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敏慧
摘 要:《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指出:“器樂教學對于激發學生音樂興趣,提高對音樂的理解表達和創作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毙抡n改下素質教育如火如荼地在音樂教學中不斷推進,毋容置疑,音樂課堂離不開器樂教學,器樂教學是音樂課堂上重要的學習內容,師生都必須重視。而口風琴以她優美的音色、準確的音高以及簡單易學、攜帶方便的優勢,被視為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首選樂器,為音樂課堂注入了新鮮的活力。作為城關區“口風琴特色學?!?,長期把口風琴教學滲透在小學音樂課堂之中,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與摸索,口風琴教學在豐富音樂課堂和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下面是在口風琴教學實踐中的一些探索與體會。
關鍵詞:口風琴;音樂課堂;口風琴教學;有效方法
口風琴以她優美的音色、準確的音高以及簡單易學、攜帶方便的優勢,被視為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首選樂器,為音樂課堂注入了新鮮的活力。我校從2000年開始開展口風琴教學,在多年的嘗試與教學的實踐中,口風琴對豐富音樂課堂教學和培養學生音樂素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逐漸積累了一些教學方法。
一、建立良好課堂常規,培養扎實基本功
音樂課堂上的口風琴教學,是以大課堂方式集體教學,所以,作為一名合格的音樂老師要結合班級學生實際情況,全面考慮,有的放矢,建立良好的課堂常規,按照相關的要求,正確擺放口風琴、科學插放吹管。在音樂課堂上,學生科學的坐姿為腰和背都要挺直、腳踏實地,在基礎訓練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規范的指法和準確的呼吸,口風琴是將手指的操作與氣息的運用相結合的一門樂器,兩者缺一不可。在教學時,老師要積極引導,讓學生的手指和呼吸兩者盡量協調一致,這樣的配合是演奏出動聽的音樂的基礎,多練習,才能熟練掌握,正所謂熟能生巧。另外,老師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有選擇地傳授相關的樂理和識譜知識,提高學生認識水平,學生學習起來就得心應手了。學生的指法訓練、氣息訓練、識譜和樂理知識學習,三者緊密結合,各有側重,共同展開,彼此滲透,相互促進,為口風琴吹奏出美妙而富有感染力的的聲音奠定良好的基礎。為了培養訓練學生正確的手型,我精心編創了符合小學生心理特點的手指操、手型操、抬指操,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把跨指法比喻為過橋,把穿指法比喻為穿山洞。我還編創了彈奏要領口訣:“小手臥雞蛋,五指要分開,手腕要放松,指尖在彈奏?!边€可以通過把手放在膝蓋位置保持好,使大指二指呈C型的方法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手型。這些新穎有趣的方法能使學生記憶深刻。在呼吸訓練中,我采用生動易懂的方式訓練呼吸。例如吸氣時就像聞到了牛肉面的清香,深深地用鼻子吸氣,然后像微風吹拂一樣慢慢地把氣呼出來。模仿拖拉機的突突聲或者是夏天小狗喘氣的聲音都可以有效訓練學生的氣息,不會使學生感到枯燥無趣,又增添了趣味性。吐音練習是口風琴教學中最常用的一種技能,我通過吹紙條的游戲讓學生感受,即學生用嘴巴對著小紙條發出“Tu,Tu,Tu,Tu”,吐音時節奏的變化使紙條時而跳動時而飄起,學生們玩玩學學,在游戲中輕松掌握了吐音要領。這些情境化的基本功學習,既培養了學生的音樂素質,又培養了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枯燥難懂的口風琴知識充滿愉悅性。
二、唱與奏互動,豐富課堂內容
音樂和樂器兩者之間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樂器是音樂更為直觀的表達方式,學生通過樂器的學習能夠更好地了解、感知音樂的旋律和節奏,從而增強對音樂的感覺。在小學音樂課上,教師可以將歌曲的學習與口風琴的學習結合起來,在學生初步掌握了口風琴的基本要領后,可以將口風琴作為教學的輔助工具,讓學生在學習歌曲的同時加入口風琴的演奏,既能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又能充實課堂教學,使音樂課不再只是單調地學習唱歌。對新樂曲的學習,第一步先在口風琴上進行摸指練習;第二步識譜、唱譜,主要練習吐音和換氣;第三步師講解指法,學生分句練習指法;第四步生邊默奏邊唱譜;第五步師分句演唱樂曲,學生默奏。當學生的指法熟悉后,教師就可要求學生用口風琴進行吹奏。這樣既加強了技能訓練,又保證了課堂的秩序,整個課堂始終保持規范卻又充滿積極好學的氣氛。
三、開創情境教學,提升演奏技能
著名音樂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該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獲得的主動參與者?!蔽以诳陲L琴與音樂課的融合上注意方法的運用和教學策略的運用,讓學生在學習口風琴的過程中不斷加強對音樂的感悟和體會,從而使口風琴真正的成為學生學習音樂的助手,使學生更好地感知音樂的魅力。口風琴的教學方法靈活多樣、不拘一格,為了讓學生的學習更加有效并充滿情趣,在口風琴訓練中,我摸索出一套適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法。
學習一首新樂曲之前,我先用口風琴進行師范,再讓學生對照樂譜,跟琴進行唱譜練習,之后,學生按節奏讀出曲譜指法并桌奏,接著我用口風琴分句彈奏旋律,學生在口風琴上進行摸指練習。然后學生小組分句接龍演奏,一遍練習完成后再進行交換,以提高學生演奏口風琴的興趣。同時,我還精心挑選出幾位演奏水平較佳的學生擔任“領奏員”,他演奏一句,其他學生跟奏一句,這樣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輕松愉悅,不再對演奏感到恐慌、厭煩。在學生們練熟樂曲后,通過開展“表演競技場”的活動,讓他們進行演奏PK,挑戰自我。學生主動參與到情境表演活動中,感受口風琴的獨特魅力。這一活動既發揮了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又提升了學生的演奏水平。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笨傊?,小學口風琴教學方法靈活多變,只要我們本著從興趣入手的宗旨,一定會摸索總結出更多適合于小學生的有效方法。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