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霞
【摘要】目的 研究90例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療效果。方法 隨機分組法將90例AMI患者分為對照組、研究組各4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研究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聯合尿激酶溶栓治療,觀察兩組療效。結果 研究組病死率、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均低于對照組,且冠脈再通率明顯更高(P<0.05)。結論 對AMI患者早期給予尿激酶溶栓治療能迅速疏通梗死血管,改善心肌功能,降低患者病死率,安全性高,療效確切。
【關鍵詞】AMI;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療
【中圖分類號】R248.1+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19..01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病情危急,容易并發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猝死等并發癥,發病1 h內死亡率超過50%,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早期溶栓治療是臨床治療AMI的主要方法,可以快速疏通閉塞冠脈,增加心肌缺血部位血供,挽救瀕死心肌細胞,縮小梗死區域,降低患者殘死率。本文就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療在AMI患者中的效果進行研討,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觀察對象為本院2016年4月~2017年10月收治的AMI患者90例,隨機分組法分為對照組、研究組各45例。對照組男19例,女26例;年齡39~79歲,平均(57.3±4.2)歲;梗死部位:心肌前壁22例,心肌下壁15例,心肌后壁8例。研究組男20例,女25例;年齡40~78歲,平均(57.1±4.0)歲;梗死部位:心肌前壁23例,下壁14例,后壁8例。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叮囑患者臥床休息、吸氧,給予動態心電監護,根據患者病情給予抗凝藥、利尿藥、硝酸脂類、極化液等。
研究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聯合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對患者進行快速心電圖檢查、體檢,排除溶栓禁忌癥。符合溶栓治療者進行血尿常規、心肌酶譜檢查,做好急救措施。溶栓治療前先口服30 mg阿司匹林腸溶片,尿激酶100~150萬U在100 ml 0.9%氯化鈉溶液中稀釋后瘀30 min內靜脈滴注完畢,確診后,在發病24 h內盡早給予尿激酶治療。尿激酶治療12 h后給予肝素鈣靜脈滴注治療5~7 d。溶栓治療后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抗心律失常、硝酸甘油治療,定期復查。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冠脈再通率、病死率、心肌標志物(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水平,冠脈再通標準:(1)CK峰值<16或CK-MB峰值<14;(2)升高ST段下降50%及以上;(3)治療3 h內患者胸痛癥狀減輕或消失;(4)心肌出現再灌注心律失常;除3、4外的任意2條標準即為冠脈再通。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0處理,計數資料使用x2檢驗,采用例數(n),百分數(%)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x±s”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研究組冠脈再通41例(91.1%),對照組冠脈再通32例(71.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5.2632,P<0.05);研究組死亡1例(2.2%);對照組死亡6例(1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3.8726,P<0.05)。
治療前,研究組CK-MB水平為(53.7±35.6)U/L,對照組為(52.9±36.0)U/L;研究組、對照組CK水平分別為(552.3±375.9)U/L、(548.7±372.2)U/L,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1060,0.0457,P>0.05);治療后,研究組CK-MB水平(15.5±11.9)U/L明顯低于對照組(46.1±37.2)U/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5.2557,P<0.05);研究組CK水平(190.2±180.7)U/L明顯低于對照組(485.2±320.5)U/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5.3785,P<0.05)。
3 討 論
AMI是一組好發于中老年人群的心血管疾病,具有發病率高、殘死率高的特點[2]。介入治療是臨床治療AMI的首要治療方法,但是部分醫院不具備介入治療條件,溶栓治療簡單易行,對儀器設備要求低,臨床應用范圍更廣。
尿激酶是從腎組織中培養或者健康尿液中分離的酶蛋白,無抗原性。對纖溶酶原成纖溶酶有著催化裂解的作用,增強血管中ADP酶活性,抑制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迅速降低CK-MB。CK水平。同時有效降解血液中凝血因子、纖維蛋白及纖維蛋白凝塊,溶解血栓,防止血栓形成,挽救瀕死心肌。靜脈滴注迅速滲透到全身各組織,迅速提高體內纖溶酶活性,15 min時達到峰值。迅速降低血漿中纖維蛋白水平,對新血栓溶解作用強[3]。通過臨床長期研究發現,尿激酶無致畸形、抗原活性,不良反應極少,用藥安全。其半衰期僅為20 min,早期大劑量使用尿激酶進行溶栓
治療能迅速疏通冠脈,提高冠脈再通率,降低患者病死率。
綜上所述,對AMI患者在發病早期給予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提高冠脈再通率,有效降低CK、CK-MB水平,挽救心肌,盡快恢復心肌再灌注,降低患者病死率。
參考文獻
[1] 陳文沖.尿激酶溶栓治療對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5,17(5):664-665.
[2] 張雪艷.早期靜脈溶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療效[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5,10(z2):250.
[3] 劉世平,徐彤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干預血清Hcy水平的變化及意義[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27):5-7.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