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昌元
中圖分類號:G806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8)07-028-01
摘要 全民健身路徑一般設置在公園、居民小區、體育廣場里,也有部分設置在校園內。所以全民健身路徑也稱為戶外健身器材,或者叫室外健身器材。隨著經濟水平的發展,居民健身參與度的提高,對于健身器械的要求也逐漸提高。然而,在健身器械普及度發展的同時,建設、管理、使用安全等問題的矛盾也日益尖銳。如果不及時解決,將會給全民健身事業的投入帶來更大的損失。在這一背景下,選取武漢市蔡甸城區作為研究對象,分析蔡甸城區健身路徑建設與管理現狀,對今后健身路徑的發展提出較為有效的建議,從而實現蔡甸城區健身路徑的長足發展。
關鍵詞 全民健身 健身路徑 健康中國
一、研究方法
(一)文獻資料法
在中國知網查閱有關查找關于全民健身路徑的研究的論文、書籍、報刊,獲得與本研究題目相關的具有參考價值的資料,根據研究需要,重點搜集武漢市健身路徑相關文獻,為本文做理論性支撐。
(二)案列分析法
通過對武漢市蔡甸城區健身路徑的分析,了解其發展的過程及最后取得的結果,并做出結果分析。
(三)實地考察法和訪談法
通過實地考察的方法,了解健身路徑的器械類型、數量、分布情況、損壞程度以及是否被占用等問題。觀察群眾使用健身路徑進行鍛煉的情況,了解路徑維修與保養的情況。
(四)專家訪談法
對相關專家及學者進行訪問,了解其發展情況,并獲得專業的指導。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武漢市蔡甸城區全民健身路徑布局情況
1.全民健身路徑安裝點分布
隨著全民健身的蓬勃發展和實際需要,結合蔡甸城區地理位置和發展規劃,安裝點一般規劃在以下區域:居民社區,江灘沿線,公園廣場,學校。更有適合舉力、健身賽事的后官湖綠道,更進一步的增強群眾的運動體驗,從而提高群眾參與健身的積極性。
2.健身路徑站點器械數量情況調查
全民健身路徑一般由數站構成(5-20站不等),全民健身路徑器材的作用基本分為六類:發展肌肉力量、發展身體柔韌性、提高有氧耐力、康復類、娛樂性和多功能組合類。使不同群體在多種選擇中得到滿足。
(二)武漢市蔡甸城區居民對于全民健身路徑滿意度
路徑設置點環境優雅整潔、管理有序是增強群眾滿意度的重要因素。這也表明人們的生活觀念發生的改變,體現了人們對于更高品質生活的追求。而對于社會體育指導員的需求并不是很旺盛,筆者認為這也是從事社會體育指導員的人數很少的重要原因。
(三)蔡甸城區全民健身路徑管理體系
武漢市現行全民健身路徑工程的行政管理體系由“地方體育行政部門”、“各區體育管理部門”、“街道辦事處”以及“社區居委會”這4個管理主體組成的。這4個管理主體的行政層次依次為:“地方體育行政部門一各區體育管理部門一街道辦事處一社區居委會。
(四)主要問題
1.重建設、輕管理,雙管齊下才給力
從與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的訪談中得知,由于路徑建設的資金大部分投入在健身器械上,路徑管理專項經費十分匱乏,導致管理28 l 2018年7B人員不愿意投人更多的精力在器械的管理上。由于健身路徑數量有限,大強度的使用使得器械的壽命急速縮減。人為的破壞和盜竊,自然的風吹日曬,同樣加速器械的折舊。
2.規章制度不完善,維修更新太緩慢
健身器械大面積老化的現象極大地降低了人們使用的積極性。訪問社區居委會相關人員,幾乎找不到對健身路徑負責的責任主體。拆卸更新不僅無法制造利潤,更需要投入經費購買安裝。在專項經費不足的情況下,誰也不愿意“多管閑事”,全靠居民自覺維護。這是十分不利于健身路徑的建設和發展的。
3.健身路徑使用宣傳少,群眾健身缺指導
據調查顯示,群眾使用全民健身路徑的方式46.8%是自己隨意鍛煉;14.6%是模仿他人進行鍛煉;而受到專業指導員指導練習的僅僅占到了9.6%。這類現象出現的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健身路徑使用的宣傳不到位;第二路徑活動缺乏娛樂性組織;第三缺乏專業指導員。
三、結論與意見
(一)針對個人方面
自覺提升文化素養,樹立健康觀念,養成積極參與體育運動的生活習慣。保持公德心,文明使用健身器械,自覺承擔社會責任,維護好和諧的社會環境。樹立安全意識,在使用健身路徑的同時保護好人身以及財產安全。
(二)管理層方面應對策略
政府出臺相關管理規定、完善路徑管理法律法規,使路徑管理制度化;另一方面,完善管理隊伍建設,隊伍成員要有管理員、維修隊伍、體育指導員等,以確保路徑的建設、使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