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富英
【摘要】文章以仁愛版初中七年級下冊英語中的某些對話為研究對象,從音樂法、動作表演法和創設情境法三個方面探究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運用,并說明這些教學法在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關鍵詞】情境教學;初中英語課堂;七年級下冊英語對話
一、引言
迄今為止,國內外有不少關于情境教學的研究。美國教育學家杜威說:“我們主張必須有一個實際的經驗情境作為思維的開始階段。”他的實用主義教育觀認為“教育即生活”,他堅持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從做中學”,教學應該是“做”的過程。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倡的發現學習,就是通過呈現有關學習內容的線索或材料,讓學習者經歷一個發現的過程,自己得出結論或解決問題。法國教育家盧梭(J.J Rosseau)的《愛彌兒》中自然情境的利用,中國古代的“孟母三遷”就是環境陶冶教育法的典型事例。孔子主張“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強調啟發教學,因材施教。由此可見,國內外的教育都要求在語言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給學生創設一定的語言情境。
二、情境教學的界定和功能
(一)情境教學的界定
英語主要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作為一門語言,英語是一種工具,如果只是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沒有實際運用,就會很容易遺忘。同時,英語具有人文性,可以幫助我們發展跨文化意識。情境教學就是針對英語語言所具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雙重性質而產生的。對情境教學的研究由來已久,對它的界定也是眾說紛紜。所謂情境教學,指的是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促進學生在知識、技能、智力、情感等方面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在教師人為“創設”的類似真實的場景或語言環境中進行的教學活動。情境教學就是給學生創設一個集興趣、創意和吸引力于一體的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環境,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啟發學生自己去思考,琢磨,查找資料,協作探究,從而形成自主掌握知識和技能的能力。
(二)情境教學的功能
情境教學的著眼點是“情境”,它以“情”為經,在課堂教學中最主要的“情”包括好奇、興趣、愉快和焦慮。積極的情緒體驗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反之,則會起到消極阻礙的反作用。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提倡快樂學習的教學法。赫伯特·斯賓塞(1820-1903)是“快樂教育法”的創立者,他提出了“逃走教育,快樂教育”的教育理念,強調“對兒童的教育應當遵循心理規律,符合兒童心智發展的自然順序”,讓兒童在快樂中獲得知識,體驗成功。
另一方面,情境教學以“境”為緯,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俗話說:“興趣是學習和求知最大的動力。”自主學習即學生順利完成自主學習任務的各種心理品質的總和。賓特里奇與盧瑟(Pintrinch & Roeser)認為,初中生的學習興趣、自我效能感越高,內在學習動機越強,自主學習的愿望越強,學習成績就越好。斯賓塞提倡自主教育,反對填鴨式的灌輸式教育;提倡興趣教育,反對無視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教學應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講授式教學,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使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教師由知識的傳遞者和灌輸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促進者。在英語課堂上,教師應該利用情境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在“用中學,學中用”,促進學生英語學習和思維的發展。
三、仁愛版初中英語對話情境教學的方法
《新課程標準》倡導素質教育,強調“以生為本,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旨在提升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而創新和實踐離不開探究學習,因為這種學習總是緊緊圍繞“以解決問題為核心”的情境展開的。如針對每一個Section,老師可以通過與學生討論的形式確定本課所要學習的要點,讓學生清楚自己的學習目標,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一)音樂法
一位哲學家曾經說過:“音樂往往能夠造就出天才。”音樂是一門高雅的藝術,音樂教育是開發學生智力的有效手段。用音樂創造課堂教學情境,可以讓學生在受精神陶冶的過程中進入英語學習的狀態。
例1(選自Unit 7 Topic 3 Section B)P73:
(The children are playing a game at Kangkangs birthday party.)
Jane: Whats the matter?
Michael: I missed the chair and fell down.
Kangkang: Poor Michael.
