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保證環境監測數據的質量的角度出發,要若確保分析數據能夠準確地測定被測物質含量,反映生產過程狀態,必須要求分析的監測數據具有“代表性、準確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環境監測數據的“五性”反映了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對環境監測數據分析的質量要求,對提升監測數據質量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環境監測;數據質量;五性
中圖分類號:X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8)06-0156-01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8.06.092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quality assurance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ata, we must ensure that the analytical data can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the measured substances and reflect the status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he monitoring data required to be analyzed are representative, accurate, precise, comparable and complete. “. The “five characteristics”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ata reflect the quality requirements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quality management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ata analysis, and have positiv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monitoring data.
Keyword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ata quality; Five characteristics
質量定義為某種產品或工作預期性質的優劣程度。監測數據的“代表性” “完整性”“精密性”“準確性”和“可比性”(簡稱“五性”),是描述監測結果預期性質的一個重要質量指標。環境監測數據是監測站的工作成果和產品,只有確保環境監測數據的真實、可靠,才能有效發揮環境監測在環境管理中的作用。環境監測的環節較多,現場樣品采集、樣品運輸、實驗室分析等常用“五性”作為評價環境監測數據的質量指標。達到“五性”要求的,所取得的數據才是正確的、可靠的,也才具有法律性和權威性。
1 監測數據的代表性
環境監測數據的代表性,是指符合收集樣本的要求,所選取的監測指標要能夠反映時間分布和空間分布,反映被監測對象的總體真實狀況程度。
就水質監測數據的代表性來說,需從時間、地點、采集方法及樣品保存方面滿足其代表性,使監測獲取的數據更具代表性。(1)時間代表性。污染源排污或水質有明顯變化的過程是不連續的,必須要在代表性時間里采集過程線控制點的樣品,即采集斷面瞬間水質總體的代表性。(2)地點代表性。區域或水系環境監測,斷面布設要反映區域或水系環境特點,以最少斷面獲取代表水質信息。(3)斷面上垂線和采樣點布設是樣品代表性的影響因素,在斷面橫向、垂直方向采集監測樣品,滿足監測斷面瞬間水質總體代表性[1]。(4)采集方法。懸浮物含量、粒徑組成等都是水樣采集代表性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如,采用時間積分采樣法采樣,樣品重現性好,自然代表性就好。(5)樣品保存。樣品采集后要保證其相對的穩定性。
總之,要確保樣品采集的代表性,做好采集和保存工作,使樣品反映被監測對象的整體狀況和質量,才能使后期的監測數據具有代表性,真實反映監測對象的環境質量及污染狀況。
2 監測數據的準確性
環境監測數據的準確性,主要表現的是監測數值與真實數值之間差距的大小。差距越小,反映監測數據越接近真實狀況,獲取的監測數據越準確,越客觀。環境監測中的真值是客觀的,也是一種理想狀態下的數據,非用實驗來測量,而是將監測到的數據與之進行對比,即測定值與真值的符合程度。監測數據的準確性主要表現在原始性、規范性和時效性三方面。原始性,就是指在環境監測中,要如實記載代表著的最真實的記錄數值。規范性,則是指根據環境監測的程序要求,規范地做好監測樣品的采集、記錄和整理[2]。而時效性,則考慮到水、大氣等監測對象存在的突發性因素較多,監測中獲取的異常數值時有發生,要及時地記錄在案,確保監測數據與環節評價分析報告的時效性。
監測數據的準確性是準確度的表征。衡量監測數據是否具有要求的準確性,通常由三種方法檢驗:(1)標準物質(樣品)測定。分析標準物質的監測數據,了解分析數據的準確度。(2)加標回收率測定。目前,環境監測實驗室中常用到的確定監測數據準確性的方法,主要是在環境監測的樣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標準物質,以測定其回收率。如此反復多次回收實驗,可以發現方法系統誤差,提升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如,回收率=(加標試樣測定真值-試樣測定值)÷加標量×100%。(3)不同分析法比較。選擇分析原理與操作步驟完全不同的分析方法對同一批次樣品進行測試,當獲得到一致的監測結果時,則可以將其作為真值的最佳估計。
3 監測數據的精密性
精密性體現的是監測中測定值有無良好的重復性和再現性,以測試數據的精密度為表征。精密度是通過在特定分析條件、分析程序下重復分析樣品所得測定值間的一致程度。評價監測數據是否有精密性,常常應用極差、平均偏差、標準偏差、相對平均偏差以及相對標準偏差進行衡量和評價,以反映監測樣品在分析方法或測量系統在測試環節中存在多大隨機誤差問題。
控制監測結果的精密性,主要的方法有①全程空白實驗;②校準曲線;③平行雙樣實驗;④密碼樣分析;⑤質量控制圖。此外,由于監測數據的精密度與濃度及監測條件有關,在考查監測數據精密性時,必要時應取兩個及以上不同濃度水平的樣品進行分析;對標準偏差作較好估計時,需要足夠多的測量次數,提升監測數據的精密度。
4 監測數據的完整性
監測數據的完整性是指通過環境監測資料總量的取得,用以滿足預期要求的程度或相關資料收集的完整程度。完整性注重的是監測工作的總體規劃的完成,保證環境監測工作能夠按照預期的計劃取得系統性、連續性的有效樣品,并且沒有遺漏地獲取樣品的監測結果和相關信息。監測數據的完整性,必須要求有系統性、連續性的有效樣品作為保證。強調要在一個監測過程或多個環境監測過程中有一組或多組有效數據的完整性。監測數據的完整性常常是用所獲得數據能否精確描繪過程曲線衡量的,因此,完整性并非要求監測數據或監測樣品越多就越完整,否則會增加監測工作量[3]。實踐中常用是否控制過程曲線的極值點、拐點等關鍵點作為估量監測數據完整性的一項重要指標。
5 監測數據的可比性
環境監測數據的可比性是指在環境條件、監測方法、資料表達等可比條件下所獲資料的一致程度。即,環境監測數據的可比性是實驗室間同一樣品監測結果的廣泛可比和監測結果滿足合理性審查要求。
具體來說,數據的可比性要求同一樣品監測時按照國家的標準條件檢測,才能獲得具有可比性的數據[4]。例如測定石油類物質時,一組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另一組用紅外分光光度法,兩組得出的數據是沒有可比性的。要保證監測數據的可比性,還要選取具有可比性的項目、分析數據進行比對分析,涵蓋了環境監測數據的采樣、監測、數據處理的全過程的可比性。
6 結語
綜上所述,精密性是準確性的前提,準確性是精密性的充分條件,代表性和準確性則是可比性的必要基礎,環境監測數據的“五性”缺一不可,密不可分,它們也是環境監測質量控制和保證的重要內容,是衡量環境監測工作的重要指標。
參考文獻
[1]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環境水質監測質量保證手冊[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1994.75.
[2]李揚.從“五性”的角度論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保證[J].農業環境與發展,2011,(10):105.
[3]徐建芬,汪小梅,李昂.環境水質監測幾種常用試劑的提純[J].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 ,2004,16 (5) :33-34.
[4]王麗偉.環境水質監測分析方法現狀及發展趨勢[J].環境與發展,2013 ,(7) :150-152.
收稿日期:2018-05-06
作者簡介:周麗勤(1989-),女,專科,研究方向為環境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