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摘 要:智慧城市建設的出現,改變了我國城市發展中日益凸顯的矛盾,同時城市發展的理念問題、管理模式等各個方面都將面臨較大的創新和突破,對加快城市化進程,提升城市發展水平,提升市民滿意度都將具有重大意義。立足于河南省智慧城市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旨在通過提出整合信息資源、搭建共享資源平臺、統籌規劃整體發展思路、保障網絡信息安全等措施,提升河南省智慧城市建設水平。
關鍵詞:智慧城市建設;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F299.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8)18-0137-02
自20世紀 90 年代開始,美國、日本和歐洲等多個較發達國家,在經濟發展中運用多種策略引入信息化發展的進程中,促使綜合國力迅猛增長,國民經濟很快步入信息化時代。但是在城市化進程飛速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著環境污染較為嚴重、人口增長過快、能源短缺等一系列問題,使得“智慧城市”應運而生。河南,綿延了幾千年華夏文明史的中原地區,人口眾多,經濟欠發達,且城市發展正處于快車道,必然要依靠知識、信息、技術等創新驅動。加快河南智慧城市建設對河南產業結構升級,促進河南經濟增長,實現可持續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國內外研究綜述
“智慧城市”這個概念對于歐洲各個國家來說并不陌生,早在“智慧城市”設想被國際上提出的初期,歐盟就已部署其建設規劃。1990年,以“智慧城市,快速系統,全球網絡”為主題的大會,使得城市實現可持續化發展,并出版了會議文集[1],這是與智慧城市研究相關的早期代表性文獻。2008年IBM 提出了“智慧地球”這一概念,并對城市交通、城市醫療、城市、電力及供應鏈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供了管理方案[2]。從 CNKI學術文獻總庫,選擇了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中國優秀碩士論文全文總庫等作為檢索數據庫,檢索主題詞為“智慧城市”的文獻。可以看出,此類研究從2014—2017年呈遞增狀態,且排名前十的關鍵詞分別為智慧城市、物聯網、數字城市、云計算、信息化、電子政務、智慧旅游、城市信息化、信息社會、智慧。可以說,國內學者從各自角度對智慧城市提出了不同的見解。吳吉朋對智慧城市建設路徑進行了研究,他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設應該廣泛應用云計算技術”的觀點[3]。傅云謹等人認為:“智慧城市背景條件下,傳統電信運營商應該向信息化運營服務。”[4]中國工程院鄔賀銓院士提出:“通過提供參與治理的機會來實現對自然資源聰明的管理。”徐春燕從資源配置方式等六種不同的視角,總結出現階段智慧城市建設的12種模式[5]。吳余龍、艾浩軍詳細介紹了多個國內外智慧城市建設的典型案例,并進行了對比分析,指出了智慧城市建設的動力、不同科學角度下的智慧城市建設內容和建設之路[6]。袁文蔚、鄭磊通過對上海、佛山、深圳、寧波及臺北建設智慧城市的戰略規劃進行對比分析,探討了大陸城市和海峽兩岸在智慧城市建設目標和內容上的異同,并就中國智慧城市建設和發展提出了建議[7]。通過對上述文獻的綜述發現,國內外學者在智慧城市建設的內涵理解方面均有較為豐富的研究,并在對智慧城市可行性、智慧城市依托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方面的研究均有了一定的進展。另外,國內關于“智慧城市”建設的研究都是以傳統經濟發達地區為主,北京、上海、廣州以及寧波、無錫等一系列沿海發達地區都已先期進入建設狀態,以各自城市特色為依托,呈現出不同的優勢。正是基于國內外豐碩的研究成果之上,讓我們進一步理清河南智慧城市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探討切實可行的發展對策。
二、河南省智慧城市建設發展現狀
1.順利啟動示范試點項目。2013年,由國家住房和城建部公布了我國首批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名單,在90個試點單位中,河南省占據5個:鄭州、鶴壁、濟源、漯河、新鄭和洛陽新區。
2.各地市智慧城市建設初見成果。例如,濮陽市為了較好地滿足廣大市民的需求,注重智慧城市建設民眾的意見和建議,先后制定并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和文件《關于加快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工作的意見》《市政府投資信息化項目審核辦法》等,不僅擬定了濮陽市智慧城市建設的總體框架設計、建設標準和規范、建設目標任務書,規劃了16項重點建設項目及70個子系統的建設,而且對于見效較快、市民關注度較高的日常出行、醫療保險、教育、社區管理、環境保護等民生項目優先推進。濮陽市的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社區、智慧房產、數字城管等一批民生項目相繼啟動[8]。商丘市:12345政府服務熱線、市行政服務中心、數字化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等等。去年,市政府在商丘移動公司舉行商丘市大數據云計算中心揭牌儀式,標志著商丘正式開啟了智慧城市建設的歷史新篇章。不斷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全面建成市政務數據中心機房和12345政府服務熱線管理平臺,數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取得豐碩成果[9]。平頂山:平頂山啟動智慧城市建設:全省18個省轄市、29個縣(市)先后啟動數字城市建設項目,基于數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臺開發了160多個應用系統,涉及50多個應用系統,推動了相關產業發展[10]。
