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繪本,作為人生的第一本教材,在全世界都被公認為是最適合幼兒閱讀的一類圖書,它又名圖畫故事書,即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或者完全是圖片的書。那么,作為一名幼師,我們應當努力嘗試,讓繪本中的內容融入幼兒園本課程的游戲活動中,減輕幼兒學習壓力,也能讓幼兒的游戲活動變得豐富多彩,從而激發(fā)閱讀興趣,實現(xiàn)幼兒的快樂閱讀。
關鍵詞:繪本;園本課程;創(chuàng)造性游戲;活動;融合
我們所接觸到的繪本這類書籍,整體上來說都具有特別強的視覺傳達效果,具體表現(xiàn)為版面吸人眼球、插圖兼具輔助文字傳達與強調主題內容的雙重意義,這樣編排的目的在于能夠很好地引發(fā)幼兒觀賞繪本并對繪本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且有科學認證,幼兒園階段的孩子們對于觀察圖畫有著超乎于成人的想象力,因而為了引起孩子們強烈的好奇心,同時又能保證讓孩子百看不厭,這就對繪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然而我們說,在幼兒園的教學范圍內,說到繪本就必須得談到園本課程的創(chuàng)造性游戲活動。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應讓孩子們在繪本與游戲的結合中感知不同的歡樂,引導孩子們愛上閱讀。因此實現(xiàn)有效的繪本閱讀最好的方式和手段無疑是與游戲融合。
一、 如何實現(xiàn)幼兒的快樂閱讀
(一) 選擇適合的繪本閱讀材料
常言道:“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在當下的幼兒園教育體系中,分為小班、中班和大班,因此,教師在選擇繪本閱讀材料的時候首先應當考慮到要適合不同階段的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心理發(fā)育特點等要求限制。處于幼兒園階段的孩子們,他們的思維是一種具體的形象性思維,對于抽象的、內在的感知并不靈敏,因此為順應他們的這一種表象思維,我們選擇的繪本應當是以畫為主,以字為輔,同時畫面情節(jié)豐富,主要以畫作為傳達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主動力的繪本。這樣會比較符合幼兒們早期閱讀的習慣與特點,也為達到讓孩子們深刻感受閱讀樂趣的目的而事半功倍。
我們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與心理素質,選擇了一系列適合他們閱讀的繪本,例如《困了》,這部繪本是結合“我長大了”的主題來進行的,希望能夠在這部繪本的閱讀之后,小伙伴們都能夠培養(yǎng)出不畏懼、不怕黑的心理,能夠脫離父母獨自入睡。再如《借尾巴》《好朋友》等,這些繪本是以故事發(fā)展來展現(xiàn)動物科學的一系列圖書。孩子們對于可愛的動物形象都會有著深深的感觸與眷戀,選擇這一系列繪本作為閱讀材料不僅能夠激發(fā)孩子們的共鳴心理還能夠實現(xiàn)快樂閱讀。同時,還可以通過模仿繪本中各個小動物的游戲的活動,讓孩子們愉悅地加入每天的閱讀活動中來。
(二) 在幼兒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
另外,為了能夠實現(xiàn)良好的繪本與園本課程創(chuàng)造性的交融,我們還應當注意到:游戲是幼兒園里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活動之一,無論是小班、中班還是大班的孩子們都對它樂此不疲。因此我們應當順應這個階段孩子們的心理特點,因材施教。
然而,制定一定的常規(guī)是保證幼兒活動順利進行的一種保障,并且有效地培養(yǎng)幼兒們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尚且尤為重要,這對于他們的學習與生活都大有裨益。成功地讓他們對繪本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漸培養(yǎng)幼兒們的良好閱讀習慣。所以我們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教師們要隨時隨地的關注每一個孩子的看書與游戲參與狀態(tài),當我們發(fā)現(xiàn)哪些幼兒們有出現(xiàn)錯誤的行為的時候,作為幼師的我們應當要及時指出、引導孩子們及時改正,同時還要耐心地提醒他們什么是正確的做法,以避免以后的錯誤行為。
二、 繪本教學融合多元化的游戲
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基本上處于3-6歲,這一階段的兒童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很短,然而我們平日里的靜態(tài)繪本閱讀又相對較為平淡、枯燥。因此,單純的閱讀繪本很難維持孩子們的長久、高效的閱讀興趣與效率。針對這種情況,本人大膽地將角色表演、猜謎、畫畫、唱歌等多種藝術表現(xiàn)方式集中在一起,與繪本課程融為一體,實現(xiàn)繪本與園本課程的創(chuàng)造性游戲活動的完美結合。讓孩子們擺脫靜態(tài)閱讀,實現(xiàn)在玩中閱讀,在閱讀中深刻理解繪本內容與思想情感。
(一) 角色表演游戲
繪本不同于其他書籍的獨特魅力在于它能夠毫無保留地吸引下至無知孩童、上至花甲老人的各個階段的人們。究其原因我們大家都能知道,繪本是充滿了“意外”與“驚喜”的書籍,會讓人很容易地產生愉悅的心理。例如,在《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的繪本中,我?guī)ьI孩子們去扮演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同時也給予孩子們無限的遐想空間。
(二) 美工游戲
我們日常所接觸到的繪本其價值都是多方面的。尤其是鮮明活潑、色彩豐富的畫面,更能夠激發(fā)孩子們的動手欲望。借此良機,我們可以結合繪本的主題內容,開展一個游戲主題,讓大家把繪本中所體會到的情景與人物等形象畫出來。例如繪本《借尾巴》,我們可以組織幼兒做卡片涂色、拼圖等游戲,在玩樂中豐富幼兒們的感性認識。再如在繪本《制作草莓蛋糕》中,我們開展了橡皮泥捏制活動,讓大家充分發(fā)揮想象力,捏出自己認為的最美的草莓蛋糕。
三、 結語
總而言之,繪本教學不能夠脫離園本課程的創(chuàng)造性游戲活動而孤立地看圖、講故事,它需要在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中指導、帶領孩子們,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與綜合素養(yǎng)。通過美術的方式描繪繪本中的主要人物、動物等的形象;通過歌唱來表達繪本中形象的性格與特質以及風景的描繪;還可以通過捉迷藏、寫字、表演等其他藝術形式,淋漓盡致地展示與演繹繪本中的形象。
參考文獻:
[1]沈倩.園本課題:繪本在數(shù)學活動中的運用與研究——大班數(shù)學活動《汪汪的生日派對》案例分析[J].家教世界,2013.
[2]仲燕.多元演繹繪本,盡享快樂童年——淺談“幼兒園多通道閱讀課程建設的園本研究”[J].好家長,2017.
[3]仲燕.多元演繹繪本,盡享快樂童年——淺談“幼兒園多通道閱讀課程建設的園本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7.
作者簡介:
白波,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市,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區(qū)第二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