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中職教育的快速發展,為社會培養了一批批高素質的專業技能型人才,對緩解社會人才匱乏的現狀發揮積極的作用。所以,在中職教育發展中,教師應注重通過有效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以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從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學科教學看,教師也應注重教學經驗的積累,并能夠對教學活動做出一系列有效的改革,以增強教育成效。對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職類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教學的現狀,并提出有效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中職教育;計算機教學;現狀;策略
一、 前言
現階段,對于中職學生而言,掌握計算機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是尤為重要的,這不僅能夠提高自我綜合素養水平,而且對未來發展發揮積極的作用。但是,從中職類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課程教學現狀看,教師并未給予高度重視,不但課程設置不合理,且教學方式十分單一,降低教學質量,不利于計算機教育的深入開展。因此,作為計算機學科教師,有必要對課程教育的創新問題給予重視,并通過有效策略提高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計算機學習水平。
二、 中職類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教學的現狀
就中職學校的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教學活動開展現狀看,近年來,雖然越來越受到教師和學生的重視,并能夠深入開展和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果,但其仍然存在許多問題。首先,從計算機課程設置方面看,部分學校將專業的計算機課程集中放在某一學期開設,加大教師的教學壓力,且教學設備資源緊張,不能滿足計算機教學的需要。其次,從學生的計算機課程學習能力方面看,學生的學習水平參差不齊,致使計算機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所選的教學內容不能兼顧全體學生。再次,理論教學居于主導,實訓教學相對較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中職學生的計算機實踐操作能力。最后,中職學校對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計算機課程考核流于形式化,不具有效性,難以為計算機教學計劃調整提供依據。
三、 中職類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教學的策略
(一) 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
在中職學校的計算機課程教學中,對于計算機專業或非計算機專業的教學目標有不同,因而教學計劃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所以,計算機教師應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首先,教師應結合學生所在的專業,為其制定應用性強的教學計劃,促使學生能夠提高計算機素養。其次,在制定非計算機專業的教學計劃時,教師應以基礎知識課程為主,再開展軟件應用、程序設計之類的課程,逐漸提高計算機課程的難度。最后,中職學校應為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教學活動配備合理的教師資源、教學設備等,確保計算機教育工作能夠得到有效開展。
(二) 豐富教學內容
中職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應注重豐富教學內容。首先,計算機教師積極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以充實課堂教學內容,促使學生開闊視野和增長見識,以全面提高計算機課程的教學質量。例如,教師針對學生所在專業搜集有關其未來從業中可能使用到的一系列計算機基礎知識及技能信息,將其融入計算機教學內容中,加大課堂教學中有效教學的量,可以使課堂教學有意外的收獲。其次,教師對現有的計算機課程教學的知識內容加以優化整合,對非計算機專業學生有選擇性地安排教學內容,以基礎教學為主,循序漸進的提高教學的層次,從而為學生奠定堅實的計算機基礎。
(三) 創新教學方式
對于中職學校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而言,由于計算機課程與其專業理論和技能課程的學習有著較大的區別,使得學生的重視程度不高。同時,計算機教學內容比較復雜,教師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增加學生的枯燥乏味感。所以,在新時期的計算機課程教學中,教師有必要創新教學方式。首先,教師可應用多媒體教學模式,在教學活動開展之前,搜集與教學相關的信息資源,制作成課件,可幫助學生有效預習、課堂學習和課后鞏固復習,對增強學生的計算機學習能力有利。其次,計算機教師可根據學生的計算機學習能力開展層次教學,進而對各個層次的學生加以針對性的輔導教學,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計算機綜合素養水平。再次,計算機教師可將計算機課程以選修課的形式開展,促使學生能夠根據自我的興趣愛好而開展教學活動。最后,計算機教師應重視實訓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就計算機課程而言,其知識類型屬于應用型知識,因而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最終目的是學以致用,可見,實訓教學的模式應用不容忽視。
(四) 有效開展教學評價活動
在中職教育階段,教師要對非計算機專業學生加強計算機教學,有必要開展有效的教學評價工作,這不僅能夠促使學生將計算機知識與專業知識有機結合,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而且有助于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和提高學習技能。首先,創建標準的題庫。在題庫建設過程中,應力求知識面的廣泛性,包括諸多知識點問題,尤其對知識的難易程度加以把握。從題目類型看,理論類和實踐類都應涵蓋,以考察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素養和實際操作能力。此外,最為重要的是,教師要將題庫建立在考試標準范圍之類,以方便學生進行針對性的練習和模擬測試。其次,學校采取無紙化考試的措施,使學生能夠利用計算機完成測試,既能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又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同時規避學生死記硬背教學知識內容。最后,對學生開展合理的成績評定工作,不能唯分數獨尊,這是難以充分而全面地反映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所以,計算機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課內外表現等實際情況而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考察,如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上機練習等。
四、 結論
中職類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課程教育發展過程中,教師應不斷提高自我的職業素養水平,進而根據教育實際情況采取有效教學的方式,推動計算機課程教學的持續開展。對此,作者結合計算機教育實踐,針對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教學的現狀,認為應采取如下措施:一是教師制定合理的計算機課程教學計劃;二是教師注重豐富計算機課程教學內容;三是教師應積極創新教學方式;四是有效開展教學評價活動。
參考文獻:
[1] 朱明俊.高職院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教學現狀與改革[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7(12):123-124.
[2] 葉向前.電大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教學現狀及對策[J].軟件,2014,35(2):178+180.
[3] 柳永念.基于項目教學法的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教學改革探討[J].教育與職業,2011(24):105-106.
[4] 李波,馮博琴,韓麗娜.研究生計算機教學問題探討——面向研究型大學非計算機專業[J].計算機教育,2011(1):41-46.
作者簡介:
邴霞,甘肅省蘭州市,甘肅省蘭州現代職業學院土木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