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現立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互聯網+”的理念開始越來越多被重視,在各個領域都有互聯網的應用。本文通過分析農業技術推廣中的互聯網應用現狀,探討了“互聯網+”在農業技術推廣中的作用和發展前景。
關鍵詞:互聯網;農業技術推廣;作用;發展前景
“互聯網+”的理念開始出現,并運用在各個領域。在農業發展中也有了應用推廣,通過互聯網的運用可以及時的了解農業生產情況,并提供農事信息指導,提高農業中科技成果的應用率,實現農業經濟結構的調整,并加快建設農業經濟,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1“互聯網+”在農業技術推廣中的作用
1.1“互聯網+”的概念
“互聯網+”就是運用互聯網思維進行傳統行業的改造,提高行業效率。而“互聯網+農業”就是眾多企業、個人圍繞農資電商、農業信息化和農村互聯網金融進行嘗試,推動農業生產的規模化和現代化,將農業現代化和“互聯網+”結合起來。這是國家發展中對農業的要求,也是農業產業升級的要求。
1.2“互聯網+”在農業技術推廣中的作用
1)保證農產品安全。我國食品安全事故近來頻發,對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和消費者的信心產生嚴重影響,制約著我國整體經濟的發展,也影響農產品的正常銷售,使得部分農業產業發展艱難。推廣應用農業互聯網技術可以加強農產品流通環節的監督和控制,為我國農產品的安全提供保障。2)促進農民增收。雖然農民的收入越來越多元化,但農業仍是農民收入的保障。運用互聯網推廣農業技術,農產品的品質和產量可以得到保證,并培育出市場需求的農產品,增加農民收入。3)推動農業生產的智能化。將互聯網運用在農業技術中,可以全程控制農業生產,合理使用農業資源,并提高科技的利用率,提高農產品產量和品質。而且互聯網的應用使得農業經營網絡化,顛覆了農產品買賣的傳統格局,推動了農產品流通領域的改革。同時也使得農業管理更加精細化,服務也更加便捷,通過有效的結合互聯網和農業技術推廣,實現了農業資源管理的現代化。新農民利用互聯網可以獲取先進的技術信息,掌握農產品地理分布和價格走勢,并結合實際情況自主決策農業生產。互聯網的運用使得農業組織實現規模化,實現現代農業組織的整合,將農民、農業合作社、農業企業和消費者都聯系起來。
2“互聯網+”在農業技術推廣中的發展前景
2.1推動農產品電商趨勢
未來幾年我國農業技術中互聯網的應用會越來越頻繁,隨之而來的是產品電商、農資電商和農村再生資源電商的發展,農產品電商化趨勢越來越明顯。而且新媒體互聯網會在消費者圈子中流傳推廣,突破傳統的農業技術推廣方式,電話溝通、自媒體運用會越來越多,這是未來農業發展的商機。
2.2有助于提升農業生產效益
首先,在“互聯網+”農業技術推廣模式下,能促進農業生產精準化,在農業環境實時監測系統中的運用,能夠推動農業技術推廣自動化發展,實現對農業環境進行感知與控制。其次,在實現農業精準化作業中,必須深入的挖掘生產潛力,節約農業生產的成本,提升農業生產的綜合效益。再次,通過“互聯網+”相關技術能有效的實現農業生產組織的整合,將一個區域內的農民、農村合作社、農業企業有效的連接起來,有利于我國區域農產品品牌的建立,提高農產品的產品知名度,這對我國農產品發展是極其有利的。并且作為農戶,能夠借助于網絡、手機、計算機等工具,通過相關的電商平臺,如:淘寶、京東、微商等拓寬銷售渠道,實現農產品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銷售,能有效的減輕農戶因銷售渠道不暢被迫低價的情況,有效提高農戶農業收入。
2.3能有效推動農業生產的智能化
通過“互聯網+”相關技術在農業領域中的運用,通過計算機控制整個農業的生產過程,如:育苗的環境調控、出苗率的統計等等,提高了傳統行業中的高科技含量,并且能有效的通過信息化的管理提高農產量的整體產量和質量。通過我們互聯網技術,農戶們能通過手機等智能終端,簡單快捷的在云系統數據下,對農作物生產方式進行有效的調整,還能通過大數據的統計,及把握各地的實際種植、價格等情況,更好的實現對市場的宏觀調控以及農業資源的現代化管理,使整個農業生產變得更高效、科學。
