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梅 馬亮
摘 要:隨著新課標改革及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以人為本并注重實際應用的觀念深入人心,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更應注重學科素質和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當前生活化教學已在高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逐步展開。本文主要是對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實踐進行探索分析。
關鍵詞: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實踐應用;解決障礙
化學知識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然而高中化學學習內容繁多且部分抽象,易造成學生產生一定的抵觸情緒。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教學內容與日常生活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能夠做到自主學習,同時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營造和諧流暢的教學氛圍。
一、 與生活經驗相結合
實際上許多有趣生動的科學現象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學生只要細心觀察就能與教學內容相聯系,所以生活化教學過程中注重與學生日常建立聯系,進行適當引導,有利于減輕理論知識與學生之間的陌生感。例如在講解“臭氧性質”時,令學生回憶環境、空氣在雷雨過后會發生什么變化,結合生活經驗,學生自然有所感悟,教師就能流暢地將“雷雨可以將氧氣轉化成臭氧”這點引出,再進一步對臭氧的功能進行闡述。課堂會生動許多,學生能降低枯燥、反感的感覺。
二、 充分利用生產、生活中的信息
當前網絡化、社會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依賴網絡設備和技術,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渠道來獲取知識,例如時事新聞、電視廣告等。如此得來的化學信息不再枯燥乏味,利于學生理解和記憶,同時便于交流學習。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引入熱點性信息與教學內容相結合,積極為學生創設富有生活氣息的情景進行學習。激發學生興趣,引發好奇,從而提升其參與主動性和積極性。也可以將信息中的化學情景與學生自身經歷及所思所想相結合,讓原本微觀的化學世界散發人文氣息,變得生動有趣。
三、 拓展個人生活素材
教師可以通過征求學生意見和建議,來找出化學知識和平時生活的聯系,也可以在準備設計教學活動及內容時對生活素材進一步發掘,且需針對相應內容拓展加強,使得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掌握化學知識。例如在學習“乙醇”這一知識點時,教師通過讓學生研究白酒思考相關問題,令學生關注生活素材,感知化學美麗,提高學科素養。如此能夠更好地開展高中化學的生活化教學。
四、 重視布置生活化作業
為更好地落實生活化教學,教師不僅要在教學時加強與生活的聯系,還應在布置課后作業的同時注重其生活化。有利于培養學生價值觀,化學學科能力知識等。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分類回收,在學習大量化學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關注生活,提升環保意識,增強合作意識及能力。并讓學生能做到將其所學相關化學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使其能夠解決日常生活的簡單問題,提高學生的自理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五、 重現生活現象
化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來源于生活又服務生活。當教師重現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學生會感到親切有趣,將兩者聯系,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同時激發其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例如五彩繽紛的煙火的制作。學生也會因此細心觀察生活,自主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化學問題。生活化的情景也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當生活中的現象被搬到課堂上,學生會感同身受,聯系有關的個人經歷,領悟到生活中化學無處不在,激發學習化學的欲望,同時對教師產生敬佩及仰慕,便于課堂的順利進行,有利于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
六、 重視課堂導入
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課堂導入的精彩程度顯得尤為重要。第一,在選擇相關生活化的材料時,教師應仔細查閱認真準備,注意材料的準確性和真實性,還應選擇相對有趣內容適當的部分。第二,教師不應只搬運材料,應在原有材料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創新,注重與生活的密切結合,不能牽強附會。
七、 確保學生的參與度
要確保學生真正地參與進去,可以讓其進行小組討論,這也有益于信息共享和同學間的合作交流。不可忽視知識點導入的科學化。可以設置一些探究性實驗,讓學生自主解決問題,提高其化學學科的能力,培養學習的榮譽感。與生活實踐相結合,使學生能真正運用所學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八、 及時調整重視師生關系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及時發現問題,并就化學學科的學科特性進行相應的改進,不斷優化教學模式,積極與生活實踐相結合,營造有趣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樂于學化學。另外要重視師生關系,構建一種生活化的相處模式。對學生充分了解,認識到其個人特性并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培養學生對課堂教學的積極性,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九、 小結
生活化教學,目的是使學生在學習時將直接與間接經驗相統一,提升學習積極性。在生活中感受化學魅力,在化學教學中體驗生活樂趣。實踐顯示,在化學學習中,與日常生活相結合,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可以得出,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對學生的學習有益,且可行性高。
參考文獻:
[1] 管俊.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探索[J].新課程·下旬,2017(2):150.
[2] 王琪.源自生活,息息相關——論高中化學的生活化教學探索[J].考試周刊,2016(8):120.
[3] 趙慧萍.基于生活的高中化學教學的實踐探索[J].速讀(上旬),2016(1):52.
作者簡介:
張曉梅,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寧夏石嘴山市第一中學;
馬亮,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寧夏石嘴山市第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