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夢瑩
摘要:我國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從2016年1月1日頒布實施以來,引起了社會方面廣泛關注和強烈反響,有些人是拍手叫好,認為該政策是抓住時機順應民心,但也有些人提出了質疑,認為二孩政策嚴重違背了計劃生育本來意愿,會造成社會、政府及家庭的負擔。文章從該政策的實施影響分析,以期有助于人們對此政策進行正確的理解和貫徹執行。
關鍵詞: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影響分析
每一項政策的出臺和實施都對公眾產生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其影響既有積極的,又有客觀消極的,也包含一定的成本損失。人口政策自然也不例外。
一、全面放開二胎政策實施的成本
(一)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政策方案在實施過程中被直接耗損的資源,主要包括人財物等方面。
放開二胎最直接的成本即為生育成本,以徐州地區為例,若是以孩子接受完大學教育進入社會參加工作計算,其被撫養年數至少為22年。撫養孩子的主要費用有:一是日常生活費用,主要包括孩子從出生到22歲的撫養過程中在吃穿用住等方面花費的費用,經調查孩子在1~6歲時期花費的開銷一年約為1~2萬,6~12歲期間一般是小學期間花費較少,13~18歲總體至少一萬;二是教育費用,主要是指孩子在進入工作之前應該要接受的基本教育;雖然現在已經普及義務教育,但從學前教育到大學畢業,一個孩子的花費至少在15萬元;三是指醫療費用,主要指從孩子出生到18歲之間的費用,醫療費用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小到感冒大到住院手術,每年一般不會低于2000。合計下來,撫養孩子到22歲大學畢業,具備基本的勞動能力,至少要花費35萬左右。
(二)間接成本
間接成本包括有形的成本和無形的成本。
有形成本首先包括 “老大”教育,二孩的出生,剝奪了大孩來自家庭一半甚至更多的關愛,在普通家庭,大孩的生活質量會明顯降低檔次,還有的大孩為了支持家庭的財政收入,不得不及早的踏入社會。很多家庭甚至因為生了二孩之后,使老大成了問題孩子。因此,怎樣教育大孩變成家庭需要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在大孩身上需要花費的金錢和精力就成了一個可以看得見的成本。第二是夫婦休閑娛樂時間減少。現當代80后90后父母往往專注于物質生活品質并樂于享樂,經常會在消費行動上比較沖動,沒有基本的消費觀。但為了家中兩個孩子,在開源時也需要充分思考合理的節省資源。大多數人或許認為減少休閑娛樂時間是無形的成本,但也可以認為這是一個有形的成本。
無形成本首先是女性身體變差。生孩子對于女性的最大挑戰就是身體變差,變化也尤為明顯,比如產后抑郁癥,婦科病等。而且當代女性普遍獨立,很多休完產假就會投入到工作中去,這對身體的修復有害無利。作為家中的頂梁柱,男性往往也會因為二孩的到來加大工作量,掙取加班費以養育兩個孩子,身體變差。第二是時間和精力付出更多。一個家庭撫養兩個孩子的時間和精力肯定要比撫養一個孩子付出的更多,特別是對于女性更是如此。每天24小時,除了睡覺時間,都是為孩子們和家庭服務。而這些事情往往都是女人去付出,為此,在事業上不得不有所犧牲。對于現代成功女性來說,選擇二孩,往往付出的是無法估量的時間和精力。
