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維
在小學教師這個崗位上工作了二十多年,每接到一個班,都會碰到一些“個別的”孩子,他們經常出現各種狀況:自由散漫、隨心所欲、不守紀律、惹是生非、不寫作業、對老師課堂上講的內容一問三不知等。對他們的教育也考驗著老師的耐心和智慧,是所有老師的煩惱。
那么,我們怎樣才能更好地教育這些小學低段“個別的”孩子呢?這就要求我們老師要創新愛的方式,擁有一份愛的藝術和智慧。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
一、尊重孩子,摒棄成人的權威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教育者的使命,就是使孩子各方面得到和諧的發展。而這種和諧發展的前提是對每個學生個性的尊重。”
小學低段的孩子,都是六七歲的年齡,正是對周圍事物充滿好奇和幻想的年齡,總想親自試試、做做,我們往往低估孩子的能力,想當然的給孩子一些指令、規則和要求,當孩子有所違背時,“因為老師的時間有限、因為孩子的問題細碎、因為孩子的屢教不改”,便大發雷霆,簡單粗暴地對待,孩子只能被動地接受老師的指令,甚至是呵斥和批評,所以,這就要作為師者的我們摒棄成人的權威,要充分理解和信任孩子,尊重孩子,善于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創設展示的平臺,讓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用放大鏡看孩子的優點,用理解和寬容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不良行為,從而拉近師生間的距離,與孩子成為真正的朋友,讓孩子“親其師,信其道。”
二、走進孩子,建立“愛的通道”
2017年12月我參加了在杭州舉辦的“班主任綜合素養力提升專題研修”培訓班,朝暉中學的優秀班主任費老師說:“愛,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學生感受到了什么?!睂W生在乎的是你說話處事時的態度,而不是你說了什么內容。愛學生就要建立與學生的“愛的通道”,你對學生的付出和關愛,要讓學生感受到覺察到。
所以作為班主任,我每天到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走進教室,打開窗戶,整理桌椅物品柜,澆窗臺上的花,打開電教設備,收拾好講桌和操作臺。然后,靜靜地坐在講桌前或讀書或批閱作業。孩子們走進教室,自覺地拿出書,教室里就響起了瑯瑯的讀書聲。此時,我就特別關照那幾個“個別的”孩子,或單獨問問他昨晚學習的情況,或走到身邊,仔細聽聽他們的朗讀并適時指導。課余時間,我也總是找這幾個孩子,聽聽他們的所思所想,有時候也說說我自己的生活瑣事,讓孩子們愿意接近我,愿意敞開他們的心懷,他們也總喜歡圍著我,說這說那:“老師,昨晚我寫作業快,我媽獎勵我又練了一頁字?!薄袄蠋煟裉熘形缥乙跃葡??!蓖嫱?,我便抓住時機:“那你寫兩個你練得最好的字我看看進步了沒?”“吃酒席要記得懂規矩喲!”就這樣重視孩子的片言只語、點滴瑣事,并相機引導,讓孩子既把我當作值得信賴的老師,又當作與他們親密無間的好朋友。潤物細無聲,教育于無形,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學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歡樂和痛苦告訴老師,不愿意與老師開誠相見,那么談論任何教育都總歸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的?!彼?,只有與孩子建立“愛的通道”,老師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親切的話語,才會讓孩子備受鼓舞,獲得無窮的信心與力量。這就是愛,這就是神奇的師愛。
三、學做孩子,適當自我表露
“自我表露”是指師長對孩子講述自己生活中成功或失敗的經歷、體驗,來推動對方進行自我探討的技術。自我表露的內容可以是自己的經驗、體會,也可以是所吸收的外部信息。自我表露的表達方式除語言直接表述外,表情、體態、語氣等也可以作為間接手段。比如,我班一個孩子經??凶约旱氖种讣?,家長也沒有辦法。一次,我對包括這個孩子在內的幾個孩子說:“我小時候,經常啃自己的手指甲,你們能猜猜我是怎么改掉這個毛病的嗎?”耐心地聽聽孩子們的辦法,并讓這個孩子選自己喜歡的辦法去做,繼續觀察督促,多加鼓勵,終于,他不再隨意把手放在嘴里了。有時,在課堂上板書寫生字時,寫到關鍵的部位,停下來,讓孩子“教”老師寫,這樣既激發了孩子的興趣,又增強了孩子的成就感,孩子就會自主地有意識地向好的方面發展。
善于溝通的師長真正的高明之處體現在:他把溝通的重心放在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不斷開放自己,做認真的自我回顧,深入的自我探討,積極設想解決問題的方案并且實施體驗。
四、觀察分析,糾正不良行為
面對孩子,要學會觀察和分析,其實這些“個別的”孩子,并不是天生就那樣,而是受到不良環境的影響和不良教育的結果。作為教師面對孩子不良的性格及行為的時候,只要我們能夠給予足夠的重視,同時采取科學、正確的方法,孩子是可以改正的。只是,教育這些“個別的”孩子時,我們需要比教育一般孩子花費更多的耐心和付出更多的精力。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只要我們認真調查了解孩子不良性格及行為產生的原因,然后對癥下藥,耐心細致地進行教育,還是會有收效的。
關愛孩子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技巧和藝術,要有規劃,有方法,有心靈的溝通?!敖逃恢挥X的進去,有形的出來?!蔽覀冎挥胁粩嗟貙W習,用自己特有的魅力,走進孩子心里,孩子們才能真正品嘗到生活的自由、快樂和幸福,才能真正融入集體的大家庭里,在人生的道路上茁壯成長。
編輯 岳松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