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口語訓練作為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板塊,其教學模式的好壞以及教學效率的高低都直接影響著初中生對英語這門學科的學習和掌握程度,尤其是對于廣大的農村學生來說,在教育基礎設施以及師資力量都相對欠缺的現實下,如何使其更好地適應我國教育體制改革背景下、國家和社會對于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的現實環境,這對于廣大的初中英語教師來說是一項重大課題。本文立足于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型訓練,首先簡要介紹農村中學英語口語教學現狀,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有關初中英語小組合作型口語教學的可行性意見以供讀者參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口語教學;小組合作型;多層次探析
一、 引言
新課改的推進使廣大中學農村教學尤其是具有學科代表性的英語教學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對于農村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來說,由于基本的硬件設施以及各方面軟件設施的局限,教師的教學難度以及學生對知識點的接受程度都受之影響,在這種現實下,大力推進小組合作型口語教學的實施,探析在此過程中的多層次教學體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 農村中學英語口語教學現狀
受農村中學英語教學本身的特殊性以及來自當前宏觀教育體制本身的固有的束縛,農村中學英語口語教學面臨一系列的問題,這些問題在當前新課改的背景下日益顯露、亟待解決,其具體表現如下:
(一) 學校教學基礎設施的不健全
對于廣大的農村地區而言,由于本身貧困的現狀以及教育經費下撥的有限,一方面,許多獨立的農村可能都沒有一所屬于自己正規的學校以供周圍適齡學生的上學學習,他們往往都需要將孩子送往離自己村里較遠的鄉里或鎮里就學,這一方面增加了學生就學的難度另一方面也促使許多學生由于各種現實原因過早地輟學;另一方面,即使對于那些暫時克服了一系列問題、已經就學的中學生而言,困擾其英語口語的學習和掌握還有兩個方面的阻力:首先就是其實許多農村孩子在小學階段是屬于完全沒有接觸英語這門學科的狀態的,學校一般只會開設語文和數學這兩大學科,這對于英語這樣一門語言類學科來說,其實他們已經錯過了口語訓練的最佳時間段了,其次就是許多農村中學的教學基礎設施是不健全的,對于一些可供英語口語訓練和學習的輔助性工具例如多媒體教學設備等都是不存在的。
(二) 學校教學師資力量的薄弱
許多農村中學英語教師本身的學科素養和教學實踐能力都是有待提高的。一方面,由于農村中學對于英語教師的引進門檻相對那些大城市的中學就是過低的,這些教師可能在應對英語學科的專業性考試以及對教育的各種理論觀念上與城市中學教師并無二致,但是在英語口語的發音和教學上可能還是存在一系列問題的,本身不夠純正的口語發音反饋到中學英語口語的教學上來對學生們來說可能就是一場災難,另一方面,由于教學實踐經驗以及觀念的束縛,許多農村中學英語教師對于口語的教學基本上是處于忽視和對學生“放養”的狀態,他們可能更多地關注應試教育背景下學生的英語學科考試能力。
(三) 農村中學生本身素質較低
農村學生有別于城市學生,其各方面的綜合素質以及學習能力都較為低下,這其實是給眾多英語教師在實施英語口語教學中進一步增加了難度。一方面,由于大多數農村孩子的父母本身的文化水平就不高甚至有很多家長基本上就從未接受過學校教育更別提英語學科的教育,這也就使得農村中學生在英語口語學習的家庭教育上基本處于“缺位”狀態,導致他們的英語基礎更加薄弱;另一方面,由于當前許多閉塞的農村地區存在著廣泛的教育信息不暢通、不對稱等問題,這表現在對中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上又是一項不容忽視的劣勢局面,導致農村中學生本身素質低下、學習英語的起點相對較低等現實問題。
三、 初中英語小組合作型口語教學的可行性策略
針對農村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現狀,我們提出了一項“小組合作型”口語教學模式,那么在實際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又可以以怎樣的具體操作進行參考性教學呢?下文給出詳細的實例論證參考:
(一) 轉變教學觀念,營造自由民主的課堂氛圍
對于廣大的農村英語教師而言,要想逐步推進“小組合作型”口語教學模式首先應當做的就是轉變以往的、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教學模式,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營造自由民主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在英語口語訓練中的積極性,真正開始“說”英語。
