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旭
摘要:通過對恩格斯晚年重要著作《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的研讀,可以看出恩格斯其中有許多關于競爭的論述。文章從介紹資本主義競爭產生的背景以及恩格斯之前的學者對競爭的觀點出發,試圖簡單的闡述《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中恩格斯關于競爭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以及他對資本主義條件下競爭的本質與后果的看法。通過對恩格斯在《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中關于競爭的總結,對規范與認識今天社會主義條件下的競爭,有著重要的啟示。
關鍵詞:恩格斯;競爭思想;商品經濟
《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以下簡稱《發展》)是恩格斯晚年的重要著作,恩格斯用通俗凝練的語言對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做了概括。在閱讀本篇文章以及與其相關的著作及論文時,發現本篇著作中關于競爭有著較多的論述,對研究恩格斯的競爭思想有很重要的作用。雖然許多學者對馬克思主義的競爭思想有著很多的論述,但是很少有學者專門從《發展》這一篇文章出發,去探討本文中恩格斯關于競爭的觀點。競爭在《發展》中也占有比較重要的地位,探討、認識和總結《發展》中的競爭的論述,對于幫助我們理解馬克思主義的競爭思想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本文想從競爭這個角度,對《發展》這篇文獻進行一次淺薄的研究,從而加深對這篇文獻的理解和記憶。
一、恩格斯競爭思想的形成背景
19世紀30年代,歐洲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在資本主義最發達的英、法等國,工業革命使資產階級政權日益鞏固和發展,同時資本主義的反動性和丑惡面目也日益暴露,資產階級與廣大勞動人民的矛盾日益加深。尤其是到了19世紀后半期,各資本主義國家逐漸從自由競爭階段進入壟斷帝國主義階段。資本主義壟斷是在競爭的基礎上形成的,資本主義壟斷的形成并沒有消除競爭,反而使競爭變得更加復雜和劇烈。19世紀資本主義的競爭以獲得更多的利潤為目標,在競爭手段的選擇上從單純的采用經濟手段到無所不用其極,資本主義競爭手段越來越復雜、激烈、不擇手段,而且競爭范圍從國內市場轉移到國際市場上、從經濟領域拓展到越來越多的領域。資本主義競爭的發展激化了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進而造成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周期性爆發。恩格斯競爭的思想,正是對19世紀資本主義各國的競爭亂象加以觀察、分析、總結和歸納。
二、恩格斯關于競爭的論述
從《發展》第三部分中,可以看出恩格斯關于競爭的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競爭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
1. 競爭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范疇
恩格斯認為競爭是商品經濟的必然產物,“商品生產同任何其他的生產形式一樣,有其特殊的、固定的、和它分不開的規律”。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條件下,生產者生產出來的東西供自己使用,不需要拿到市場上去交換,所以不存在競爭。只有在商品經濟條件下,生產者為了把自己的產品賣出去以便獲得自己所需要的東西,才會去同別的生產者展開競爭。并且在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中,競爭規律作為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無論商品生產者是否承認,他們必須同其他生產者展開競爭。
2. 競爭規律貫穿于商品經濟運動的全過程
在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分析中,恩格斯認為競爭規律貫穿于商品經濟的始終,并且商品經濟越發達,競爭規律就越作為強制性地規律強加于每一個商品生產者身上,他指出“隨著商品生產的擴展,特別是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出現,以前潛伏的商品生產規律也就愈來愈開、愈來愈有力地發揮作用了”。但是恩格斯認為,隨著共產主義制度的確立,生產資料被社會占有之后,商品經濟就會消失,為了追求剩余價值而追求的生產也不復存在了,這樣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也就被有計劃的生產替代了,所以競爭也會隨著商品經濟的消失而消失。
(二)恩格斯對資本主義條件下競爭特征的分析
恩格斯在對資本主義競爭特征分析時指出:“這是從自然界加倍瘋狂地搬到社會中的達爾文的生存斗爭。動物的自然狀態竟表現為人類發展的頂點”。從恩格斯對資本主義競爭的論述中,可以看出資本主義競爭具有殘酷性和野蠻性的特點。尤其是在恩格斯生活的那個時代,最大限度的剝削工人的剩余價值是資產階級進行生產的唯一目的和最大動力,而工人只是他們掙錢的手段和工具。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各個資本家為了剝削工人的剩余價值、為了在競爭中獲勝,把競爭推向了極不講人類道德的一面,他們為了能在競爭中獲勝無所不用,使得人類之間的競爭竟與動物界的競爭高度相似,變得十分的殘酷和野蠻。
(三)恩格斯對資本主義競爭結果的理論分析
1. 資本主義競爭可以促進生產力水平的提高
恩格斯認為資本主義競爭是“迫使各個工業資本家不斷改進自己的機器、不斷提高機器生產能力的強制性命令”“擴大自己的生產規模的單純的實際可能性也變成了同樣的強制性命令”。恩格斯認為競爭是資本家追求超額剩余價值的手段。追求更多的剩余價值是資本家的本性,資本家的這種貪婪本性使得他們在追求超額剩余價值的過程中主動的改進生產技術、改善經營管理來提高個別勞動生產率,從而使自己的商品的個別價值大大低于社會平均價值,這樣資本家就可以獲得更多的剩余價值。資本家改進生產技術、改善經營管理主觀上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剩余價值,但是客觀上必然會帶動整個社會生產技術的不斷提高、促進社會生產力水平的進步。
2. 資本主義競爭可以造成大量工人失業
恩格斯指出“機器的改進,這種改進是由于競爭而變成了每個廠主必須遵守的強制性法令,同時也就使工人遭到不斷的解雇:產生了產業后備軍”。資本主義生產的唯一目的就是追求剩余價值的。各個資本家為了追求超額剩余價值而展開競爭,在客觀上促進了生產技術的進步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生產技術的進步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對于資本家來說意味著可以雇傭更少的工人來生產更多的商品。也就是說在生產技術進步的情況下,資本對勞動力的需求會大大的降低,這樣就不可避免的導致了大量工人的失業。