3.改善了網絡基礎設施。近三年,河南移動累計投資72億元,在鄭州航空港區、高新區和洛陽啟動了三大數據中心建設。截至目前,河南移動已同18個省轄市和30余家廳局級單位簽署了智慧城市、大數據中心建設和“互聯網+”融合發展的合作協議。
三、河南省智慧城市建設存在的問題
1.管理體制有待理順。從河南省智慧城市建設發展現狀可以看出,河南省在推進智慧城市建設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因為管理體制不順暢,導致一些地市各自立營為戰,甚至為了維護自身“利益”不愿共享信息,致使一些重復性工作較多。在建設智慧城市過程中,一些地市和部門在思想認識方面還存在誤區,有些重視硬件設施建設導致軟件更跟不上,還有些是缺乏整體統籌規劃。另外,在投資管理上政府的積極性普遍較高,而民眾的參與下整體較低。
2.缺乏統一標準。在智慧城市建設中,各地市都是根據實際情況和自建標準進行籌劃,缺乏整體的標準化設計,頂層設計明顯不足。在建設完成投入實施過程中,管理制度也沒有統一標準,基本的責任追溯體系缺失,這些都極大影響了成果價值的運用和提升。
3.缺乏信息安全保障措施。智慧城市建設是較為繁雜的龐大系統工程,涵蓋著最新信息系統的運用和維護,尤其是個人信息安全維護尚缺乏法律法規的保護,監管部門和主體責任不明朗,也會導致信息安全理論薄弱。
4.網絡設施發展不均衡。根據智慧城市示范點的建設情況能看出,目前智慧城市依靠的網絡力量尚以重點城市為中心,一些農村和偏遠地區的智慧城市建設整體程度較低,尤其是與發達地區相比還存在很大程度的差距。
四、河南省智慧城市建設的對策
縱觀國內外智慧城市的建設情況及河南省智慧城市建設中面臨的問題,本文對河南省智慧城市建設提出一些積極的建議和發展對策。
1.理順管理,加強創新。加強政府的管理職能,從頂層設計和整體布局入手,整合有效資源,打造共享資源平臺,實現信息共享。另外,還應持續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的知識更新和信息技術的創新應用,將網絡信息、電視資源、智慧項目合理地集成起來,形成強大合力協同展開工作。
2.統一標準,探索特色。加快標準化體系建設,形成統一的發展模板,有效解決體系矛盾。通過加強各個部門和地市之間的溝通合作,加大數據共享和形成一致目標,有效避免數據泛濫和重復性工作。另外,要做到項目建設和實施要國際國內標準化、行業標準化及地方標準化三統一,積極探索發展中的特色,用特色案例和先進典型促進整個河南省智慧城市建設的步伐。
3.完善法律,強化安全。智慧城市的建設,離不開的就是好的數據庫和數據信息,這里面包含著大量個人信息,甚至不乏有政府信息,信息安全是一個必可避免的問題。建議政府層面推動并實施網絡立法保護,實時確保網絡大環境的安全。制定并完善網絡法律法規,界定網絡知識產權,加大監管和整治力度。
4.加大網絡覆蓋,夯實網絡基礎。智慧城市的建設中,網絡承擔著強大的數據支撐,同時也要求高效的技術指導。加大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并注重專用網絡的建設,尤其是現在無線網的使用率較高,應加大無線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力度。
智慧城市作為一個新興事物,未來的一段時間甚至很長時間都會為人類的發展做出積極的影響。當然,作為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會涉及相關部門、相關行業甚至是相關地市之間的聯合。除了本文提到的建議和對策,還會需要全方位的規劃、城市化管理等,以持續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參考文獻:
[1] David VGibson,George Kozmetsky,Raymond WSmilor.The Technopoli sphenomenon:smart cities,fastsystems,global networks[R].1992.
[2] 陳偉清,覃云,孫欒.國內外智慧城市研究及實踐綜述[J].廣西社會科學,2014,(11).
[3] 吳吉朋.淺談云計算與智慧城市的建設[J].電子政務,2015,(7):23-27.
[4] 傅云謹,何州,等.在智慧城市建設背景下運營商應積極實施市場轉型[J].世界電信,2011,(3):67-72.
[5] 徐春燕.智慧城市的建設模式及對“智慧武漢”建設的構想[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2.
[6] 吳余化,艾浩軍.智慧城市——物聯網背景下的現代城市建設之道[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1.
[7] 袁文蔚,鄭磊.中國智慧城市戰略規劃比較研究[J].電子政務,2016,(4):54-63.
[8] 濮陽市:智慧城市建設開啟市民美好生活[EB/OL].河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2017-08-15.
[9] 商丘智慧城市建設讓城市越來越“聰明”[EB/OL].河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2017-12-25.
[10] 河南省第二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啟動[EB/OL].河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2017-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