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本課堂,以生為本,富于生命張力、關系融洽和諧、追求智慧靈動、過程民主平等、機制嚴謹有序。學生是有生命力的個體,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將課堂還給學生,堅持一切促進學生的發展的教育思想。語文作業設計,也是生本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的環節。生本課堂的作業以生為本,全體全程參與,新穎創新,學以致用,是一種新的語文作業理念。
關鍵詞:生本課堂;語文;作業設計
近年來,學校進行了生本課堂改革,經過幾年的摸索實踐,逐步形成了一種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堂這個舞臺上盡情地發揮著自己的想象,發展著自己的能力,愉悅地汲取著文化知識。語文課也一改往日的消極沉悶、昏昏欲睡的狀態,充滿了新鮮和智慧,活力無窮。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作為課堂的一個組成部分,檢測學生學習的效果的作業布置,是語文課堂教學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生本課堂下的語文作業的設計當然應該有別于傳統的課堂作業設計,它應該是開放的,應該是聯系課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的橋梁和紐帶,是發展學生智力和能力的一個途徑。
我們知道傳統的語文課堂的作業布置是圍繞著考試的指揮棒,內容單調、形式固定、答案“標準”,應試色彩濃厚,沒有多少創新價值,這種作業并不能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能力,相反卻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學生的思維,扼殺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生本課堂下的語文作業的設計應是開放的,學生感興趣的,能充分發展學生個性的,發揮學生特長的;是文本與社會、與生活相溝通相融合的,是培養和發展學生能力的一個極好的途徑。
生本課堂下的設計精湛的語文作業,不僅能有助學生鞏固知識,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讓學生自發地去學,去探索,去求知,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被觸發,思路拓寬,思維敏捷,這樣就在無形中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以提高,因此生本課堂下的初中語文作業設計內容應是自主開放的、可以分層布置的、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合理想象的,具有創新品質、富有趣味的,實踐性與研究性非常強的一種新型的作業。
開放的課堂,自主的作業。生本課堂里的學生置身于一個靈動的、自主的、創新的學習氛圍中,學生可以立體的多方位的進行學習,那么語文作業的設計也要與自主開放的學習理念相吻合,要力爭使每一個學生的語文素養都得到發展。學生要有自由選擇作業內容的權力;可以采取多種方法來完成作業,可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來廣泛的獲取知識,認真篩選,收集整理有用的信息,在精心選擇的基礎上,精致的設計作業。這樣才能真正使學生感受到作業的樂趣,也就會使學生逐漸的喜歡語文學習。
發展個性,發揮想象。生本課堂的教學不僅要注重學生知識的掌握,還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努力提高學生的自我發展的意識。作為教師,既要想方設法去讓學生掌握文本知識,又要讓學生在語文的舞臺上發揮他們新鮮的合理的想象,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文本體驗與解讀能力。
面向未來,創新發展。生本課堂,以生為本,符合時代的發展。教學理應面向未來、創新發展,語文作業的設計,更要注重提高學生的靈活運用的能力,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傳統的識記性的語文作業仍然是需要的,但更多地應當設計培養學生創造力的作業。創新的語文作業,應能靈活運用文本的素材來表現學生的思想和觀點,應能培養學生的多元化思維,使學生在用言語表述思維的過程中,發展他們的創造性品質。
興趣是不竭的動力。生本課堂的作業設計要充分顧及學生年齡段的身心特點,要多設計一些有趣味的、形式新穎的、與學生實際密切相關的作業,形式呆板,內容枯燥的語文作業非常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如學生能在作業中體驗到一種愉悅的心情,感覺到自己能力的提高,感受到成功的樂趣,那么我們教師設計的作業就成功了。
不同的個性,分層的作業。大家都知道,由于遺傳的因素及后天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個體差異很大。那么要想讓處于各種層次的學生在同一課堂上,在同一環境中完成相同的作業,達到相同的預設目標,都獲得成功的體驗,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因此教師就要在作業布置上因材施教。相同的課堂,不同的學生,不同的作業,作業的量,難易程度,完成的時間段都應有區別。作業的分成布置不但能有效地幫助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增強他們完成作業的樂趣,發展他們語文學習的各種能力,還能達成語文課文學習的三維目標。
積極探索,展示才華。積極探索,汲取知識,創新思維,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生本課堂的一大特色。語文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緊密聯系的一門學科,貼近生活,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的語文作業是課堂走向生活的橋梁,因此,就“地”取材,結合生活實際開展形式多樣的、內容豐富的語文實踐活動,寬泛語文學習的內容,讓學生時時刻刻能學語文、用語文,以此來增長知識,提高能力。語文作業設計多種多樣,如可讓學生在作業的過程中扮演生活中的各種角色,體驗各種感受,這樣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就增加了,語文素養也就在作業中自然而然地提升了。課外閱讀對語文學習也是非常的重要的,對于語文學習能力欠缺的學生可設計一些研究性的作業,讓學生在課堂之外去探索與文本有關的語文材料,或許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功效。在充滿新奇的探究性的學習中,教師要把時間、空間留給學生,把方法教給學生、把信任賦予學生,讓學生充滿自信的放飛他們的想象,愉悅的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
生本課堂,以生為本,新奇新鮮,形式多變,五彩繽紛,緊密貼近生活,學以致用的語文作業觀念使學生的個性得以充分的發揮,素養得以快速的提高。一切精彩就在作業里呈現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C].
[2]《語文課程標準》與《語文課程標準解讀》[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作者簡介:張葦,江蘇省常州市,江蘇省常州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