3. 激化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
恩格斯認為經濟危機是盲目競爭的自然結果。在資本主義競爭的條件下,各個資本家為了在競爭中獲勝,就會不斷擴大生產的規模,從而造成了“生產的無限擴張”。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資本主義競爭引起機器的改進從而造成了大量工人失業。而且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即使是有工作的工人他們的工資也只能糊口。所以,一方面生產的無限擴張,供過于求,市場盈溢;另一方面,大量工人購買力低下。這樣就激化了資本主義的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從而引發了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
三、對恩格斯競爭思想的認識
通過對《發展》中恩格斯關于競爭論述的簡單的總結與梳理,可以得知恩格斯是怎樣看待資本主義競爭的。雖然《發展》中并沒有全部涵括了馬克思主義的競爭思想,但是我們也可以從中對恩格斯的競爭思想可以有一個簡單的了解與認識。
(一)恩格斯競爭思想的突破與創新
1. 恩格斯正確闡述了競爭規律的內涵和特點
與自由主義經濟學家亞當·斯密等人相比,恩格斯正確闡明了競爭規律的內涵和特點。亞當·斯密只是從人類本性的角度來考察競爭的產生,他認為之所以有競爭是因為人的本性都是自私的,人為了追求自己的私利與別人展開了競爭。斯密的觀點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卻沒有正確揭示競爭產生的經濟根源。而恩格斯從經濟角度出發,考察了競爭產生的過程。恩格斯指出競爭是商品經濟發展的產物,貫穿于商品經濟發展的始終。不僅如此,恩格斯還對資本主義條件下競爭的特點進行了準確的歸納,恩格斯指出了資本主義競爭的殘酷性和野蠻性。
2. 恩格斯辯證的考察了資本主義競爭的結果
恩格斯關于競爭的觀點,是在對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認真考察之后所得出的結論。他辯證地指出了資本主義競爭的結果,不僅對于資本主義競爭的進步性給予了肯定,而且還對資本主義競爭的消極后果進行了準確的概括。一方面,恩格斯指出,在資本主義條件下,由于眾多資本家存在著的競爭關系,導致了社會生產技術的進步,進而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另一方面,恩格斯也指出了正是因為資本主義競爭的發展,導致大量工人的失業以至于形成了相當規模的相對過剩人口的存在。而且,由于資本主義競爭的無序發展,激化了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最終導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周期性發生。
(二)恩格斯競爭思想的不足之處
恩格斯雖然辯證的考察了資本主義競爭產生過程、特征以及資本主義競爭的結果,但是恩格斯在主觀上過分強調了資本主義競爭的惡果。他強調了社會生產無政府狀態下盲目競爭的消極后果,認為資本主義條件下無政府狀態的盲目競爭,強迫資本家改進生產技術擴大生產規模,在進一步造成商品生產的無限擴大的同時也會導致大量工人失業。這樣就會使得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資本主義生產的無限擴大和勞動群眾有購買能力之間的矛盾”激烈化,從而導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周期性爆發。因此,恩格斯認為解決資本主義競爭所帶來的消極影響,就是用社會主義社會的計劃生產來代替資本主義社會的自由競爭。這種觀念影響了后來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實踐,使得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失去了活力。
(三)恩格斯競爭思想對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啟示
1. 勇于承認競爭的客觀存在
我們應該堅持以恩格斯的競爭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這一點為指導,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要承認競爭而不是排斥競爭。商品經濟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可逾越的重要階段,按照恩格斯的看法,只要存在商品經濟競爭就不可避免。雖然我國生產力發展已獲得了極大的發展,但是與此同時私有制經濟也獲得了極大的發展,所以商品經濟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仍占有重要位置。并且,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隨著國際分工的日益深化以及私有制仍然在大多數國家占主導地位,商品經濟在全球同樣也是占主導地位的經濟模式。因此,競爭不僅在國內還是在世界上都是不可避免的。
2. 營造公平合理的競爭環境
競爭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而我們今天也不能越過商品經濟的發展階段,決定了我們不可以排斥競爭。而且,在實踐中完全的計劃經濟體制,把社會經濟統得過死,使得社會主義失去了活力,因此在實踐中排斥競爭也不可取。既然競爭不可避免,那么我們就不應該排斥競爭應該勇敢的參與競爭。一是引導競爭向著有利的方向發展,最大程度的避免競爭的不利影響。二是完善法律法規,為競爭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三是鼓勵良性競爭,打擊惡性競爭。只有社會主義才能克服資本主義條件下競爭的消極后果,而且社會主義也離不開競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將計劃與競爭有機的結合起來,這樣既能避免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又能促進社會主義生產力的發展,充分顯示社會主義的效率與公平。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人民出版社,2012.
[2]林康.馬克思恩格斯競爭思想初探[J].湖湘論壇,1990(04).
[3]黃茂興,葉琪.馬克思恩格斯競爭的理論與當代世界創新競爭格局的契合性分析[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3(09).
[4]高峰.關于馬克思主義競爭理論的幾個問題[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2(06).
[5]趙子祥.論馬克思主義競爭觀的創新[J].實事求是,2003(03).
(作者單位:貴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