例如在七年級上冊Unit 1 “Keeping Healthy”進行單元教學中,教師除了帶領學生熟悉和掌握本單元重要單詞和詞匯例如sick, plenty, ice cream和not...until, worry about, plenty of等,以及各種英語表達例如Whats wrong with you?, Whats the matter?, How are you feeling等句型表達,帶領學生們熟悉本單元三個主題性話題:“You should see a dentist”“I must ask him to give up smoking”“Must we do exercise to prevent the flu”的同時,還應當以口語訓練為主,可以將學生以2至4人一組的方式讓學生自己運用本單元所學以及聯系之前所學的英語知識自由展開對話,對話內容以本單元主題“Keeping Healthy”為主但不局限于此,要求學生更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運用所學英語知識進行一場日常的對話交流;另外,還可以要求以學生分組的方式展開一場英語口語表達的小組競賽,從知識運用、口語發音以及組員配合等多個方面評出優勝者。此種教學模式既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還可以引導他們真正將英語融入日常的生活中,學以致用。
(二) 情景化教學,提升英語口語教學的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使學生真正融入英語口語的訓練和學習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模式的革新,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使其喜歡上英語學習,體會到用英語交流的價值和意義,而通過情景化教學模式可以很好地達到這一教學效果。
例如在八年級上冊Unit 4 “Our World”中的Topic 1 “Plants and animals are important to us?”進行主題教學的時候,教師除了應當向學生介紹與之相關的各種詞匯、句型和語法等基本理論知識、空出一定的課堂時間供學生們進行主題相關的口語交流和討論,還可以針對這種具有開放性的特色將其化為一堂具有辯論主題特色的方式進行一些教學模式的創新、拓展學生的課外知識面。例如,教師可以通過給學生播放一些英語辯論的視頻例如以“Advertising plays a negative role in our society”為主題的中學生辯論視頻等,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之余既得到一定程度的放松又拓展了英語知識面,潛移默化為其提供了更多的英語學習方法的借鑒,一舉多得。
(三) 深入生活實踐,提高英語靈活運用能力
針對農村中學英語教學的基礎設施不夠健全的問題,資金問題在短時間無法得到徹底解決的現實情況下,農村中學英語教師可以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靈活利用農村生活的實際狀況,引導學生將英語“小組合作型”口語學習深入到農村生活實踐中,在更加具體和平民化的生活實踐中提高學生們靈活運用英語的實際操作能力,使其體會到英語學習的現實意義和價值。
例如在九年級上冊Unit 1 “The Changing World”進行單元主題教學中,首先,教師應當在課堂上將相關的英語單詞詞匯、課文以及各種實用的英語口語表達等基本知識點講解到位并且要求學生進行一定的學習記憶,要求學生吃透教材內容之后,在時間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就可以進行下一步的實踐教學工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以分組的方式對本單元的Topic 1 “My hometown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beautiful”內容進行一場以英語表達和記錄的實踐調研工作,具體來說,就是將不同小組的學生分派到周邊的幾個不同的社區,要求其在小組內部進行英語口語交流,在外部通過對社區老一輩和新一代具有代表性人物的家鄉變化和感受的詢問中,了解自己家鄉的實際變化情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通過在網上收集一些老照片與現今社區照片進行對比得出更為直觀的認識和理解,最后要求他們將調查結果以英語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在課堂上進行小組展示,用英語談談自己對本次實踐活動的感受以供大家學習和分享。
四、 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農村中學生來說,如何通過“小組合作型”口語教學模式的運用與實踐使其真正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要求是一項系統而又復雜的長期工程,這需要來自國家、社會、學校、家長、教師以及學生等多方力量的積極配合和努力,尤其是對于此過程的實施關鍵主體——廣大農村英語教師而言,更需要與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科學精神去實踐。
參考文獻:
[1]唐雪毅.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D].煙臺:魯東大學,2017.
作者簡介:
邱清英,福建省南平市,松溪縣鄭墩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