2.4提升對環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的控制效果
目前,由于傳統農業生產中為了避免病蟲害和提高農作物產量,而出現各種使用農藥化肥等問題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和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是擺在農業發展面前重要的問題。一方面,因傳統農業生產需要,在生產過程中大量使用農藥、化肥、農膜等化學產品,讓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必須進行合理的控制。另一方,因傳統農業生產過程中使用的這些化學試劑的用量問題,也導致食品安全得不到根本保障。而在“互聯網+”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農業生產模式、生產思想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除了通過互聯網信息傳播使農民對環境污染問題更加的重視外,環保和食品安全意識有所增強外,通過互聯網技術的運用,也能更加有效的對這些化學試劑的用量進行科學控制,并且通過“互聯網+”的精細化生產管理,使得他們在新技術、新品種的運用和種植過程中也更加的得心應手。這種模式下,能控制環境污染和食品安全問題,時我國的農業發展能更加環保、綠色,以此促進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
2.5區域性的協會發展
隨著互聯網的應用普及,農產品電商的區域化越來越明顯,區域性的協會開始成立。通過平臺建設,實行專業化的分工,基地對產品的生產環節進行監督管理,電商發展并提供服務,專業生鮮物流企業管理其物流環節,標準化、產品安全性和冷鏈物流三大難題就得到了有效的解決,業務發展也有了區域化的趨勢。第三方農產品電商平臺越來越多的發展起來,有了巨頭競爭的發展趨勢。同時社區電商也發展起來,統一農產品的性價比和購買渠道,以社區為主力的移動端涉農電子商務開始占據主體,實現了農產品的一體化銷售。
2.6提升農業網絡化服務質量
在“互聯網+”基礎上,建立了農業信息監測系統,該系統具有重要的服務功能模塊,包括耕地質量檢測、災害預警、農業經營科學決策、農業市場波動預測等,讓農業發展向著訂單化方向發展。在此基礎上,云數據為農業發展提供了較大的支持,能夠完整的記錄農作物生產情況,讓消費者能夠對農作物更加深入了解,有效的解決食品質量與安全問題。同時,在“互聯網+”推廣模式下,可以建立農民培訓教育平臺,讓農民通過互聯網學習農業技術,實現更加便捷的農業技術推廣。推廣人員只需要及時將農業技術的照片、視頻等上傳到相關的平臺中,配合專家解答等,實現農業科技普及,提升農業推廣服務質量,讓農業技術推廣服務走向網絡化。
2.7農產品品牌建設發展
目前我國整體的農產品品牌缺位,有更大的品牌打造空間,未來電商會打造具有影響力和廣闊市場的農產品品牌。農產品電商快速增長,但物流成本比較高,目前中高端產品上電商產品比較多,其具有品牌依賴性,如果不能完成品牌打造,在未來的競爭發展中就很困難。
3結束語
現在互聯網發展越來越快,“互聯網+”成為一種新的生產方式,并推動了各個領域產業模式和經營手段的改革創新。將“互聯網+”運用在農業技術推廣中,就可以實現推廣手段的便利化、實時化、物聯化和智能化,影響農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服務、銷售等所有的產業鏈環節,推動農業的現代化發展。“互聯網+”在農業技術推廣中是一種驅動,可以有效的推動智慧農業、高效農業、綠色農業的發展,提高農產品的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實現農業的現代化轉變。
參考文獻
[1]許永麗.淺談“互聯網+”在農業技術推廣中的作用與發展前景[J].青海農技推廣,2015(3):6-7.
[2]楊林,于繼慶,刁希強,等.淺析互聯網在農業科技推廣中的作用[J].農業科技通訊,2017(9):25-26.
[3]高敬平.如何提高互聯網教學在農業科技培訓中的作用[J].農民科技培訓,2018(8):11.
(作者單位:曹縣魏灣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