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 霞??
摘 要:目的:了解《急救基本知識與技術》網絡共享課程組織管理現狀,并提出改進方案。方法:選取某校選修《急救基本知識與技術》的15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助學管理現狀。結果:課程助學人員配備不足,組織管理機制不健全。結論:第一,應增加網絡共享課程助教數量,并進行專業知識培訓;第二,構建網絡共享課程“開課教師-教師助教-學生助學者”三位一體助學群組,實施全方位助學活動,滿足學生學習需求。
關鍵詞:網絡共享課程;教學管理;助學群組
2014年9月27日,蘇州國際教育園課程共享聯盟啟動,我院急救護理課程組通過“智慧樹”平臺建設了MOOC式網絡共享課程《急救基本知識與技術》,面向蘇州國際教育園區內以及東西部聯盟內全國各大院校免費開放。
截至2017年6月,課程運行共6學期,219所學校,360校次,90024名在校大學生完成了該門課程的學習。隨著選課院校和學生數量的不斷增多,課程開展也伴隨了很多的問題和挑戰。如學習進度與學習計劃不匹配,課程論壇參與度不高等。這些問題與課程運行管理不健全有關。
因此,本研究通過調查,從學生角度了解網絡共享課程組織管理現狀,并針對性地提出改革方案,促進網絡共享課程的可持續發展。現將結果匯報如下。
一、 對象與方法
(一) 對象
選取蘇州市某校選修《急救基本知識與技術》網絡共享課程的在校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150份,回收有效問卷139份,問卷回收率為92.67%。
(二) 方法
1. 調查工具
自行設計調查問卷《網絡共享課程組織管理現狀調查問卷》。內容主要包括大學生網絡共享課程學習滿意度、學習體驗和組織管理需求情況。
2. 調查方法
采用分層抽樣結合方便取樣的方法,每班抽取10人,共調查150人。
(三) 統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錄入和分析,計數資料描述采用人數和百分比。
二、 結果
(一) 大學生對網絡共享課程學習滿意度、學習體驗情況
在網絡共享課程學習滿意度的調查中,10.1%的學生表示一般滿意或不滿意(表1),對這些同學進行滿意度影響因素調查,發現在線答疑不及時,缺少拓展學習資源,與老師、學生互動交流少是主要原因(圖1)。
在課程學習體驗方面,有18.7%的學生最終沒有完成課程的學習。針對此種現象,對未完成課程影響因素進行了調查(圖2),發現學習動力不足和自我約束能力差是主要原因。
(二) 大學生對網絡共享課程組織管理需求狀況
對網絡共享課程組織管理需求,學生表現趨于一致。93.5%的同學希望平臺運行穩定,視頻播放要流暢。91.4%的同學認為老師和同學的反饋對學習有促進作用,希望課程老師能經常在線指導,及時解答學習過程中的問題。64.7%的同學認為在慕課學習過程中有一定的障礙,希望老師能在提供專業指導的同時,給予一定的技術支持。
三、 討論與對策
(一) 增加助教數量,滿足學習需求
目前,《急救基本知識與技術》網絡共享課程的教學運行模式以純在線為主,即學生在規定時間內注冊并激活,完成報名工作,之后依據教學計劃自行完成在線學習。學習過程中的教學管理任務由各院校的助教承擔,主要負責督促學生完成網上的學業進度和作業任務、在線答疑和學生交流互動了解學習進展等。
但是隨著選課人數的逐漸增多,助教的壓力越來越大,出現學習進度督促不及時,在線答疑不及時,與學生互動不充分,學生出現的學習困難不能及時解決的情況,最終影響學習效果。
另外,本課程屬于醫學專業課,而助教多為非醫科類人員,缺乏相關的專業素質,也不利于在線答疑和互動交流。
因此今后課程應增加助教的配備,并且要對助教進行助學管理和專業知識培訓,提高助學管理水平,及時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二) 組建網絡共享課程助學群組,保證教學效果
具有“慕課”特點的網絡共享課程,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自我約束能力和較高的自主學習能力,但是受傳統灌輸式教學的影響,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普遍不高,因此要想保證課程完成率,提高學習質量,需要一定的學習支持系統來適時督促引導。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也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的。
因此,根據當前學生學習現狀和對課程組織管理的反饋,網絡共享課程的組織管理需要助學者參與,他們充當學習活動的指導者,討論的促進者,信息的反饋者,資源的提供者,為學習者提供多方位助學活動。
并且,助學者不僅僅指教師助教,還應包括學生和開課教師。即應形成一個“開課教師-教師助教-學生助學者”三位一體的助學群組,共同幫助學生完成在線學習。開課教師能在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內容上把握大局,并對助教進行專業知識培訓和助學策略培訓。
教師助教承上啟下,在過程中適時幫助、引導和監控,指導學生助學者實施助學策略,整理、歸類并上傳優秀資源。學生助學者深入基層,在學生周圍幫助、督促和引導。這樣三位一體的助學鏈能覆蓋到每一位學生,保證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楊藝,叢小玲,李璐寰等.《急救基本知識與技術》網絡教學運行現狀及效果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6,16(6):805-809.
[2]明菲菲.基于MOOC的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探析[J].教育探索,2016(5):138-140.
[3]楊曉玲,曾建霜,楊微.翻轉課堂教學法在我國護理教育教學中應用的SWOT分析[J].護理學雜志,2016,31(15):70-72.
[4]鄧康橋,宋晶.以教育質量為導向的高校網絡教育管理模式研究[J].高效教育管理,2013,7(4):100-104+110.
[5]況姍蕓.網絡學習共同體的構建[J].開放教育研究,2005,11(4):35-37.
作者簡介:鄒霞,江蘇省蘇州市,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