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
摘 要:2001人教版教材中關于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定義是特指在小學生階段進行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對語文的基礎知識的學習,包括聽說讀寫、資料收集、資料的整理運用等各種能力提升的一種綜合性學習。
關鍵詞:有效;開展;綜合性學習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是集聽、說、讀、寫、各方面內容為一體的教學內容;是通過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qū)等教育資源,為學生構建一個開放、多元的學習環(huán)境;是為學生提供一個多渠道、多層面學習的機會;是一個拓寬學生學習時間和空間,增加學生語文課外實踐的機會。因此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要增加學生語文課外實踐的機會,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整體推進。下面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談談我的看法。
一、正確選題,恰當引導
“正確選題”是有效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前提條件,在教學活動中,我們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能力、興趣愛好等,充分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主題。
例如: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是以“多彩的生活”為主題的。《我們的民族小學》是第一篇課文。孩子們通過學習感受到不同民族的孩子在同一所學校里學習展現(xiàn)出來的團結友愛。課后練習提出要開展“記錄自己課余生活”這項綜合性學習,并且提示了便于操作記錄的方法:“可以用文字敘述,可以填表格,可以畫圖畫……”考慮到孩子們初入三年級,對“語文綜合性學習”不太了解。在課堂上我提供記錄示范供學生參考,引導他們記錄自己的情況。這與他們的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單元口語交際時,孩子們興趣盎然、滔滔不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二、目標明確,及時布置
新學期教師拿到語文教材,我認為首先要對本學期本冊教材通讀幾遍,對大單元主題下的教學內容了然于胸,尤其是對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內容和目標要做到心知肚明,布置任務要及時、便捷,要讓學生清楚地知道本次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目標到底是什么,具體該如何操作,老師要教給一定的方法。
我剛剛結束了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保護環(huán)境”的教學任務。在單元導讀里,編者以生動的語言為大家描繪了人們理想中的生活環(huán)境,緊接著又用幾句簡短的話概括了本單元課文的主要內容,初步提出了本次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相關要求:要孩子們對自己生活周圍的環(huán)境注意觀察,引起學生對保護環(huán)境的思考。《一個村莊的故事》是本單元的第一篇精讀課文,作者一開始描繪了一個水清、天藍、森林蔥郁、空氣甜潤的小村莊,結尾用一句 “什么也沒有了,包括用斧頭得來的一切”,把人類破壞森林、破壞環(huán)境的結局凸顯得淋漓盡致。上課時孩子們滔滔不絕地表達,我看得出來孩子們與教材、與作者之間產生了共鳴,此時我恰到好處地布置了本次的語文綜合性學習任務——“開展一次調查周圍環(huán)境的活動”。通過三個方面的提示:關注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生態(tài)平衡、綠色環(huán)保,提出了活動的內容,而且在本次活動的形式上也提出了一些建議。在接下來三篇課文的學習后,教材明確提出了“綜合性學習提示”,建議學生將收集到的情況進行深入交流,規(guī)范整理材料,確定展示形式等,為園地口語交際、習作和成果展示的學習做好了準備。孩子們做的標語牌、寫的倡議書、畫的環(huán)保畫、辦的手抄報等,顯示了本次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有效和高效。
三、啟迪引導,激發(fā)興趣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應該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讓學生自覺主動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在綜合性學習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這也是我們做教師的首要考慮的教學策略。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是繼第二單元后又一個關于“環(huán)境保護”的單元。在教學本單元之前,我用第二單元的教材作影子,精心設計了單元導語:孩子們,地球是我們人類共同的家園,可是在茫茫宇宙中她已不再生機勃勃,而是傷痕累累,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此時我引入一個典型事例激勵學生:北京有一位名叫王君婧的小朋友,從4歲起跟著父親撿拾廢舊電池,足跡遍布大半個中國,三年時間收集了10萬余節(jié)。2001年,她獲得了“最小年齡穿越滇藏、新藏公路的人”和“收集廢電池之最”兩項吉尼斯世界紀錄。學生的興趣一下被激發(fā)出來,孩子們有的做了標語牌,立在了學校的花壇草坪上;有的在家長的幫助下到黃河邊調查河水污染情況;有的拿起畫筆完成了一幅幅生動的科幻畫和手抄報……
四、八仙過海,各顯其能
每一次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最后一定要進行成果展示和交流匯報,讓全體學生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同時也展示了孩子們各個方面的綜合能力。
例如,在進行“我的童話王國”語文綜合性活動匯報時,我根據(jù)同學們的特長、性格,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給他們分組。孩子們的回報方式多種多樣:有的小組通過圖書館閱讀,上網(wǎng)查找童話知識,知道了童話的分類,如中國童話有張?zhí)煲淼摹恫粍幽X筋的故事》和葉圣陶《祥哥的胡琴》,外國童話有《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有的小組對童話的語言感興趣,了解到童話的語言有不同的風格,如安徒生《海的女兒》是詩意美;《皇帝的新裝》是夸張美,《丑小鴨》是自然美;還有的小組先觀看了《白雪公主》故事書的VCD,又在上網(wǎng)找到了《白雪公主》的劇本,利用課下和放學后的時間進行排練,在課堂上成功演繹了《白雪公主》片段……孩子們盡情展示著自己的學習成果,真正把課堂還給他們了。
綜上所述,語文綜合性學習是將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放在一起的,他們構成了語文學習的五個方面,同時它又是聽說讀寫、思維拓展、想象創(chuàng)新的最佳整合方式。因此,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充分發(fā)揮語文綜合性學習的作業(yè),增加學生語文實踐活動的機會,促進學生各項語文素養(yǎng)和語文能力的整體推進和協(xié)調發(fā)展。
參考文獻:
彭春霞.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評價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