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瑛
【摘要】目的 對內鏡室在進行護理時可能出現的危險情況進行分析,并找出可以避免這些危險情況的方法。方法 對本醫院內鏡室的員工進行回顧性的分析,并收集他們在護理工作中出現的危險情況,然后找出減少這些危險情況出現的方法。結果 在內鏡室工作中主要對護理人員產生危險影響的有:醫護人員的心理問題、化學損傷、物理損傷以及生物損傷。根據相關的調查結果得知,內鏡室護理工作中經常會發生這些危險,這些危險給護理人員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對于內鏡室護理中存在的問題,必須要找到相應的解決辦法。結論 內鏡室的工作接觸到的器械比較多,其中存在的危險因素也比較多,需要對這些危險因素進行具體的分析,然后找到引發這些問題的根源,進而找出相應的防范方法。可以在護理人員的日常工作中對他們加強培訓,增加他們對危險的認知程度,進而使他們在工作的時候能夠更加的細心,從而減少危險情況的
發生。
【關鍵詞】內鏡室護理;危險因素;防范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19..0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在我院內鏡室工作的護理人員20名,對這些護理人員的護理資料進行分析。均為女性,年齡都在26到49歲,在內鏡室工作的時間是1到16年,這些護理人員都是自愿接受調查的。
1.2 方法
對這些護理人員進行相應的調查,調查的方式包括:回顧分析、調查問卷等形式。對這些護理人員的的護理資料進行收集,并分析她們在進行工作的時候存在的危險情況。調查問卷的內容主要是:對其一般資料進行調查,就是對年齡、工作年限以及身體情況等進行調查;對護理人員在工作時常會碰到的的危險情況的種類、危險情況發生的次數以及對其造成的影響等進行相應的調查;調查在工作時的心理狀態以及護理人員在遇到危險時的心理等;調查其在工作的時候對可能遇到的危險情況采取了怎樣的措施等。這次的調查問卷分了20份,這20份調查問卷在收回時均是有效的。對于這次調查結果進行了相應的分析以及整理,得出了相應的結論。
1.3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結果都要使用相關的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百分數(%)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x±s”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主要的危險類型
給護理工作人員帶來護理危險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依據相關人員調查得知,在內鏡室里工作的醫護人員都受到過這幾種危險情況的傷害。詳細內容見下表。
2.2 內鏡室護理工作中主要出現的危險因素
依據相關人員的調查得知,對內鏡室中的工作人員造成危險的因素有:細菌感染、噪音傷害、眼睛傷害、放射線造成的傷害以及吸入有毒物質等。可見在內鏡室中工作存在一定的危險隱患,并且還有可能會對工作人員帶來一定的傷害,醫院必須要對這類工作人員的工作進行重視。下面對這幾種危險因素進行詳細的介紹。
2.3 細菌感染
在內鏡室中,護理人員要每天與細菌打交道,這些細菌可能會通過血液進行傳播或者是體液進行傳播等,這就在一定程度上給醫護人員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影響。醫護工作人員在進行工作的時候,護士會直接的接觸病患的分泌物或者是血液,這就有可能使護理人員受到細菌的感染。病患在進行疾病檢測的過程中,可能會使病患胃腔內的壓力逐漸的上升,病患就有可能會把胃里的液體噴射出來,進而會噴射到護理人員的臉上或者是身上,這樣增加了醫護人員受到感染的幾率。醫護工作人員在清洗內鏡的時候,可能會被污水噴濺到,如果醫護工作人員皮膚上正好有傷口,就可能受到細菌的感染。
2.4 噪音造成的傷害
如果人長期處于噪音的環境中,很容易會對人的耳朵造成傷害。內鏡室中就存在多種噪音,比如,病患身體疼痛時的喊叫聲,因為胃部不舒服造成的嘔吐發出的聲音,或者使用儀器時發出的聲音等。醫護工作人員長期處在這種噪音環境中就會給她們的身體機能造成一定的損害,還有可能引起她們內分泌不調或者是流產等,除此之外,還有可能引起她們的血壓增高等,可見噪音對醫護工作人員的傷害也是比較嚴重的,并且這種傷害是不可避免的。
2.5 吸入有害物質
