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核心素養理念運用于高中歷史的教學,對于促進歷史教學改革,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因此,高中歷史教師應當整合核心素養理念,不斷改革創新歷史教學模式,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實現良好的歷史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歷史;核心素養;意義;對策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2014年,核心素養一詞的提出,在教育領域可以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核心素養視角下,教師的教學將不再局限于眼前膚淺的知識灌輸,而將會立足長遠,放眼未來,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關鍵能力。歷史作為一門人文性的學科,在歷史的教學中,核心素養理念的運用,要求教師不斷轉變教學理念,利用歷史知識熏陶和感染學生,同時培養學生在歷史學習中的思辨能力,力求促進學生歷史思維和歷史學習能力的提升。
一、 高中歷史核心素養內涵
中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就是要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關鍵能力。就高中歷史的教學而言,核心素養理念的運用,要求教師將培養學生的“歷史素養”作為教學的核心和重點。對學生歷史素養的培養,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深入分析當前高中歷史教學存在的問題,結合歷史課程以及學生的實際需求,創新教學的模式和視角,有效地突破傳統的歷史教學模式,不斷尋求歷史的實用價值,提升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二、 核心素養理念運用于高中歷史教學的意義
傳統的教學課堂,以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這種立足考試成績標準的教學評價模式,往往會讓教師過度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的能力成長、思維成長,最終影響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在核心素養理念指導之下,教師的教學將不再以單一的考試成績作為評價標準。由此可見,將核心素養理念運用于高中歷史的教學,具有很多積極的意義:
(一) 有利于促進高中歷史教學改革
不斷改革創新教師的課堂教學,是新課程改革、素質教育等新時代教育思想對教師教學的基本要求。然而,就高中歷史的教學而言,迫于高考壓力,很多教師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取得好的高考成績,依然將教學的眼光局限于知識的灌輸,進而影響和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和能力發展。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從根本上講,教師專注于學生的基礎知識培養,這原本也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如果教師僅僅專注于知識培養,讓學生死記硬背,這就是一種錯誤的做法。將核心素養理念運用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的教學將不再局限于知識的傳授,而是要將“知識技能、態度和價值觀”等教育目標有機整合起來,有效地幫助學生擺脫傳統教育模式的束縛,釋放學生的思想,全面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和歷史學習效率,有效地改革創新高中歷史的課堂教學。
(二) 有利于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核心素養理念運用于高中歷史的教學,其目的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在核心素養理念的指導之下,教師的教學將不再以單一的考試成績為標準,而是將“知識與技能”的同步成長作為教師的教學的核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理念將會更加創新、教學模式將會更加多元,學生的主體地位將會得到進一步的增強。這樣的教學模式,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三、 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對策
核心素養理念運用于現代教育,可以說是教育領域的一大突破。在核心素養視角下,教師應當不斷革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促使良好歷史教學效果的實現:
(一) 開展小組合作,發展核心素養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開展,教師本著“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思想,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共同商討解決教師設置的歷史問題,以促使學生歷史思維的形成、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效率。在開展歷史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從以下幾點做起:首先,設置具有啟發性的歷史問題。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一課時,就可以結合宰相制度廢除背景、過程對學生設置啟發性的是問題,讓學生在深入討論的過程中掌握宰相制度的廢除。其次,對學生進行分組,科學引導學生討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開展,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課堂教學主體性,通過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讓學生自主討論,在此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討論進行科學的引導,確保討論活動的有序進行;第三,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教師的科學點評格外重要。在學生討論完畢之后,教師要對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科學的點評,對學生討論不足的地方進行適當的補充,以達到完善教學結果的目的。總的來講,核心素養視角下,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對于提高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具有關鍵的作用。
(二) 創新教學模式,落實核心素養
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是提升高中歷史教學效率、落實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因此,教師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應當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實現好的高中歷史教學效果。本文中,筆者所闡述的教學模式創新,主要是立足信息技術教學手段,通過微課教學手段的運用,實現好的高中歷史教學效果:
首先,微課設疑,創設教學情境。俗話說:學成于思,思源于疑。在高中歷史的教學中,教師通過設置疑問和懸念的方式,有助于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歷史問題意識,促進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可以巧妙地借助微課導入設疑的方式,將學生的思維帶入到教師設定的情境,讓學生在歷史學習的過程中積極思考,而不再是被動地接受和機械記憶;其次,教師可以借助微課視頻手段,將一些歷史事件通過視頻回顧的形式給學生展現,有效地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圖文并茂的形式,有助于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歷史學習能力和積極性的提升,促使良好教學效果的實現。
這種借助微課進行教學情境創設、問題情境導入的教學模式,有助于激活學生的歷史學習思維。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實際案例的導入方式,實現理論與實踐相聯系的教學模式,不斷發展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
綜上,歷史是高中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在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歷史教師應當整合核心素養教育理念,不斷改革創新教學模式,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促進高中歷史教學效率提升。
參考文獻:
[1] 高月新培養高中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和方法[J].新教育,2016(10).
[2] 尹軍宗.基于歷史核心素養的學生主體地位回歸路徑[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6(14).
作者簡介:
李振寧,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