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的體育教學活動,是師生之間雙向互動的過程。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作用,對學生學習的特點及基礎體育能力有全面的了解和認識,以此為基礎制定可行的教學計劃,實現高質量的教學,促進學生體育能力的提升;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注重教學的效率和效果;及時地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讓學生通過評價實現自我完善和發展,實現有效教學。
關鍵詞:小學體育;有效教學;策略
新課程標準更加注重教學的有效性,體育教學更是如此,著重通過教學改革轉變以往單一、刻板的教學方式,提升教學有效性。體育教師不斷改革教學的觀念,創新教學的策略,目的是要在有限的課堂時間當中,實現教學效率最大化,保證學生的有效學習,促進其體育素養不斷提升。
一、 體育有效教學具體的內涵
有效教學指的是教師在轉換教學的觀念的前提下,通過科學教學理念引導,利用新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一段時間學習當中,實現能力和素養的進步與提升的教學。指的是在具體教學活動中,使學生學習效率充分得到提升,保證教學工作有效開展。
小學階段體育的有效教學指在體育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把學生當作教學的主體,從學生的學習特點出發展開教學活動,確保學生在課堂上始終對學習懷有較高的熱情,能夠認真地練習教師教授的內容,經過一定時間的練習后,可以掌握具體的體育方法和技能,掌握相應的專業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動態關注學生學習的具體進展,保證學生通過課堂學習都能獲得不同程度的進步,關注一定教學階段內學習成果和教學內容之間具有的影響,注重定期進行教學總結和教學反思,這樣能夠使教學的有效性顯著提升。
二、 體育有效教學的策略
(一) 體育教師必須轉變教學的觀念
體育教學應緊跟時代發展,與時俱進的更新教學理念,教師在符合時代要求和特征的理念的指導下進行教學工作,促進小學生朝著現代化人才的方向發展。教師要注重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性,根據其學習基礎和學習特點安排教學計劃,以發展的、長期的眼光開展教學工作,注重向學生傳授一些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自主的學習意識與能力,為其終身學習打下良好基礎。為了保證教學活動有效進行,教師要著手調動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主動性與求知欲,讓學生產生學習體育的熱情,逐漸形成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保證體育教學有效性。
(二) 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以往的體育教學活動中,師生之間缺少有效互動,教學在非常嚴肅的氛圍中進行,導致課堂學習缺少活力,學生對教師有害怕和恐懼心理,不能和教師有效地進行互動,學習的積極性沒有得到調動,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所講解的內容。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體育教師要為學生創造愉悅、輕松的學習環境,了解學生在學習中的興趣所在,選擇學生喜愛的教學形式進行體育教學,這樣能夠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讓師生在對等的關系下進行教與學的活動,促進師生交流與合作,也能有效激發學生的主動性,保證體育教學有效進行。
(三)運用有效的體育教學方法
教學活動沒有固定的方法。教師要依據班級當中學生的具體情況,以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程的積極性為目的,促進學習效率和質量的提升,保證課堂教學有效地進行。
1. 根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的方法。以長跑訓練為例,教師在進行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為避免單一訓練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以改變以往的訓練模式,通過追逐跑、接力賽和對抗賽等多種形式訓練學生的長跑能力。這種靈活的訓練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進行訓練,以寓教于樂的形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充滿趣味的活動當中鍛煉體育技能。
2. 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選擇教學方法。在小學的體育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從每個學生的體育水平、身體素質、個性特征與學習能力上的差別,采取因材施教的分層教學的方式,讓教學活動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對于具有較強學習能力的學生,體育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的能力,鼓勵學生進行自學;針對體育基礎薄弱、能力較差的學生,可以通過實際操作和示范的方式進行教學;對于活潑好動的學生,教師要注重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意見與觀點,讓學生通過交流相互促進;對于比較安靜、內斂的學生,教師要啟發學生通過自學探索和發現體育知識。教師要關注全體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課堂教學的效果。
三、 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活動
第一,教師要利用有效評價促進學生的體育學習。恰當、及時的評價能夠對學生產生一定的激勵作用,因此,教師要通過評價激勵學生,提升學生的信心和學習熱情。通過評價,指出學生在體育訓練當中的不智之處,發現學生的長處,挖掘其體育潛能。當學生在訓練中表現出色時,教師要毫不吝嗇地對其進行表揚,當學生訓練遇到瓶頸,一直不在狀態時,教師要及時地進行點撥和講解,通過調整學生的訓練方法,促進學生獲得進步與提升,讓學生重新擁有自信,全身心投入到訓練當中。
第二,教師要把握好激勵的時機和程度,不要一味地采取鼓勵和表揚的方式,這樣會影響學生對自己的認知與判斷,影響學生的學習與訓練。除表揚和鼓勵之外,教師還要指出學生存在的不足和缺點,通過有效的方式指導學生不斷改進,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四、 結語
教師在小學體育的教學活動中,需要通過有效的策略保證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始終具有積極性,通過雙向互動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主動融入體育活動中,積極地獲取知識、提升身體素質。為確保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從教材和學生實際出發,分析學生的特點,結合教學目標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的活動,激發學生的體育潛能,培養學生的體育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吳龍翔.用無限的熱情進行有效的教學——淺談小學體育有效教學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6(12).
[2]張燕.小學體育有效教學的策略探究[J].新課程(上),2016(11).
[3]蔣紅魏.關于改進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策略的幾點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6(36).
作者簡介:趙張彬,小學二級,浙江省諸暨市,諸暨市店口鎮第二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