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育教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現如今,德育教育已經成為學生教育的關鍵,但是對于職高、中專類學校,學生自入學來的德育基礎比較薄弱,因此加強德育教育迫在眉睫。
關鍵詞:德育教育;原因;方法
教育為本,德育先行,不僅僅是對普通中小學校的要求,也是對職業高中的鞭策,下面我從職高學生德育基礎薄弱的原因、德育教育的內容和德育教育的具體方法幾方面來談一下:
一、 職高學生德育基礎薄弱的原因
職業高中有別于普通高中,因此在德育教育方面存在著固有的特點,結合我十幾年的教學經驗,我將學生在思想行為方面出現的原因總結如下:
第一,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是學生教育的基礎和源泉,往往行為習慣差的學生大部分根源于并不健全的家庭,有些孩子從小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比較溺愛;有些生活在單親家庭中,缺少關愛;還有些家庭生活極其貧困,給孩子造成了心理陰影。種種家庭因素,導致孩子厭學,從而選擇職高,因此自入學來,他們的身上就暴露出了諸多問題。
第二,行為習慣的弱化。一方面,家庭教育的疏忽,另一方面,學生對自己行為習慣養成的放縱。這兩方面,使得許多學生對自己的不良行為置之不理,甚至不覺得自己哪里做得不妥。于是,當老師批評他們時,他們往往會帶有著負面情緒,不接受學校和老師的教育管理。
第三,社會印象的偏見。來到職高上學的孩子,往往給人們留下了這樣的刻板印象:成績不好、行為習慣差等等。久而久之,孩子們也對自己失去了信心,形成了這種社會默認感,也不愿意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這樣的印象,所以在學校里面,部分學生的表現越來越隨意,越來越不服從于學校和老師的管理。
二、 職高校園德育教育的內容
針對當前的實際,作為一名職高教師,滲透哪些德育教育問題成了工作的重中之重,結合工作實際,我認為德育教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抓起:
1. 行為規范的教育。學生自小學以來,就一直接受著行為守則和規范的教育,所以從學生日常的管理入手更符合實際,但普通的行為規范教育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如今孩子的需要,我們可以采取多種形式,如:組織豐富多彩的班團隊活動或者對于行為表現好的學生進行表彰總結等。
2. 健康教育。學生的健康不僅僅體現在身體健康方面,更重要的還體現在心理健康上。很多學生心理不夠健全,才會導致經常出現一系列的高危問題。可以定期地對學生進行心理測試,針對有問題的學生可以進行個別的心理輔導,不斷引導他們,讓他們學會坦然接受,樂觀面對生活中的問題。“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社會是一直向前發展的,只要保持住良好的心態,處理德育方面的問題就會變得事半功倍。
3. 安全教育。學校中的安全教育包括人身安全、交通安全、人際關系等的安全。正處于青春期的學生,思想叛逆,往往不服從老師和家長的管理,因此有很多學生尋求新鮮和刺激,不顧及自己的人身安全,隨意地接觸陌生人并且缺乏安全保護意識,這就需要學校和老師及時地進行指導。還有一類學生,容易和學生之間滋生各種矛盾,影響正常的人際關系。
三、 職高校園德育教育的具體方法
在職業高中內部,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學生,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我們也應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措施:
(一) 優等生的德育教育方法
在許多老師的固有印象中,德育教育往往都放在了學困生身上,而事實上,在校園里,隨便扔垃圾,見到老師避而不見,甚至破口大罵等現象,往往發生在優等生的身上。因此我們也應給予優等生更多的關注,不要讓他們滋生自負的情緒,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要讓學生學會正確認識自己,不要因為自己的成績優異,就過度的自信甚至自負,要全面地看待自己,明白一個真正的優秀者絕不僅僅是成績的優異,更重要的是道德素質的高尚。
2. 要轉變心態,摒棄優越感。要在平時的教學生活中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優等生更應有強大的心理,要能經受得住挫折和打擊,虛心聽取老師和同學的意見。
(二) 中等生的德育教育方法
中等生,向前一步就成了優等生,后退一步,就成了后進生,而這類學生在一個班級中所占比重又是最大的,因此關注他們就成了德育教育的指南針。
1. 要深入發現中等生身上在德育方面的優點,積極鼓勵,讓他們躋身于先進隊伍之列,在班級中起到先鋒模范的帶頭作用。
2. 為中等生創造機會,重視個性發展。每個學生身上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只是這些中等生的閃光點不在學習上,但要讓他們明白:在學校里多拾起一塊垃圾和多得一分是同樣重要的,幫助同學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兒的價值要遠遠大于自己埋頭解決了一道數學難題。
(三) 學困生的德育教育方法
1. 鼓勵為主,教育為輔
首先,對不同學困生存在的問題應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但所有的學困生都應堅持鼓勵為主,教育為輔的原則,對于他們的一點點進步,要及時地進行表揚、鼓勵和贊美。
2. 用真心促真情
學困生往往覺得自己得不到老師的喜歡和認可,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往往會更加放縱自己。因此,教師應對他們多一分關心,用一顆真心來及時感化學困生,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愛,長此以往,他們會用一顆感恩的心來回報老師,從而形成良性循環的鏈條。
王國維曾說過:“有知識而無道德,則無以得一生之福祉,而保社會之安寧,未得為完全之人物也。夫人之生也,為動作也,非為知識也。古今中外之哲人無不以道德為重于知識者,故古今中外之教育無不以道德為中心點。”如果說職業高中似一座大花園,那德育就是其中最絢麗的花朵,要想讓德育之花綻放在校園,必須靠園藝師般的我們和花朵般的學子共同努力,只要我們堅持做下去,相信終有一日,德育之花會開在每一個學生的心中!
參考文獻:
[1]王國維.論教育之宗旨[J].教育世界,1906.
[2]蔡元培.蔡元培教育文選[J].人民教育出版社.
[3]張樹林.應重視優等生的教[J].讀寫算·素質教育論壇.
[4]陳和香.“優等生”的德育工作不容忽視[J].科教文匯,2010(2).
作者簡介:朱桂瑋,吉林省樺甸市,樺甸市職業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