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華
摘 要:課標提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新的理念,是課改的重點,也是我們在教學中不容易把握的難點。在小組活動中使用導學單,將有效地發揮學生自主探究的積極性。“導學單”是教師為學生學習設計的有目標、有內容的學習方案,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建構知識能力的一種重要媒介。
關鍵詞:導學單;自主探究;有效利用
新數學課程標準提出了對學生“四基”“四能”“三會”“六素養”的培養,強調了“面向全體學生,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理念,這是課改的重點,也是在教學中不容易把握的難點。在小組活動中使用導學單,將有效地發揮學生自主探究的積極性。“導學單”是教師為學生學習設計的有目標、有內容的學習方案,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建構知識能力的一種重要媒介,它恰恰彰顯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要把課堂還給學生”的理念。在教學實踐中,我嘗試在數學課堂上使用導學單,正如岔路上的指示路標,讓學生明確了前進的方向,使得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中解除了顧慮,放飛了思維。
一、一單激起千層浪
現在的學生大多數見多識廣,個性鮮明,可又千差萬別,就一節數學知識而言,他們的認知水平大大不同,有些學生可能已經掌握了部分新知,而有些學生甚至連舊知都遺忘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都不喜歡上課時教師滔滔不絕的講解,因為學優生已無需聽講,學困生又理解困難,當他們聽得云里霧里時學優生往往已經道出了算理,說出了答案,這樣在大班額教學中教師要兼顧每個學生真是難上加難。尤其是學困生,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中,他們往往不敢主動回答問題,害怕自己不正確的回答引來其他同學的嘲笑。他們也知道那么多的學生,那么短的時間,教師也不可能時時讓自己回答問題,長此以往,這些學生就變成了課堂上的觀眾與聽眾,學習沒有了積極性。但如果使用導學單,效果就不一樣了,在小組之內探討交流,爭強好勝的他們再也不會一直沉默了。因為只有4個人,每個人都需要發言,為了不至于在小組內太被動,他們會以導學單為契機,主動探究導學單上力所能及的問題,他們誰也不愿意自己在小組內是一個旁觀者,這時每個人都會自覺鉆研課本,此時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成了他們自己的事情。小組學習中,可以看到他們爭先恐后地回答問題,大家各抒己見,互相補充,群策群力,如此一來學困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也有了主動性,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二、一單導學目標明
設計導學單要精細而準確,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全過程,又要關注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導學單的設計一般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舊知回顧和課前預習,通過典型題目一步一步、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看書、自學、思考、探究,讓學生在課前通過認真閱讀教材,努力尋找自己儲存的舊知,為新知的構建鋪路搭橋,能自己解決的盡量不帶到課堂,碰到實在不懂的知識點、難以解決的問題時做好標注,完成課前的第一次自主預習。另一部分為學生發現問題,質疑問題,解決課前預習中的盲點,通過小組內的交流討論,合作探究,并在教師的點撥指導下,完成第二次的內化學習。這種設計為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提供了條件,明確了學習方向,每個學生的學習時間也有了保證,思考深度得到了加強,做到了課前充分準備,課堂有的放矢,有效提高了學習效率。
三、合理掌控導學單
課堂教學中,教師好比導演,學生就是演員,每一個演員的成功離不開導演搭建的平臺。教師要激勵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營造良好的氛圍,為學生搭建表現的舞臺。用導學單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要通過導學單,努力讓每個學生充分發揮角色,主動探索新知,為劇本的精彩綻放盡心盡力,讓課堂充滿魅力與活力。教師仔細檢查導學單,了解各個層次的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時了解學生,根據發現的問題,來確定教師的講解。重點和疑點放手讓學生討論,提出的問題放手讓學生思考解答,結論或規律放手讓學生概括,知識結構體系放手讓學生構建。但學生學習的每一步教師都要主導與掌控,教師如同引橋,學生如同汽車,課堂如同高速公路,這樣才可以在高速路上順利通行。
四、課堂達標訓練,完善評價體系
想要充分發揮導學單的作用,不讓導學單流于形式,教師要緊扣教學目標,設計當堂訓練題目,限時限量,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檢查,搜集答題信息,典型題目教師重點講評,展示解題的思維過程,針對出現的問題,再及時補充練習題,給學生內化整理的機會,真正發揮學生學習的有效性,挖掘每個學生的最大潛能。同時讓小組成員之間做好對學習效果的互評,設立獎勵機制,激勵每個孩子的學習競爭性。
總之,導學單的設計和應用方法多樣,但目的是唯一的,那就是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始終圍繞問題自主探究,放飛思維,拓展能力。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