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的社會形勢下,在網絡的快速沖擊下,針對道德分辨能力較弱、三觀還未定型的高職學生而言,傳統共性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堂推行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已經無法滿足要求。鑒于專業課程在培養計劃中課時量大、專業特色強,各高職院校應充分發揮其優勢,大力推進思想政治工作。文章在分析可行性的基礎上,探索了專業課程中滲透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徑與方法。
關鍵詞:高職院校;專業課程;思想政治工作
2016年12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這為教育改革和高校發展指明了方向。對于高職院校,如何在專業課程中適當植入思想政治工作,實現“思政課堂”到“課堂思政”的轉變,成了當前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一、 當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現狀分析
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由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和思想政治教育課來完成,這些課程作為全校的公選基礎課程,講述的都是普遍共性的東西,且教育內容比較單一,往往流于形式,基本沒有從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生源類型、培養目標等差異性出發,導致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強。另外,網絡、自媒體的迅猛發展,深刻地影響了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方式,對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在喧囂的網絡語境下,各種良莠不齊的聲音一定程度擠占了主流價值的傳播空間,影響了社會正能量的傳播,大大沖擊了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得學校需要花更多時間與精力來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政治品質。鑒于此,在各專業培養計劃里占據大課時量和高人員配比的專業課程中,深入挖掘其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成了填補傳統思想政治工作缺陷的一道良方。
二、 高職專業課程中融入思想政治工作的對策分析
(一) 全面加強專業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識
目前,很多專業教師只是單純從事專業教學,很少甚至從不參與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對于學生的思想狀態不關注,認為學生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的引導是專職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職責。這種不作為的行為對于道德分辨能力弱、三觀還未定型的高職學生而言是極其不負責任的?!皫熣撸詡鞯朗跇I解惑也”,傳道位居首位,所以要求專業教師必須身正為范,提高思想政治傳播意識。
(二) 積極探尋專業課程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點
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專業課程中,對專業教師提出了挑戰,要求教師不斷改革完善教學教育方法,在基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上,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落實習主席提出的“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的要求。所謂因事而化,是在專業課程中以具體的人和事為著眼點,用榜樣的力量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講好故事中實現思想引領。所謂因時而進,指注重學生的思想動態發展,積極關注學生生活中、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結合學生身邊的事跡和社會上熱點問題,引導學生正確思考。所謂因勢而新,指的是在新的發展形勢下,積極關注行業發展動態,密切追蹤科學技術前沿,向學生進行行業形勢教育,激發學生專業學習興趣。
(三) 密切結合實踐性教學環節強化思想道德教育
專業課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而加強實踐過程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學生往往能加深對行為準則的理解,道德觀念往往因為有了進一步的體驗而升華,道德意志也因受到磨煉而變得更加堅強。所以,實踐環節是促使知識與情感、意志與行為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最終使思想道德認識轉化成為行為習慣的重要方法。專業教師要充分重視該環節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校內實驗實訓課堂上,模擬企業工作模式,引入企業真實的項目來帶動學生相關專業知識的學習及與崗位相匹配的道德素養和職業能力的提升。在校外的綜合實踐教學中,學生零距離體驗企業文化,思考所學與所用的差距,感受象牙塔與社會環境的差別。
總之,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需要高職院校所有教師全面配合。專業教師要主動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意識,積極將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專業課程教育中,力求與傳統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同向同行,為培養更多更好、更優更強、更為新時期國家所需的高職人才而努力。
參考文獻:
[1] 李珂.“四個課堂”聯動,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體系[J].思想教育研究,2017(2):122-125.
[2]陳雷,歐陽丹.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創新[J].當代青年教育研究,2014(6):90-94.
[3]傅新禾,李菩菩.社會轉型期德育價值及實現路徑探析[J].人民論壇,2013(23):160-161.
[4]鄭永廷.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2017(1):4-9.
作者簡介:徐曉菲,浙江省金華市,金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