(三)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是指資源不能被同時用在兩個項目上。機會成本所需要注意的問題是資源在被用到一個項目時,人們為了完成它必須舍棄的東西。用機會成本來解析全面放開二孩政策,要詳細考慮到將孩子撫養長大消耗的如人力、物力和時間等各種直接投入,這些都要求家中具備一定的資源;父母在對生育孩子的問題上也可以進行選擇,比如到底要不要生育第二個孩子,具體什么時間生養第二個孩子。雖然現在大多數家庭不能完全接受機會成本的解釋,但這種解釋確實可以部分地使二孩行為進入經濟學,更貼近公眾生活。撫養孩子的機會成本會隨著家庭資金收入的增長而增長,尤其是母親財政收入的增長,機會成本增長的會更為明顯。如家庭收入增加,父母看待的社會層面會更高,希望自己孩子的受教育水平及生活質量有所提高,認為養育一個孩子就足夠了。在他們看來,養育一個孩子的成本是很高的,他們必須在孩子穿衣吃飯、上學、生活等必需物品上不斷支出,用來提升家庭和孩子的生活水平。相反,在多數發展較為緩慢的區域,特別是在印度等部分貧窮國家中,孩子可以被視作是最廉價的勞動人口,孩子越多,就代表著家中收入越多。一個還是幾個孩子幾乎沒有差別,因此導致了人口的過度增長。
二、對目標群體產生的影響
所謂目標群體,具體指政策希望影響的那一部分人,包括一個家庭成員結構方面、夫妻與孩子相處方面等。而全面放開二胎政策直接影響的就是家庭層面。
(一)積極影響
第一是完善家庭成員結構,避免獨生子女性格缺陷。受到生育政策的影響,“三口之家”代表了中國家庭的普遍結構。但是,孩子的不斷成長也帶來了一系列得問題:獨生子女在家庭中一半都是核心,家里的事物都是圍繞著孩子進行,其中大部分孩子都是隨心所欲。慢慢便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缺陷,缺乏包容、分享的品質,也缺少一定的生活能力。這種“三口之家”導致的普遍現象是:家中一個孩子造成家庭氣氛不活躍、孩子青春期的叛逆致使與父母長輩之間產生各種瑣事上的沖突等。但家中多了一名成員,即使父母有事不能在家孩子也不會覺得過于孤單,而且也培養孩子在待人處世方面的能力,有利于人際的和諧發展。
第二是減輕孩子的壓力,減少養老負擔。在當代社會,父母們對獨生子女的關注度是非常高的,但實際上,孩子并不希望受到那么多的關注,更不希望父母寄予他們過高的期望。但是,如果家里有兩個孩子,那情況就會有所不同了,父母們會傾向于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老二身上,這種看似對大孩的冷落,反而會使大孩獲得更多的自由。父母不會把重心只放在大孩身上,強迫他們參加各種數學語文輔導班和各種藝術類活動。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就表明又多了一個孩子可以承擔家庭的過多寄托,父母就不會只注重孩子的考試成績及在校情況了。放開二胎政策也意味著打破“四二一”的家庭模式,減輕一個孩子一半的養老負擔。
(二)消極影響
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在實施過程中,在產生積極影響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客觀方面的消極影響。
第一是造成大孩與二孩之間的矛盾。當今社會,大多數家庭都是一個孩子,從小享受家庭的萬千寵愛,很容易養成嬌縱蠻橫的性格,同時他們的心理也相當脆弱。有一個案例:二孩政策放開后,已在中年的肖某和丈夫經過一年的時間懷上第二個孩子。13歲的女兒卻很不樂意接受一個弟弟或妹妹,并以各種諸如逃學自殺的方式威脅父母。肖女士意識到事情給孩子帶來的傷痛后,主動與雯雯談心,但女兒態度沒有絲毫的變化,只要生二胎,她就自殺。最終肖女士只得前往醫院停滯妊娠。因此,如何處理好兩個孩子親密無間、友好相處關系的問題,成為政策目標群體的一個最大挑戰。
第二是造成夫妻關系的不和諧。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女性對于生育孩子的問題有著不同于以往的觀點,尤其是大多數受過高等教育的現當代女性,她們在面臨生育問題時通常會結合自己現在的工作及家庭現狀進行多方面理性考慮。在這種情況下,夫妻二人甚至是雙方背后的兩個家庭如何選擇,會嚴重影響到家庭的幸福與和諧。很多現當代女性認為生一個孩子足夠,可男方家庭卻認為多子多福最好,特別是第一胎是女孩,來自男方家庭的壓力對女性是不斷的。還有的獨生子女家庭,女方父母希望小夫婦再生育孩子一個冠上女方的姓氏等,這些看似是小問題,引起的家庭矛盾卻不斷。
三、對目標群體以外的群體產生的影響
