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小練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不僅能夠鍛煉小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因此在實際的語文課堂上,教師要充分尊重小學生的主體地位,認識到隨堂練筆的重要性,采取合理有效的啟發方式,幫助小學生完成練筆任務。文章主要研究課堂小練筆的重要性,并分析指導小學生進行練筆的方法。
關鍵詞:指導;小學生;課堂小練筆;語文教學
一、 前言
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隨堂小練筆正好能夠將語言文字知識和閱讀理解融合在一起,在充分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同時,調動學生的練筆積極性,從而提升小學生的情感表達技巧。在實際的練筆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加以引導,提供仿寫、續寫等練筆素材,讓小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體會語文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 課堂小練筆對小學生發展的重要性
(一) 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創造性
想象力是小學生成長中重要的發展技能,也是小學生放飛思想的有效載體。通過隨堂小練筆,能夠順利地打開小學生的思維,對學生的寫作表達能力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例如在講到《酸的和甜的》這一文章時,學生在體會到酸甜還能用語言表達出來之后,可以進行隨堂的練筆,生活中除了食物之外,還有什么東西會讓人感覺甜蜜和酸澀呢。學生陷入思考的過程正是發揮想象力和思維創造性的過程。
(二) 能夠幫助小學生掌握寫作方法
在學習小學課文的過程中,其中有很多話題和句子值得作為練筆的素材。教師通過篩選,為小學生提供合適的練筆內容,以課文作為范文,讓小學生仿照其中的語言或是寫作形式,能夠打開小學生的寫作思路,從而掌握科學的寫作方法,為更高年級的作文寫作提供思想素材和靈感來源,從而促進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
(三) 能夠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小學生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之所以寫不出來東西就是因為缺乏善于觀察的眼睛。因此在實際的隨堂練筆中,教師通過為學生提供寫作素材和思路,可以大大培養學生的思考和觀察能力。這樣一來,小學生就會用自己的心去感悟生活中值得紀念和記錄的事情,從而引發自我的思考,提升自身觀察能力的同時,適應周圍生活,促進自己的感悟能力。
三、 指導小學生進行課堂小練筆的方法
(一) 鍛煉學生的仿寫技能
小學課本中的課文都是經過教育專家精挑細選的,因此在實際的練筆環節中,教師可以選擇其中合適的語篇和佳作引導學生積極模仿和練習,從而將高效的寫作方法在潛移默化中滲透給學生。因為仿寫是從閱讀到獨立寫作的一種重要過程,學會仿寫,學生就可以領會到創作者的寫作意圖,從而設身處地地領會作者的思想,從而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提升寫作技能和思維技巧。例如在講到《秋天的雨》這一篇課文的時候,先讓學生體會作者寫作手法和行文技巧,學生會發現作者運用了大量擬人的修辭方法。其中“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它帶著清涼和溫柔,輕輕地,輕輕地,趁你沒留意,把秋天的大門打開了。”更是畫龍點睛之筆,將作者喜歡秋雨的意圖展現無遺。因此教師可以讓小學生多讀幾遍該選段,用語言贊美自己喜歡的季節或是喜歡的景色,其中也要求用擬人的手法。這樣在提升學生感悟能力的同時,加強其對文字手法的感知和運用技巧,從而養成良好的語文素養。
(二) 在閱讀中促成寫作
語文教材在每個單元的結尾或是頁腳處都有幾個名言警句或是成語故事、解釋等,教師不能忽視這些小專欄的作用,可以引導學生在預習或是復習的過程中將這些內容背誦下來,日積月累在平時的寫作中做到熟練運用。例如小學課本中有一個專欄叫作讀讀背背,其中不乏名言警句和成語故事等,“花要葉扶,人要人幫。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就是告訴小學生愿意幫助別人的人,也能得到別人的幫助。“誠心能叫石頭落淚,實意能叫枯木發芽。”小學生可能在當下無法理解教師讓他們背誦這些文字的用意,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對這些語言就能夠深入體會和理解,在閱讀中促成寫作,并靈活地運用到寫作和練筆過程中,提升作文的質量。
(三) 指導學生進行想象續寫
小學生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會發現,很多文字在不明不白中就結束了,意思沒有表達明確。這就是創作者留白的意圖,希望讀者能夠在閱讀之后發揮想象力,填補心中的遺憾,將空白補全。小學語文教材中也有大量的類似片段,作者有一些地方寫得很含蓄或是簡練,沒有直接告訴學生最后的結果,讓學生感覺到意猶未盡,留有想象和思考的空間。因此教師可以利用這些“留白”,讓小學生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將想到的寫出來,填補心中的遺憾,為文章留下完美的句點。例如在講到臧克家的詩《有的人》的時候,整個篇幅都是以“有的人”展開的,結尾處“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著的人,群眾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學生在理解文章內容,了解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礎上,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作者意圖或是根據自己的想法,續寫一段,讓學生體會到特定時代背景下我國文人墨客的心酸和寫作意圖,從而提升學生的思想文化內涵。
(四) 引導學生有感而發練筆
寫作大多都是感情的宣泄,教師要讓學生體會到這一點,并在學習課文和平時的閱讀過程中,讀到精彩、感人或是觸動到自己的地方停下來,寫出自己的感想和意圖,并養成良好的寫作和思考習慣。例如在講到少年周恩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時候,其中有很多慷慨激昂的選段和句子,“周恩來站起來,大聲地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就是說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興盛,像巨人一樣挺立在世界而讀書學習。老師和同學們都敬佩地望著他。”學生在受到少年周恩來的引導和鼓舞下,也可以寫一些關于夢想和為什么讀書的想法,從而提升自我認同感。
四、 總結
綜上所述可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指導小學生進行課堂小練筆,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創造性,幫助小學生掌握寫作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因此教師應該充分利用課文資源,引導學生有感而發練筆,指導學生進行想象續寫,使小學生在日積月累中形成寫作意識,從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
參考文獻:
[1]管石華.巧設練筆,讀寫結合——課堂小練筆的指導與設計策略[J].江西教育,2016(05):74-75.
[2]孫建麗.小練筆亦有“大學問”——淺談如何使“小練筆”在閱讀課中更有效[J].新課程(中),2011(09):132.
[3]何明春.落實讀寫目標呈現閱讀異彩——課堂練筆指導淺談[J].小學語文教學,2005(05):26-27.
作者簡介:
陳興,云南省曲靖市,曲靖市麒麟區益寧街道花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