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夢華
近年來,煙臺市根據中央、省事業編制管理使用創新要求,結合本地事業單位改革和人員控制總量備案管理實際,大膽實踐、分步實施,通過“三步走”,實現了對中小學編制區域內統籌使用,有效保障了中小學教育資源的科學均衡配置。
一、多方式“開源”,“收”回一批事業編制
一是通過中小學編制重新核定“收”。按照山東省中小學最新核編標準,對全市中小學編制統一進行核定,摸清實際需求和富余編制,共計收回富余編制8241名。二是通過實施備案制管理“收”。結合對公立醫院、高校實施人員控制總量備案管理,將空余編制全部收回,原在編人員占用編制隨減員逐步收回。共計收回縣級公立醫院編制7313名。三是通過事業單位改革“收”。結合事業單位改革,通過轉企改制、撤銷、扎口管理等方式,加大“僵尸”事業單位清理力度,推動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改革,將轉企、撤銷的事業單位編制全部收回。四是通過機構整合撤并“收”。結合黨政機構改革、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等,對職責任務相近、設置重復分散的單位,大力整合撤并,進一步精簡壓縮,收回部分事業編制。具體實施過程中,除中小學富余編制上收市級管理、用于全市中小學編制調劑外,其他收回編制,均納入同級待分配編制統籌使用。
二、足容量“蓄水”,“存”好中小學專用編制
針對中小學總體超編,但部分學科教師缺口較大的實際,市縣兩級利用收回的事業編制,建立中小學編制“蓄水池”,做足存量準備,重點保障中小學用編需求。市級層面,利用中小學重新核編后收回的8241名編制,建立中小學編制專戶,幫助編制緊缺的縣市區建立中小學臨時周轉編制專戶,為學生數量增長較快的區域提供編制補充,實現全市范圍內中小學編制的統籌使用。縣級層面,各縣市區在中小學基本編制以外,利用市級下達的編制和自行調劑的編制,建立中小學臨時周轉編制專戶,用于沖銷超編教師、補充專任教師等,實現縣域范圍內中小學編制的統籌使用。實際操作中,各縣市區對周轉專戶編制自主管理使用,隨學生數量、教育教學任務變化進行動態調整。截至目前,煙臺市有11個縣市區建立了中小學臨時周轉編制專戶,共核定專戶編制8561名,有效滿足了中小學用編需求。
三、嚴標準“節流”,規范高效“用”活編制
一是實行專編專用。明確規定中小學專戶編制專編專用,超編教師消化完畢、學生數量減少、教育教學任務減輕的,及時收回占用的專戶編制。二是嚴格用編許可。嚴格執行用編許可制度,中小學用編補充教師必須符合用編計劃并經機構編制部門審批,堅決杜絕計劃外、審批外用編進人。三是合理調控結構。按照高中不超過15%、初中不超過12%、小學不超過9%的標準,嚴控管理人員、教輔人員、工勤人員占比,現有編制優先用于補充專任教師,確保“好鋼用在刀刃上”。自2016年實行中小學編制專戶制度以來,共從市級專戶劃撥6704名編制,用于幫助縣市區建立臨時周轉編制專戶;縣市區共計使用專戶編制招聘教師1666名,有效保證了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提高了編制使用效益。□作者單位:煙臺市編辦E:ZLH
關鍵詞:中小學 編制 區域內統籌 煙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