一些公共政策不僅會對目標群體產生影響,而且還會對一些非目標群體產生影響。因為它通常會增加第三方的收益或成本,又被稱為第三方影響。而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影響的目標群體以外的群體,包括社會公眾,商業行業產業結構、政府公共服務等方面。
(一)積極影響
政策影響可能是物質的,在現實生活中既看得見又摸得著;也可能是符號的,看不見摸不著。
從物質層面來看,實施單獨兩孩政策,有利于形成正常的勞動力規模,緩解老年人口持續增加的現狀,充分滿足社會企業對人才需要,有利于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促進人口與社會、文化、經濟以及環境各全面協調與可持續發展。全面放開二胎政策,從政策影響的順序來看,首先是母嬰醫藥,孩子生產需要的醫療及藥物;其次是尿不濕、奶瓶等新生嬰兒必須用品產業,再次是兒童服裝、玩具、零食等,最后是目前流行的早教、文具等文化教育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產業發展鏈的平衡。
再從精神層面來看,政策的符號性影響主要包括“領導人物對社會價值的肯定,國旗、軍旗和軍隊的展示,各種軍事儀式、高級官員的出訪和來訪,政治領導人的意圖和重要的政策聲明等。”其作用在于激發大眾的信念、態度和激情。而政策的符號性影響實際上無法引起社會上各事物的準確改變。全面放開二胎政策帶來的精神影響遠遠大于物質性影響。例如,給家庭成員帶來的快樂,特別是大孩是女孩的家庭,比較講究傳宗接代,放開二孩對于他們無疑是雪中送炭。
(二)消極影響
全面放開二胎政策會導致我國人口的增加,新青年的人數不斷上漲,造成崗位不足就業的緊張,就業形勢會愈發嚴重,社會及企業需要不斷增加工作崗位來滿足不斷增長的崗位需要,而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工智能的廣泛普及,如何安置大量工作人口無疑是一個挑戰。解決不好這個問題,社會上將會出現大面積的無業人口與流動人口,造成社會的動蕩與恐慌。全面放開二胎政策也表明著國家要面臨人口快速增加帶來的壓力,以我國現有的公共福利體系、環境承載水平都無法應對這種巨大的威脅,政府現階段不但要應對前四十年計劃生育政策帶來的老齡化趨勢影響,還需要注重全面放開二孩政策所帶來的“二孩產業”及其所需要配套的社會公共服務基礎設施。這對于政府財政支出也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四、結語
如何應對該政策實施后將帶來的近期或長期負面效應的挑戰。一是為使二孩政策能夠順利貫徹落實,進一步解決“二孩”政策出臺后出現的新的人口帶來的其他相關性社會問題,如教育等領域要及早做好預測方案,避免出現入學難的問題。二是全面放開二孩后,諸如非法鑒定孩子性別等一系列問題也會隨著這項政策的實施而凸顯。政府應責成醫療機構,嚴格禁止“非正常性格鑒別”的行為,對于醫療機構和地下黑診所等性別診斷的行為嚴格監管,并建立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規,進行嚴厲的懲罰。三是要解決好新老政策問題的銜接。首先,要注意關注“失獨家庭”,特別是地方政府要把國家對“失獨家庭”的有關照顧性政策落到實處,充分體現獨生子女政策人文關懷的延續性。其次,對過去因為超生受到懲罰但到現在也未得到處理的案例,以及新政策出臺前所生的第二個孩子的黑戶口,要采取適宜的政策,盡可能的一次性永久解決這一歷史遺留問題。
參考文獻:
[1]凌子謙.給孩子一個伴兒—二胎養育之道[M].青島出版社,2015.
[2]鄧爽,劉杰,賀雪嬌.全面實施“全面二胎”生育政策的利弊分析[J].產業與科技論壇, 2016(04).
[3] 謝明.公共政策導論[M].中國人民出版社,2015.
[4](美)杰伊沙夫里茨,卡倫萊恩.克里斯托弗博里克編著.公共政策經典[M].彭云望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作者單位:江蘇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