律意識、自我管理意識,所以在自主班級管理過程當中,學生便能夠逐漸自主地形成良好的德育素質[1]。
為了有效地推進自主班級管理,班主任需要幫助學生組建管理團隊,即傳統的班干部隊伍,但與傳統的班干部選用機制不同,班級自主管理下的學生管理團隊組建必須要具有公平性、民主性、普遍性,也就是說要讓所有的學生都有機會成為管理團隊中的一員,負責紀律、清潔、值日的人員輪換,真正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而且,班主任應當通過與學生的商議,共同制定班級管理制度,這可以提高學生對管理制度的認可程度,確保這些制度被執行、落實到位[2]。在這樣的自主管理之下,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自我約束意識以及德育方面的綜合素質都可以得到良好的、自主的發展。
三、開展、利用好班會活動
班會是學生班集體活動的重要形式,在班級管理工作當中,班主任應當將其利用起來,開展好班會活動,通過班會活動來改進和完善班級管理,同時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例如,在班會活動當中,班主任一方面要組織所有的班級學生對近期的班級管理工作情況進行總結,提出進步的地方,分析尚待改進的環節,集思廣益共同提出班級管理的改進與完善建議。另一方面,班主任還應當根據不同的德育內容,設置針對性的班會主題,如遵紀守法、尊老愛幼、熱愛集體、熱愛祖國,以及良好的社會公德行為、幫助他人、分享合作,和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審美觀念等,然后讓學生以文藝表演的方式來參與班會,從而得到潛移默化的德育滲透,養成良好的德育素質。
四、予以學生積極的評價
來自于班主任的評價,對于學生良好德育素質的自主形成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因為學生尤其是小學生的心理非常敏感,特別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如果班主任給予學生的評價過于消極,總是強調學生哪些方面還有不足,就會極大地打擊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這樣一來他們就可能自暴自棄,難以使他們自主形成良好的德育素質。
為了避免類似的情況發生,在班級管理工作當中,班主任給予學生的評價應當要帶有積極性和鼓勵性,不能吝嗇對學生的贊賞,應當及時地肯定和表揚學生在德育素質方面的進步,要讓學生知道自己哪些方面的思想、行為表現是正確的,并讓學生知道班主任是非常重視和關注他們的,他們任何的進步都被班主任看在眼里,且非常認可他們的進步,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鼓勵他們做得更好。當然,對于學生在德育素質方面存在的缺陷與不足,班主任也要委婉地指出來,和學生一起共同探討德育思想、行為的改進方案,引導學生不斷完善自身的德育思想、德育行為,最終自主形成良好的德育素質[3]。
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當中,班主任要重視并切實做好對學生的德育滲透,幫助和引導他們形成良好的德育素質,進而促進與保障他們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賴則秀.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中國農村教育,2017(4):31-32.
[2]黃小輝.如何提高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實效性[J].西部素質教育,2017(2):43-44.
[3]楊輝,高娜娜.新形勢下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措施[J].學周刊,2017(7):194-195.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