內鏡室中使用的儀器要進行定期的消毒,并且房間內也要進行消毒等。病患在內鏡室中時,要讓病患感受到舒適,通常情況下會關閉屋內的空調以及窗戶,在這種環境中就容易產生有害物質,醫護工作人員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肯定會吸入一些有害物質,進而對她們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影響。
2.6 對眼睛造成的損傷
內鏡室中的醫護人員的日常工作就是使用顯示器,病患在進行檢測的時候,醫護人員要一直觀看屏幕上的檢測情況,像這樣長時間的盯著屏幕,就可能使醫護人員的眼睛受到一定的損傷,并且醫護人員的眼睛容易感覺到疲累,長期這樣下去,醫護人員就可能出現近視或者是弱視的情況。
2.7 放射線造成的傷害
在內鏡室中給病患檢查時會使用到放射線,比如,在進行胃穿孔的檢查與治療的時候,就需要使用放射線,但放射線中的輻射會對手術中的醫護人員造成一些傷害。如果醫護人員是短時間并且大量的接觸到放射線,可能會讓醫護人員的白細胞減少,還有可能會損傷皮膚,嚴重的可能會導致醫護人員患上白內障。除此之外,醫護工作人員還有可能出現沒有力氣、抵抗力減弱等情況。即使是短時間接觸到放射線,并且接觸的劑量也比較小,依然會對醫護人員的身體造成一些影響。
3 討 論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得知,在內鏡室工作的醫護人員,會面臨著多種危險因素,這些危險因素會對她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針對這種情況,醫院要對可能出現的影響她們身體健康的危險因素進行重視,并找出相應的防范方法。具體方法如下:第一點,改善內鏡室的基礎設備,進而改變醫護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內鏡室的布局要科學,辦公的地方與開展手術的地方要分開,并且進行消毒的地方要安置排風設備,保證消毒房間的空氣是流通的,進而減少醫護工作人員感染疾病的幾率,同時也減少了被化學物質所傷的幾率。第二點,預防暴露安全。對內鏡室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危險情況進行分析,就可以讓在內鏡室工作的醫護人員提高重視,并在開展工作的時候注意好自身的安全,盡可能的減少對自己身體上造成的傷害。醫院針對內鏡室工作中的危險情況,制定相應的管理方法,并且要讓醫護人員嚴格的按照規定執行。比如,醫護人員在對病患進行檢查的時候要嚴格的按照無菌操作流程進行操作。不僅如此,醫院還應該設立專門的監督檢查小組,對內鏡室中的醫護人員的工作情況進行監督,要讓他們在工作的時候嚴格的按照規章制度進行。第三點,醫護工作人員要避免感染情況的發生。在對病患進行檢測的時候,相關的醫護人員要穿好隔離衣等防護裝備。在給病患診治的過程中,如果被病患噴出的液體濺到,就要立即更換隔離衣物,進而避免給醫護人員的健康帶來威脅。每位病患在診治完成之后,醫護工作人員要對使用的器械進行消毒,進而保護相關的醫護工作人員以及下一位病患不受到病菌的感染。醫護工作人員在對器械進行消毒的時候,要嚴格的按照相關規定進行操作。并且在進行操作的時候,要戴好手套,清理完之后要摘下手套清潔雙手。第四點,醫護人員要避免化學藥物進入眼睛。醫護人員在內鏡室工作的時候,如果不慎把化學藥物濺到眼睛上,就要及時的清洗眼睛,然后再用生理鹽水進行清洗,在進行清洗的時候不能使用自來水進行清洗,否則會對眼結膜造成一定的損傷。如果化學藥物濺到了醫護人員的皮膚上,就要及時的使用自來水進行
沖洗。
終上所述,要想更好的消除內鏡室護理中的危險因素,就需要醫院對內鏡室加強管理,并且要制定更加完善的制度,對于工作中存在的危險,要及時的采取預防措施,除此之外,還應該讓內鏡室的工作人員嚴守工作中的操作規范以及流程,并在工作中注意自身的安全,進而減少內鏡室中的危險因素對工作人員造成的傷害。
參考文獻
[1] 向 敏.有創血壓監測在ICU中的應用及護理[J].現代醫藥衛生,2017,33(24):3793-3795.
[2] 潘瑛梅.有創動脈血壓監測在ICU危重病人中的護理[J].中外醫療,2014,33(11):176-177.
[3] 闕道瓊.ICU危重病人有創動脈血壓監測護理體會[J].求醫問藥(下半月),2013,11(01):330-331.
[4] 鐘映玉,肖百芳,李鯉.有創動脈壓監測在危重患者中的應用[J].河北醫學,2010,16(11):1344-1346.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