上課之前,教師先問班上有沒有人今天生日,假如沒有的話,可以用相當肯定的語氣說今天是自己的生日,讓全班學生一起唱“happy birthday to dear teacher”,引導學生進入生日宴會的情境之中,如身臨其境,這樣全班同學都進入了為教師過生日的場景之中。接著讓學生聽音樂,玩“Musical Chairs(搶椅子)”的游戲,在教室中間放一把椅子,六七個學生一邊聽著音樂,一邊圍著椅子轉圈,教師一按停音樂,幾個學生就爭先恐后地搶椅子。如此將學生引入情境的方法,不僅容易激發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興趣,深化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還能夠調動他們的英語思維,以盡量減少漢語這一母語對英語學習的負遷移。
(二)動作表演法
《新課標》主張學生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真實語言。動作表演法有利于實現因材施教。初中生處于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關鍵階段,情境的形象生動性更符合初中生的認知特點和發展規律。教育旨在培養理想的人,而理想的人應該是品德、健康、才能都得到良好發展的人。學生還處在依賴性和可塑性都很強的初中階段,教師運用積極的教學手段能誘導學生自由地發揮出各種潛在的能力,而最佳的誘導方式就是做游戲。適當的游戲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開發智力,促進他們身體的發育以及智力和品德的發展。
例2(選自Unit 6 Topic 3 Section A)P43:
A: Excuse me, how can I get to the library?
B: Go along Xinhua Street and turn right at the first crossing.
A: Excuse me, which is the way to the hospital?
B: Go along Xinhua Street and turn left at the second crossing.Go across the bridge.It';s on your right.
在學習“問路和指路”的話題時,創設情境,讓學生動起來。教師讓學生做“I do, you guess” 或 “I say, you do”的游戲,教師先自己師范,用手勢語言形象地把“turn right”“turn left”等表達出來,在班級上利用組與組之間的空白作為”street”,把桌子擺成“crossing(十字路口)”的模樣,叫學生做“Go along Xinhua Street and turn right at the first crossing”的動作。動作表演法把抽象的指路直觀形象地表示出來,學生可以一目了然地理解各種指路的英文表達,提高記憶效果。
(三)創設情境法
《英語新課標》指出,教學的內容和形式要盡可能接近現實生活中語言使用的實際情況,使學生能夠理解和掌握目標語言項目的真實意義和用法。英語語言是一種交際工具,英語的學習要將教材與生活場景結合起來,給學生創設具體生動的語言實踐環境。每一個對話的發生都有它特定的場景,因此,順應中學生的認知發展特點,教師可以聯系生活中事件發生的場景,創設出類似真實對話發生的情境,展開對話的教學活動。
例3(選自Unit 6 Topic 3 SectionB)P45:
A: Excuse me, could you tell me the way to Dinghao Building?
B: Go along this road until you get to Beisihuan Road.Turn left and walk on.Youll see it on your left.You cant miss it.
教師跟學生說自己初到美國,想去Dinghao Building去找朋友,但是不知道怎么問路,由此就開始復習問路的四種表達方式,如“How can I get to Dinghao Building?(怎么去鼎好大廈)”。問路完后對方要指路,學習指路的表達方式“Go along...until(直到) you get to...”“walk on(繼續往前走)”。最后說“謝謝同學們的幫忙,我到了鼎好大廈,找到了我的朋友”。用此方式學習問路和指路的英文表達方法,貼近生活。
四、結束語
情境教學就是教師靈活地創造語言生成的場景,讓學生在特定的場景中活用英語的一種教學方法。以上我僅以仁愛版七年級下冊里的幾個對話論述了情境教學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應用。探索課堂教學方法,目的就是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提高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效率。情境教學是促進學生學習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也是一個有待深入探討的課題。
【參考文獻】
[1]〔法〕盧梭.愛彌兒[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238.
[2]許楓.淺談初中英語課的情境教學[J].教育評論,2000(05).
[3]郭德俊,田寶,陳艷玲,等.情緒調節教學模式的理論建構[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報),2000(05):115-122.
[4]李吉林.情境教學:學得生動活潑的有效途徑[J].教育研究,1999(11).
[5]邵鵬軍.培養孩子的快樂教育法[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
[6]何基生.自主學習能理論(上)[M].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12.
[7]吳霞芬.感悟初中英語情景教學[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05):116-117.