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熱愛讀書,是竇老師對我們的第一大忠告。第二點,就是熱愛工作。為教育擔憂!為孩子嘆息!認真剖析當前教育現狀,聯系中國國情,借鑒國外先進的教育經驗,流露出她的思想、她的無奈,當然,更有著她催人奮進的行動。竇老師是園丁園中里的最鮮艷的玫瑰,花香襲人,沁人心脾!
關鍵詞:教師的成長;保護好孩子的心靈;關于考試;閱讀與語文教學
竇桂梅老師的《玫瑰與教育》,我幾乎是一口氣讀完的。讀罷,感慨萬千。我被竇老師那種對教育的無限熱愛所感染,為她的敬業與執著而感動,同時,也讓我對當前的教育現狀有了更加深刻的反思。
我記下了一些竇老師的言語,我也寫下了我的點滴感悟:
一、 關于教師的成長
“練筆就好比開花,沒有一定的時間和力量,是不可能讓一瓣一瓣的花朵展開自己的面容的。”“立足當下,著眼一生,無論如何也要擠時間閱讀,并用筆促進自己的思考,這是促使自己成長的科學途徑。”
——竇老師在本書的《自序》中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談了“我成長,我在寫”。深刻分析了勤思考勤練筆的重要性。“教不研則淺”,我們是很有必要對自己的工作做一些剖析與記錄,把工作中的經驗與感悟記錄下來,以促進我們的教學,也令我們的工作更加扎實與充實,進一步體驗教學的快樂。但是,忙碌繁雜的日常事務總是攪得我們焦頭爛額,無暇對工作進行理論性的梳理,于是,終日拖著疲憊的身影露著滿臉教書匠的神情,離“快樂教學”的境界越來越遠。時間一長,頭腦空空,提筆也無話可說了,這簡直就是惡性循環。而我們的竇老師,無論工作多忙,都會擠時間練筆,哪怕是在深夜或是到黎明!在練筆中體會生活的寧靜,品嘗思緒的甘醇,這是一種多么美麗的境界啊!“堅持用文字記錄自己的教育生活,讓忙碌的自己不斷與寧靜的自我進行對話,讓沖動的自己不斷接受理智的自我判斷,讓實踐的自己不斷接受理論的自我省察”,這確實是對我們教師成長的一種有效指導,只當教書匠的生活不是快樂的,唯有教學相長,在教學中不斷采擷思想的火花,那才叫充實,才叫快樂生活。
二、 保護好孩子的心靈
“孩子畢竟不是成年人,課堂學習更不是競技比賽,沒有誰是失敗者,每一個學生都是需要鼓勵和撫慰的。”“孩子的心是透明而脆弱的,‘小心輕放孩子的心——這是為人師的底線。”
——很早了,我也是運用獎勵的方式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或是一個小星星,或是一片小花朵。看了竇老師說的“小紅花”事件,我才感覺,我在獎勵了部分學生的同時,也傷害了一些學生的自信心,傷害了另外一些無辜的學生啊!班里一位男生曾經就跟我說:“我很笨,我就是學不好,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就說我很笨。”就是老師的一句話嚴重挫傷了他的自信心,讓他從小就認為自己是個笨孩子,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得到小紅花的沾沾自喜,沒得到的就以為自己不行,就不如別人。也許從此他就自暴自棄,不求進取了。“小心輕放學生的心靈”說得真好!那么,我最近搞的“期中單項測評”成績單應如何和學生們、家長們見面呢?我們班的評優選先又該怎樣開展?我應該三思而后行了!
三、 關于考試
“這一代孩子,當童年、少年、青年過得如此沉重的時候,他們還有可能擁有真正舒展的人生嗎?”“今天的學生是考試的連體兒,既想掙脫對方,又必須與對方同呼吸。”——摘自《嘆息,不敢讓孩子聽見》
——讀完這篇文章,和竇老師深有同感,如今的孩子真是太累太累了。
作為一名老師,要想讓學生學好自己的學科,取得高分,就必須給學生加碼;作為一名家長,又不愿意讓自己的孩子學習負擔過重,犧牲孩子童年的快樂來應付一些“無聊”的作業。看看每天晚上做作業到十一點的兒子,想想家長會上發下來的帶有全校名次的成績單,我又能對孩子說什么呢?殘酷的現實,矛盾的心理。我既是老師,又是學生家長,我在嘆息的同時也努力來想辦法,一方面努力提高課堂效率,減少作業量,爭取讓學生花最短的時間取得最好的語文成績。另一方面,幫助兒子提高學習效率,充分利用時間,擠時間多讀書多運動。這好像不是很現實,實施起來也很費勁,但我很有信心。
關于閱讀與語文教學,“這不是讀書的學校,這是只做題的學校。”“學生們可能因為閱讀的缺乏而失去更多的東西。”“一個不曾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的孩子,一個極少接觸優秀文學作品的孩子,他的情感世界將是枯澀無味的,他的精神世界也將是極其荒蕪和可怕的。”“我們的孩子,自小就丟失了對崇高事物的敬仰和追求,對人生美好的幸福追求,被急功近利的短期目標追擊著。”——摘自《有夢總是好的》
這篇文章讓人讀后心中沉甸甸的。太可怕了,中學比小學更可怕!現在,剛上初中的兒子就已經沒有時間閱讀了,他指著自己買來卻沒時間讀的書說:“以后不買了,我沒有時間看。多希望每天的語文作業是讀書啊!”兒子從小就養成了讀書的習慣,我們小學現在也已經很重視開展閱讀。但令人擔憂的是孩子一旦進入中學,就失去了閱讀的機會,“童子功”半途而廢,多么可惜啊!
我們都能意識到閱讀的要義,但“考試要是考課外讀書就好了”,只是我們的一個夢。那么,到底要不要放棄應試來讀書呢?看來,我們的竇老師也沒給我一個滿意的答案啊!有時我想,我們的語文教學就是要教會孩子讀書,讓孩子們喜歡閱讀。這看上去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可我一直也沒搞好。原因就是我也在“腳踏兩只船”,一手抓閱讀一手抓考試,結果是什么也沒抓好。好在我的精神世界還沒有完全被社會化、制度化,我現在總是想方設法地讓我的學生、我的兒子多去讀書,至于考試的分數,我還真不在乎。學生碰上我這樣的老師,是幸還是不幸?
《玫瑰與教育》讀完了,掩上書本,猶留余香。竇桂梅老師的輕輕低語依然在我耳畔縈繞,讓我感動、覺悟、奮進。
熱愛讀書,是竇老師對我們的第一大忠告。為什么我們的工作沒有質的飛躍?為什么我們的生活失去了高尚的情調?為什么有些人總感覺不到生活的美?……一句話,書讀得太少了!第二點,就是熱愛工作。竇老師對工作的滿腔熱情無人能及,從初涉教壇到學校領導,無不體現著竇老師奮斗的影子。竇老師也是女人,有家庭,有壓力,但她是美麗的女人,她會“跳著舞過日子”,隨著讀書漸入佳境,使自己變得睿智、豁達、幽雅而美麗!
為教育擔憂!為孩子嘆息!認真剖析當前教育現狀,聯系中國國情,借鑒國外先進的教育經驗,流露出她的思想、她的無奈,當然,更有著她催人奮進的行動。竇老師是園丁園中里的最鮮艷的玫瑰,花香襲人,沁人心脾!
向竇老師學習!
作者簡介:
劉春玲,山東省濱州市,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第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