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歡
摘 要: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和政策的發展,新課程標準要求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而不僅僅是把英語停留在啞巴英語上,一味地追求分數。當前我國初中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還很薄弱,文章主要結合當前初中生英語口語能力培養和發展的現狀和問題,分析其原因,并結合自身教學實踐,提出可操作性的培養建議和策略。
關鍵詞:初中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
一、影響初中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因素
1.口語交際的心理障礙
當前初中英語口語教學實踐中存在這樣一個問題,中國學生性格內向、靦腆,教師提出問題之后,學生低頭不語,課堂一片寂靜或者有些學生知道答案卻不敢表現自己。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學生的自卑心理和考試升學的壓力。由于學生處于母語語言環境下,很少有機會實踐英語口語。在課堂教學中,接觸最多的都是漢語,每星期最多也就幾節英語口語課。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沒有機會接觸實際口語訓練,不敢開口說英語,怕犯錯誤,擔心受到教師的指責和同學的嘲笑,久而久之,學生學不好就會產生自卑心理,并產生更多的緊張焦慮的情緒,甚至厭學。另外一個因素就是中考的壓力,由于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考試都圍繞著應試教育來進行,絕大部分的學校、教師、學生只重視筆試的分數,而輕視英語聽、說、譯的能力。畢竟英語是一門交際型語言,學習它的最終目的是實踐,要讓學生學會在實際問題中用英語來表達思想。因此要讓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在英語口語交際中,教師要多表揚、少批評、多激勵、少指責,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及時給予肯定,讓學生體會到英語口語交際的實用性和成就感。通過語言實踐和不斷的修改錯誤,提高能力,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從而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和水平。
2.教師專業水平有待提高,教材和教學方法陳舊
當前課堂教學還是以傳統的教師教、學生學的方式進行,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時,以應試教育為目標。在安排教學內容時,教師要多注重詞匯的講解,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培養。此外,教材和教學方法都有待提高,缺乏創新性。雖然教材中有涉及聽說讀寫能力的內容,但是教師疲于應付教學壓力,受限于教學進度的安排,并沒有使用新方法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創新性。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習經驗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起著指導性的作用,這要求教師本人具有較高的英語口語水平和專業素養,要勇于創新,根據學生不同的特點,設計安排教學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
二、培養初中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策略
1.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畢竟初中生還處于心智發展的關鍵期,多采用活動性課程能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教師通過組織活動給予每個學生表達的機會,調動學生的表現力和參與的主動性。
2.采用積極的、多元化的組織評價形式
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盡力營造輕松愉快、和諧的課堂氛圍,教學過程可以是表演,更可以是辯論和采訪,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和長處進行口語訓練和學習。比如,教師可以播放學生感興趣的電影、英語歌曲等,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回顧電影電視的內容,豐富知識的儲備,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一舉多得。此外,教師要學會用積極的方式評價學生的表達,多采用賞識性評價,激發學生說英語的勇氣。
3.培養良好的習慣,堅持每天說三分鐘英語
良好的習慣成就一生,堅持每天三分鐘說英語的習慣是提高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因素。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開展課前三分鐘講演的活動,要求學生用英語做講演,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長期堅持,學生口語能力得到了提升,自信也無形中會得到提高。
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是一項不可急于求成的任務,我們需要在課堂教學中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學生的口語能力一定會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黃添華.提高初中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J].思維與智慧,2016(26).
[2]初成智.農村初中生英語閱讀理解的障礙與對策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